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智能电网建设成为一种重要趋势。这对于电网公司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电力计量自动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针对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以及四分线损加以阐述,并探讨了导致电力计量自动化出现线损问题的关键因素,并在这一前提下深刻探究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然后综合实际案例,给今后电网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电网;电力行业
引言
电力系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保障,想要继续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电力系统。在国家电网的运行过程中,线损现象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其直接反应了电网的管理能力的高地,做好线损管理,可以显著的降低电网系统运行的成本,增加经济效益。本文就对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
1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运用的意义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增加电网规模的同时,我们也要降低电网的线损率。线路损耗不仅会增加电网的运行成本,还会降低电网的稳定性。在线损管理中运用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可以极大的降低电网的线损率,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除此之外,当前的电力计量方式也越来越显示出其低效、错误率大的缺点。电网系统的电路损耗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技术线损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由于其本身特点而造成电力资源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而管理线损指的是电力工作人员在进行量表时由于自身的疏漏、电表显示不清晰等原因导致的电能损失。用人工来进行电力计量,费事费力,属于吃力不讨好的事,而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省去电力计量中的人力成本,而且可以增加电力计量的准确度,减少电能的浪费,增加电力系统的经济效应。当电力系统出现问题时,自动化电力计量技术也可以更好的找出问题的所在。
2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的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自动化终端、系统主站和通信信道三部分。其中,系统主站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对系统中各种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处理;而自动化终端的作用是对线路中现场计量点的实时信息进行采集汇总,并传输到计算机中,同时会对主站发出的各种命令进行接收;通信信道就是连接自动化终端和主站的通道桥梁,借助通道完成各种数据的传输,同时实现对整个系统中数据、业务的分址以及信息调度等。
3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分类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功能不同,电力自动化系统又可以划分为低压集抄系统、配置监测计量系统、用户负荷管理系统和厂站电能计量遥测系统四个小系统。这四个系统功能作用各有不同,通过配合作用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其中,低压集抄系统主要在营销服务中使用,通过分析统计线路中的损耗情况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参考;而配电监测计量系统主要是完成报警工作,如果在系统运行中出现危险,该系统就会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同时会将在线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安排合理的方案进行处理,降低线路中的损耗,有效扼制偷电现象的发生,实现电网监管。用户负荷管理主要是针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监管,对用电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提升用电质量,保障正常供电;而厂站电能计量遥测系统是针对整个系统的线路损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实时监测系统中的负荷,及时解决各种问题。
4电力计量自动化中线损存在的主要原因
4.1变压器容量不当
在线路中选择的输配电变压器与线路实际运行情况不匹配,容量过小就会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增加变压器损耗,容量过大在运行中就会出现轻载甚至空载运行的情况,使系统中的电能损耗增加。
4.2配电网布局不合理
合理的布局是保障电力输送质量的关键,也是影响线路损耗的重要因素。如果配电网布局不合理,选择的导线尺寸不合适就会加剧线路损耗。比如,供电位置与负荷地距离比较远,传输线路过长,线路损耗就会增加,如果选择导线截面不够大,电流传输时就会增加能耗损失。
4.3三相负荷不平衡导致线路损耗
在电力系统的输配电传输中是使用三相传输的模式,但是在运行中三相负荷容易失去平衡,一旦平衡度超过20%,配电传输的中线中就会出现电流剧增的情况,导致线路中的损耗增加。
4.4计量装置问题
计量装置也是造成线路损耗增加的一种原因。一方面是计量装置质量问题,在计量中不能准确计量,造成电量损失;另一方面是选择的计量方式不合理,尤其是高供低量问题的出现会增加线路中的损耗。另外,如果选择的回路配置不合适也会增加电能损耗。
5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是渗透到线损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的,详细来说,包括远程抄表、防偷电、功率因数管理等方面。下面我们分别进行介绍。(1)远程抄表是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不仅可以实现对电能使用数据的统计,而且还可以反馈整个电路系统的运行状况。在施行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之前,抄表的方式主要是工作人员手动抄表,很容易出现错误和纰漏而且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抄表时间差的存在也会增加线损率。而在使用了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之后,就消除了抄表时间差的存在,而且解放了工作人员,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2)防偷电。防偷电是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传统的线损管理模式中,用户可以钻监管的漏洞进行偷电,这就导致管理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反偷电工作。给电力企业带来巨大的电能损失和人力资源损失,也会形成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在使用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之后,对电能数据的监管会更加的严格,一旦发现偷电的现象,工作人员可以很轻易的就从主机查找偷电发生的区域,而且预警装置会及时的报警,阻止偷电行为的发生。(3)功率因数管理。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在线损管理中提升功率因数管理的效率。功率因数是一个反应变压器效率的指标,功率因数的大小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能损耗的大小。通过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很轻松的找出功率因数较低的区域,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减少了工作人员发现问题的难度,增加工作效率。功率因数管理是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一个巨大优势,可以显著提高电能管理效率。
结语
电力系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线损问题导致我国的电力系统存在巨大的电能损耗,也极大的影响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进行线损管理的时候,工作人员要找出发生线损的原因,如果是技术线损,那么我们要通过技术改进的方法管理技术线损的产生,如果是管理线损,那么我们要增加对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来减少管理线损的大小。
参考文献:
[1]王庆利.计量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6(24).
[2]朱凌霄,张建伟,李鹏,等.云南计量自动化系统电网线损管理探究[J].云南电力技术,2016,44(6):71-73.
[3]赵卫军.电力系统中计量自动化及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J].科研,2016(11):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