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张语倩 李易航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24期   作者:张语倩 李易航
[导读] 园林工程在城市化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其建设效果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周边
        摘要:园林工程在城市化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其建设效果对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周边群众的生活环境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获得良好的园林工程施工效果,还要进行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合理应用,提升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基于园林施工新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园林施工;新技术;园林工程;应用
引言
        园林工程可以通过人为控制手段将自然要素更好地整合并利用,其功能和价值体现很大程度取决于技术手段,故而施工人员就要研究新材料、设计新思路、创造新工艺,如此才能不断地推动城市园林建设,营造出更加适宜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1园林施工新技术运用中的相关问题
        园林施工新技术并不仅仅包括应用新技术,还包括运用新的施工理念。在现阶段情况下,虽说在园林施工中新技术也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重视,施工人员也尽量运用和采纳新技术,但并没有改变传统的施工理念。在施工中仍然不注重园林植被与山石等的搭配,或者说也会忽略园林植被中各种植物景观等的搭配与协调,导致从园林景观的整体来看缺乏艺术美。园林施工新技术不仅仅要求运用新技术,更要求在施工的各个部分一定要注重植物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园林景观的整体性,不能把景观割裂开来。除此之外,在整体布局好之后,还应该注重植被的保护与园林景观的维护。但在现阶段情况下,无论是园林生态改造,还是植物搭配、园林整体建设管理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新技术的运用。
2园林施工新技术运用
        2.1雨水回收技术
        雨水回收技术具有环保性。雨水回收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把雨水收集起来,然后进行特殊的处理之后再进行重复利用,然后把这些搜集和处理好的雨水用于花草树木的灌溉,从而节省水资源,较为环保。
        2.2高边坡防护技术
        园林工程在设计跟施工过程中,多需要通过人工湖或者人工溪流的建设,让园林工程的美观度以及生态质量得以提升。通过高边坡防护技术的应用,可以保障湖泊类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对于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也至关重要。高边坡防护技术需要结合高边坡的高度、坡度以及地理参数基础上,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提升边坡强度和土层表面的抗剪力,对于边坡整体稳定性提升非常重要。在现有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砌体防护以及植被防护等措施,获得良好的高边坡防护效果。植物高边坡防护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条件,选择合适品种的植物种植在高边坡的周围,减少水土侵蚀对于高边坡稳定性造成的影响。砌体防护主要是在高边坡周边进行砌体施工,让边坡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得以提升。
        2.3土工合成材料技术
        现如今三维网垫技术是一种较为新的土木合成材料技术,三维网店结构就像类似于丝瓜状,其性能比较好,柔韧度也比较强,在这样一个丝瓜状的网状里可以填充土壤,即使在上面种植植物,也不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植物的根系也能够从网中间穿过,并不影响植物的自然生长。随着植物的长大,它的根系也可以和三维网垫结合,从而使植物的根深入地下,从而对植物和土壤都进行了良好的固定,形成一个保护层。
        2.4膨胀止水胶技术
        膨胀止水胶作为一种碰水膨胀的聚氨酯类无定型膏状体,其还具备双重密封止水的效果,在园林工程施工中也有着重要意义。在园林工程施工中一旦出现了渗水问题,膨胀止水胶在遇到水之后会立即膨胀,直接启动保护程序,对于水渗透的裂缝也能起到一定的阻塞效果,让园林工程的密封性和止水性进一步提升。此外膨胀止水胶技术在园林渗透水治理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可以在园林工程施工中进行广泛应用。
        2.5微灌灌溉技术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园林微灌灌溉技术可以将水源均匀撒播在园林土壤中,是适合观赏花卉与乔灌木的灌溉方式。

采用微灌灌溉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水资源,减轻水资源浪费。同时还可以根据植物不同生长周期对肥料的需求,在灌溉水源中添加适量的肥料,促使植物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但由于微灌灌溉技术对水质要求较高,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园林施工的预算。
3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新技术是改良当前园林工程性能,推动园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需要通过更加全面和科学的研究设计,创新创造出更科学的技术方案,并最终促进园林工程实现更多的社会价值。
        3.1事先作好规划
        要想提高园林工程的工作效率,需要利用好施工新工艺。在使用新工艺的过程中,只有遵循施工的原则,才能提高施工的科学性,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施工新工艺,整合工程资源,从而高效、合理地开展施工,保证工程项目能够对林地或是湿地等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与此同时,在新工艺的原则上进行施工,可以优化工程资源,使园林工程使用少量的材料达到美化园林的效果,同时响应国家对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号召。要想做到这一点,一定要懂得取舍。比如园林项目施工时,如果草坪的作用对园林起到的作用不大,可以在设计环节中减少草坪的种植比例,将节约下的空间合理的种植花卉等植被。对于隔离地带的设计,可以引入枝繁叶茂的乔本植物,这样可以借助植物本身的特点,达到美化园林的目的,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的绿化率。
        3.2优化园林施工资源配置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遵循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发挥各类资源的优势价值。在此基础上,改善园林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园林施工人员可以将乔灌木种植在隔离带、行道树池及道路分车带上,形成一定规模的绿荫廊道。如果草坪无法发挥作用,就可适当调整绿化比例,替换为灌木或花卉。
        3.3技术应用的优化
        园林工程是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政治形态、文化底蕴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施工技术应用应考虑园林工程的综合社会价值,使其尽量符合当地社会系统的发展观,满足园林功能需求、整体风格、状态特点、使用寿命等要求,提升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以及价值内涵。
        3.4尊重园林工程建设的内在规律
        施工人员进行园林工程项目施工时,需要了解园林工程的内在规律,无论使用新工艺还是传统工艺,要想使工程满足人们的需求就必须立足于工程的内在发展规律。目前,我国很多失败的园林工程项目就是因为在设计时只注重外观的美感并不具备实用性,出现这种原因是因为在施工中没有遵循其内在规律,导致很多内容无法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在施工中需要对路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清洁、安全、耐用等设计,这些设计就是在迎合园林工程的内在规律,提高施工的整体水平,使施工效果达到预期的设想。
        3.5完善园林施工人员专业技能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园林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为此,必须加强园林施工人员培训,增强其责任意识,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施工技能水平,以此改进园林工程施工质量。
结束语
        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园林工程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为此,园林工程施工人员需秉承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合理利用新材料与新技术,注重整体施工质量与综合效益,以此推动经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丹阳.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24):173-174.
[2]窦元阳,王荣.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24):201-202.
[3]李箕明.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地产,2019(24):159.
[4]张岩.园林景观布局与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探究[J].中国地名,2019(10):42.
[5]陈青.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J].门窗,2019(18):252+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