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站检修继电保护设备常见问题包括忽略工作人员培训,未及时引进新型技术,检修维护制度不够完善,未明确故障类型以及故障点等问题,导致检修工作效率低下。对此,为了有效解决变电站检修继电保护设备的问题,企业应立足于实际,做好变电站检修继电保护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期间要求工作人员,利用置换方法、回路拆除方法以及对比方法,优先明确故障的种类以及故障点。其次,也要注重培训工作,利用多媒体视频培训模式、现场指导以及知识竞赛模式开展培训活动,强化工作人员检修能力,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以及维修技能,发挥人力资源最大优势。最后,也要引进新型科学技术,健全检查和维修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力度,提高设备检修的水平。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检修对策分析
一、阐述变电站检修继电保护设备的相关技术
1.1关于数字化技术的相关阐述
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给供电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及运用能够确保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保护工作落实。这种技术跟传统的技术比起来更加科学合理,通过电脑的计算使得检修人员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设备情况,但是值得指出来的一点是,这种数字化的技术虽然给供电公司的设备维修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对于相关的设备检修人员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检修维护人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将这种技术运用到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中去。
1.2关于实时监测技术的相关阐述
所谓的实时检测技术主要是供电企业针对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实时监控,能够及时了解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在供电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多都维持着一个庞大的系统运行,单靠人力很难够实时对各种设备进行监测。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设备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可能会造成停电等现象的发生。因此,供电公司的维修人员会积极运用实时监测技术,通过对各种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来获取继电保护设备的一手信息。
1.3关于运行分析技术的相关阐述
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不仅需要数字化技术和实时监控技术的大力支持,还需要专业的检修人员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发挥这些数据的作用。通过拿到的监测一手资料,相关的检修人员应该要分析出当前变电站检修继电保护设备的实际情况,进而使得后续的维修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二、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进行相关维修的意义
2.1能最大化的提高继电设备的使用率
随着我们国家用电量的不断增加,供电单位就一定要让相关的技术人员对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定期的不定期的维修和维护,同时电力单位也能让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中对其进行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熟悉,在以后如果发生一些细小问题的时候,这些技术人员就可以在最快的时间进行维修,这就最大化的降低了因为一些细小问题而引起后面重大事故的发生,进而发生电力系统停止运转和机械设备的损坏,给单位带来不可预估的损失。此外,定期的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一系列的维修和检验可以使其使用寿命的增长,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使用率,大大的减少了单位资金的投入。同时也就对我们国家电力单位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进而推动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科技的有效发展。
2.2最大化的增强了电力系统在供电方面的稳定性
大家都知道,要对我们国家进行一个稳定的供电其实是全部依靠变电站来完成的,所以我们要对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固定的或者不固定的检测和维修,这样我们可以大大的监测、预防机电设备在其平常运行中的一个故障出现,进而可以第一时间给予正确的解决,这就大大的减少了因为长时间使用而出现设备老化问题给整个电力的供电系统带来严重的事故和财产损失,这就可以确保整个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设备进行稳定、安全的运行,同时也使得整个供电系统可靠性能的提高。
2.3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对管理水平方面的提高
我们国家的电力单位在确保变电站是否可以正常运行的同时,一定要在其继电保护设备方面进行固定或者不固定的检测和维修。在以往相关的工作人员给变电站进行检测维修的过程中,对其相关的技术人员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但是还是达不到最为高效的标准,因为,以往这些所有的技术人员对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时都是通过自己多年的实际经验和判断来进行的,这样就使得我们不能够彻底的检查出问题的根源之所在,同时还使得我们国家人力、财力、物力的大量浪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科技技术的普遍应用,我们国家的电力单位也大大的改善了以前陈旧的检测方式,不但可以大量的减少人员的浪费还可以在工作量上面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同时也大大的减少了对继电保护设备方面财力的浪费,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我们国家电力单位在整体管理方面的水平。
三、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实现
3.1继电保护设备状态监测
设备状态监测是状态维修的基础。通过采用直流回路绝缘监测方法对设备进行监控,从而对直流电流的直流动力、相关操作和信号回路进行检测,保证监测直流系统的绝缘性,确保回路的完整性。二次设备与一次设备不同,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控对传感器的依赖性不够,状态监测和诊断可以依据电气二次设备的离线检测数据。
3.2继电保护设备状态评估体系
继电保护设备状态评估依据的是设备正确动作率、设备故障率、缺陷处理率、设备运行服役率这几项指标。
设备正确动作率是设备正确动作次数与评价周期内保护动作次数的比值。装置的运行受到不正确动作的制约。因此,只要在周期内出现了不合理或者不正确的动作,就要将正确动作率设为零。
继电器保护设备故障有很多,最为常见的有护装置故障、外部配套装置故障、自动装置故障、交直流系统和通信总控系统故障。事实表明,缺陷在微机成套保护上出现的较少,在辅助装置上出现的缺陷较多。微机保护本体中,模拟量、出口部分的缺陷少,电源部分的缺陷较多。设备本身的质量以及安装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微机保护的缺陷次数。设备故障率是在一个评价周期内,保护设备故障出现缺陷的次数在评价周期天数中所占的比例。通常将设备的缺陷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危急、严重和一般三个层次。对于不同等级的缺陷,由于重要程度存在差异,因此权重系数也有所不同。为了区分不同层次的缺陷,可以将一般缺陷计为1,对于严重缺陷每出现一次记为2,对于危急缺陷,每出现一次记为3。在一个评价周期中,当设备出现超过一次的类似缺陷时,则需要直接对出现的次数相乘,当出现4次类似缺陷时,就要对保护进行检修。
缺陷处理率是指在一个确定的评价周期内,保护设备处理好的缺陷数目在周期内出现的所有缺陷数中的比例。对于不同种类的缺陷,加权系数也存在差异。一般缺陷的加权系数定为1,严重缺陷的加权系数定为1.2,危机缺陷的加权系数定为1.5。
为了更好的发挥出保护设备作用,就要在设备使用的过程中严格遵守设备使用管理规定和制度,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使用年限一般为10年,设备的运行服役率指的是设备服役周期年数与设备服役规定最长年数的比值。
结语:
在企业生产中,机器、电脑、电梯等都需要用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做饭、烧水、电视、洗衣机、饮水机等家用电器设备都需要用电,由此可见电能对于人们来说非常的重要。一旦电力系统发生故障,那会造成大面积的交通和生产瘫痪,给企业和个人带来较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戴斌.变电站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技术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3):246.
[2]王雪冰.变电站检修继电保护设备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J].通信电源技术,2018,32(05):186-187+190.
[3]曹力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状态检修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