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依法信访,如何积极化解电力企业信访工作难题 张立敏 毛玲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24期   作者:张立敏 毛玲轶
[导读] 电力企业信访工作要想走出困境,必须实现以法治为内容的信访制度改革,
        【摘要】电力企业信访工作要想走出困境,必须实现以法治为内容的信访制度改革,信访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视野和思维。该论文简要论述了在新形势下发展的电力企业,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依法信访,积极化解电力企业信访工作难题,维护企业和谐稳定。
        【关键词】依法信访;电力企业;难题
        造成电力企业信访工作数量增加的原因較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首先信访工作表示电力企业改革工作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电力企业内部所存在的问题开始逐渐彰显出来,在保证各方面利益难度不断增加,同时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对于利益格局敏感度增加,自身权益保护观念不断增强;其次电力企业信访工作变化表示现有信访工作在制度及运行方式上面还存在一定缺陷,特别是单位所开展的信访工作还存在较多不如人意的情况,群众法制观念需要进一步提升。所以,电力企业信访工作要依法治访就尤为关键。
1.电力企业信访工作难题的成因
1.1 现行的信访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1.1.1 信访问题的受理越位
        企业信访是指企业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家属、法人反映、提出的事项涉及企业的社会人员、其他组织,依据《信访条例》规定,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企业信访工作机构、业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企业处理的活动。而事实上,现在信访部门受理的问题无所不包,管理纠纷、劳资纠纷、合同纠纷,甚至涉法案件等,信访部门作为受理群众信访问题的专职部门是“来者难拒”。结果是模糊了分工和界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访部门自身工作的无序和忙乱。
1.1.2 化解矛盾的主体错位,职责划分不到位
        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是取决于信访部门,而是取决于有关职能部门处理信访问题的态度,取决于有关领导同志的重视程度。而现实中一些信访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及时解决时,上访人往往把信访部门作为事实上的责任主体,使信访部门被推上化解矛盾的第一线,直接成为矛盾的对立面。“分级负责,归口办理”是信访工作总的原则,但究竟分到哪一“级”、归至哪一“口”为止不甚明了,造成一些信访问题层层分级,层层归口,结果是处理问题的责任也层层被“合法”地下推。
1.2 基层信访工作仍较为薄弱
1.2.1 基层组织和干部工作方式方法不当,极易伤害群众的感情,造成与群众关系紧张
        有的基层干部工作作风简单粗暴,缺乏民主作风,职工群众的合理要求、建议得不到很好的体现,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有的基层单位处理信访问题不及时,推诿扯皮,本来一些较易解决的问题,拖来拖去,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致使问题复杂化,难以有效化解,从而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导致群众意见大。
1.2.2 政策宣贯仍不到位,上访群众认识上存在误区
        从当前群众信访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信“上”不信“下”。上访人认为部门和领导干部级别越高,问题就越好解决。二是信“多”不信“少”。部分群众遇到问题却错误地认为只要人数多、找的领导或部门多了才会引起重视,问题才会得到解决。三是信“闹”不信“理”。一些群众错误地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一旦未达到目的,就纠集一起越级上访。四是信“访”不信“法”。部分信访人法制意识淡薄,对案件处理程序、证据认定、处理意见了解不全面,攀比心理强,往往提出过高、无理要求。
2.电力企业如何依法信访解决信访工作难题
2.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2.1.1重宣教,抓好意识形态
        建立舆情管理体系,精准对接职工群众上访诉求,提高意识形态领域内舆情监测和研判,认真处置群众关注关心的社会问题,做到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切实维护好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2.1.2重沟通,推行亲情感化
        把德治贯穿于依法治访全过程,成立信访工作室、知心朋友聊天工作室,用“心访”对接“信访”;把心理调适和疏导干预机制渗透到信访日常工作中,化解信访矛盾,推动信访秩序良性发展,继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2.1.3重引导,用好普法平台
        着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建立微信法律服务平台,同时特聘专业律师加入群组,营造“阵地普法、手机学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普法常态。解决过去“群众到处跑、干部难知道”的现象,既方便了职工群众,又压实了干部责任、发挥优势,筑牢防线,
2.2发挥优势,完善维稳机制
        完善维稳机制健全的信访机制是降低维稳风险的有效手段。
2.2.1强化担当,成立工作机构
        按照“落实信访工作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思路,成立信访维稳工作机构,建立网格管理机制,通过定人、定位、定责,形成党政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管落实的工作局面,由“一门受理”向“多门受理”转变,职工群众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向网格成员处反映,网格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给予解决,从而明确维稳职责,落实维稳责任,有效形成维稳整体合力。网格人员要以法律为标尺,耐心为其讲法,做好相关法律条文解释工作。
2.2.2筑牢防线,完善工作制度
        针对个别基层干部工作人员纪律意识淡薄,建立起监督职权制度,由“强调问责”向“常态问责”转变,处理信访案件坚持“一案双查”,既查职工上访的问题,又查造成此类问题过程中各级干部工作人员的作风。
2.2.3转变作风,加强人员培训
        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大局开展信访工作,以依法、及时、就地解决职工群众合理诉求为根本,由“平面单一”向“复合多能”转变,建立健全信访干部、工作人员定期学习、集中培训、例会交流等管理制度,提升信访干部、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准确把握信访工作的方式方法,切实增强信访工作的公信力。
2.3强化措施,突出依法治理
        依法治访是减少信访问题的有效措施。通过调节纠纷苗头、解决合理诉求、打击“非法访”使信访环境明显好转。
2.3.1扼杀“苗头”,稳控信访增量
        以“早发现、早准备、早预防”为工作宗旨,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层层落实责任,把苗头性、倾向性信访问题发现在基层供电企业、解决在基层供电企业。
2.3.2推行“公开”,规范办事程序
        采取“一事一公开”的方式,信访工作全部实行公开办公,全程精细、透明,使职工群众对想了解的事明明白白,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公开了企业的最新工作动态,同时对企业依法信访政策的传达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增添了职工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信任感,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信访窗口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有效降低信访案件。
2.3.3解决“民生”,化解矛盾纠纷
        根据“有理事、必解决”的工作原则,探索“倾听诉求拉近距离、调研分析商讨办法、逐步降低心理预期”的积案化解三步法,推进各类信访积案化解。强化责任担当,综合施策,把民事调解、法律咨询、信访接待融为一体,有效提高信访维稳的洞察能力、矛盾纠纷的化解能力、舆情信息的收集能力、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能力、善后工作的处置能力,实现矛盾纠纷排查、预防、接访、调解处理的有机衔接,建立“有访必接、依法治访、接访必查”的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结束语
        电力企业的信访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必须意识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只有做好信访工作才可以让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坚持依法信访才能使公司的信访工作真正做到合法合规,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冯仕政.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J].社会学研究,2012(4)∶25-47.
        [2] 陈柏峰.信访制度的功能及其法治化改革[J].中外法学,2016(5)∶1187-1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