浅谈供电所低压台区同期线损精益化管理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24期   作者:郭晓宇
[导读] 随着电力行业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台区同期线损管理水平是电网企业的一
        摘要:随着电力行业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台区同期线损管理水平是电网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直接反应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农村供电所作为基层管理单位,线损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效益。
        关键词:供电所;低压台区;同期线损管理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促使我国电力企业在生存和发展方面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并且低压台区的同期线损管理以及降损成为电力行业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低压台区的同期线损管理以及减损策略进行详细的探讨说明。
        1影响低压台区同期线损的因素
        1.1技术因素
        存在农村配网网架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农网改造未覆盖的部分台区位于偏远山区,用户分布较为分散,整体负荷小,这种配网布局存在供电半径过长、架空线路导线半径过小、绝缘老化等问题,此时若负荷集中于线路末端(山区存在养殖大户),则会进一步增大线路损耗。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偏小以及无功补偿装置投运率不足,造成功率因数偏低,从而增大无功损耗。台区三相负荷分布不平衡。三相负荷越不平衡则低压台区线损率越大。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用户用电量猛增,农村小作坊企业也不断增加,造成低压农网冲击性负荷不断增加,加之农网最初的设计规划布局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三相负荷不平衡。计量装置老化、故障。公变终端故障、穿挂式计量箱内二次回路接线老化、接触不良、用户电能表故障(停走、快走、慢走、飞走、时钟异常、电池欠压、接线端子烧毁)等计量设备故障引起的供售电量与实际不符,造成线损率异常。
        1.2管理因素
        营销业务流程的影响。营销系统内用户新装、销户流程结束归档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下简称为采集系统)内对应采集点若不同步新增、删除便会引起该台区日售电量与实际不符。跨台区移表流程归档结束后,若当天营销系统未及时与低压GIS系统进行数据同步就会引起关联的2个台区出现线损“1正1负”的异常情况。低压用户采集失败。低压台区线损通过电量采集数据进行计算,管线损必须管采集。目前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采集系统对日冻结电量采集失败的低压用户根据近期用电量进行估算处理,若当日电量较往常发生较大变化,则会造成线损率产生较大的波动。光伏用户接入。若该台区存在光伏用户接入,而公变终端任务中的7号任务“反向有功(总)”未及时投入,则可能造成台区日售电量少计光伏用户给公变关口倒送的电量,从而引起该台区高损。用户窃电的影响。根据之前查处的用户窃电案例,低压台区用户窃电大致可以分为2类:一是农村基建施工、举办活动等绕越表计窃电,这种临时窃电行为具有窃电时间、地点不固定等特点。而目前虽然采集系统中的抄表数据是实时的,但是采集系统和1天化电量系统中的线损数据比对为T–2,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当线损管控人员通过系统分析去现场排查时,往往窃电痕迹已经消除,无法找到责任人进行处理;二是居民用户或低压非居用户长期通过绕越表计、短接进出火线等方式进行窃电,这类窃电用户通常具有表计安装在居民围墙内、窃电手法隐蔽、系统内分析排查困难等特点,以致于较长时间内无法精确锁定窃电用户,造成台区长期高损无法消除。微量用电设备的影响。目前大部分村中都安装有广电光节点、功率放大器、监控探头等设备,但是部分设备属于无表用电,这对小电量台区线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供电所缺少线损管理专业人才,优秀经验难以得到分享,反窃电技术设备落后等。


        2低压台区同期线损管理路径
        2.1 大力开展线损异常排查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线路与低压台区进行全覆盖式采集,从而保证生产 GIS 系统、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等建立高效的关联,一旦电力系统出现与现场开关编号不相符、变压器负载率偏低以及计量装置故障等问题现象,可通过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及时找到引发故障的原因,并针对故障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2.2 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互通
        在低压台区进行同期线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将各系统结合一起,建立良好的互通统一。对此,电力企业需要对基础资料管理工作以及各类系统建设加强管理力度,从而实现信息共享。
        2.3 对线损过程加强管控
        对线损过程加强管控,可以有效提升低压台区同期线损管理工作水平,因此,必须对双电源用户计量档案加强规范管理,提升用户数据信息采集工作的完整性,定期对线路以及台区线损异常进行排查。为了保证数据采集100% 自动化,需要对未覆盖的集抄台区用户进行针对性的改造,在线损计算以及承包的基础之上,实现带分带项目改造。除此之外,要加强线路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故障管理流程以及故障优化处理流程,从而保证同期线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在同期线路以及低压台区线损异常排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线路及台区承包制度以及专业的指导书进行操作,还要对抄表工作人员加强管理。
        2.4 对配电网运行加强管理
        为了满足低压台区同期线损管理的实际需求,配电网运行管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升级,尤其是电网无功补偿、电网布局规划等。在电网无功补偿过程中,需要对系统功率因素进行提升,以此降低电网功率损耗,合理利用设备,提高电压整体质量,从而维持无功率平衡。
        2.5提升自上而下的降损效率
        关门治线损这种管理方法早已无法满足于电力企业发展的需求,促使不同电压等级间的联动研究成为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低压台区同期线损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的疑难问题,而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专业优势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实施多专业会诊方式,促使线损分析效率得到提升,为提升电网开展降损效率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电力企业贯彻落实线损职责以及深化末端融合时,促使降损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只有实现每个台区有人负责,每个问题有人跟踪解决,才能大大降低线损异常问题的处理时间。在低压台区同期线损管理中合理运用互联网 + 思想理念,对自动识别系统、线损助手 APP 以及应用等加强开发与重视。
        2.6全业务链条贯通分析
        为有效降低同期线损,需要对线损的运营监控平台的建设和运用加强重视和管理,尤其是该平台所发布的线损数据,需要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由此可见,线损数据在低压台区同期线路降损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提升同期线损系统与运营监控平台之间的数据对接,需要合理运用动态化异常数据、静态化线损曲线的方式,对数据进行真实的展示和分析,将业务流、信息流以及能量流结合为一体,实现统一管理。电网实时线损数据主要通过平台进行实时显示,而由于每个系统之间相互比较独立,无法满足线损管理及降损的需求,成为一种过去式。合理运用平台,将众多专业数据融合为统一的大数据,形成全面、精准的采集线损数据。与此同时,实现静态数据资料信息共享,促使同期线损管理机制的合理性。
        结语
        综上所述,低压台区的同期线损管理以及降损策略开展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之上,对线损异常排查、各系统之间互通统一以及线损过程管控、配电网运行管理等内容进行全面分析了解,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降损方案,如多专业融合精益化管理、全业务链条贯通分析等,有效提升同期线损管理以及降损路径的可行性,促使其满足于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保证电力行业正常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项雨,时重雯.开展台区同期线损治理实现精准降损作用——都匀供电局10kV及以下同期线损管理专项行动纪实[J].农电管理,2019(8):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