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19年“两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强化精细作业,杜绝跑冒滴漏,从“量价费”基础开始,加强营销精益化管理,转变经营管理理念,为提质增效奠定基础。当前,随着电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力企业在社会经济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从各个方面提升电力企业的发展效率是现今研究重点之一,线损管理作为被研究较少的对象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供电所;管理线损;现状;解决措施
引言
我们知道,线损分为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供电所线损治理就是从配电变压器低压关口计量到客户集表箱进行治理,前提是采集系统正常运行、采集数据真实,才能为线损治理奠定基础。
1供电所台区线损管理问题
首先是管理力度有待加强。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供电所台区线损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较为明显的是线损状况不稳定,有时台区线损率过高,线损会达到15%以上,有时在某些台区会出现线损为负数的情况。在某次调查活动中发现,某些台区的线损数值有人为改动过的痕迹,存在数据不真实的现象。又或者是线损波动大,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抄表员随意改动了抄表时间、顺序或者是路线,此时就会发生错抄、漏抄的情况,甚至有的抄表员直接估超。在确定线损指标时,存在难度较大的问题,在计算线损时使用计算方法不够科学,在设置指标时忽略科学性,确定线损指标仅仅依靠线损率,导致最终得到的考核指标实用性较低。就考核制度而言,所发挥的考核作用不够明显。导致在有些台区内员工在完成任务时浑水摸鱼。也存在部分专业部门为台区制定的任务目标实在太高,导致台区费尽力气也达不到,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台区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是用电稽查取得的工作成效不佳审核电费和电量的本质就是检查抄表工作,结合用户以往的用电数据,核实用电数据中存在的突增突减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解决的措施。抄表工作存在自审不到位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抄表人员没有在抄表工作完成之后审核当月抄录的用电数据,也没有及时与上月的表底进行比较。核算员的工作失误表现在工作不认真,缺乏对重点用户的审核,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在用电稽查和反窃电方面,问题来自于台区所辖户表资料不清晰,有可能是台区间串户。由于高、低压新装和户表存在无序调整的问题,导致户表与所属台区无法准确对应。在完成图纸资料更新工作时,不够及时。账卡错位导致相临的台区出现一正一负的较高线损。临时用电流失,没有被纳入到核算系统。在地区,常常会出现临时用电的情况,包括农田灌溉、楼面浇灌、路面硬化、地面打磨。这些临时用电有着明显的流动性、随意性特点,而且常常横跨多个台区。电量流失的原因是装表计量低,同时也会引发线损上升。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都会办理临时用电手续,用户也会补交电费。但是这部分收费没有被纳入到营销系统核算中,从而导致台区内线损上升,同时对线损考核的结果也造成一定影响。
2提高供电所台区线损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2.1营业管理措施
地区电网如果有两回或两回以上供电线路和存在多种供电方式时,应进行潮流和线损分析,对几种可能的供电方式进行计算,在兼顾可靠性和自动装置满足要求的基础上综合确定运行方式,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如某电网原来由甲线主供电,乙线备用,经潮流和线损计算后发现如果改由乙线主供电、甲线备用,将使线损率降低0.06%,且只需对一套110kV备自投装置进行少量改造即可实现。
2.2加大电网改造力度
对网内超半径、迂回供电、过载线路和台区全面进行摸底,按项目管理要求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不断完善电网建设规划。适时做好基础资料收集,规划修编,对供电可靠性、线损影响较大的线路、设备及时列入规划项目,充分利用城、农网改造资金逐步对导线线径过细、迂回供电、近电远供的高低压线路进行改造。
2.3加大技术投入
一方面要对企业内部老旧设施进行更换,使用更先进的设备提高对线损的监测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对电网结构进行更新,提高电网传输的基础效率。如在小型与农村推广非晶变压器的使用,可以加大电网传输效率,从根本上降低线损。另一方面要对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进行提升。线损分析能力直接影响线损管理工作能否有效进行。提升相关人员的分析能力,找到非正常线损产生原因,并作出应对措施,线损率便会大幅下降。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适度的研发投入,对现有输电设备与输电网络进行改进,减少电能在储存与输送过程中的损耗,从根本上降低线损率。
2.4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要对员工工作内容作出详细的规范。指定每月抄表时间并加以监管,对抄表数据、时间、人员进行详细记录。不定期进行抽查,对数据有误和工作不及时工作人员要有相应的处罚。对抄录得来的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偷电等现象要尽早发现并作出应对,以减少损失。同时,要定期对输电线路进行检修,老化线路要及时更换,输电故障要及时清除。对电线附近的遮蔽物要及时处理,如靠近电线的树木要定期修剪,提升电路检修效率。对于突发现象如恶劣天气导致的电路损毁要提前作好预案,在问题发生时可以尽快恢复供电,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其次,对现有奖惩措施进行优化。对于如偷电、违章窃电等现象要加大处罚力度,多次触犯者要严重惩戒,避免类似现象不断发生。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企业内部线损目标,采用分级管理制度,划分责任区,将线损目标下达到台区。并将线损率纳入员工绩效考核指标,并采取一定的奖惩制度,促使员工主动采取策略降低线损率。最后,定期对线损相关工作进行总结,对比线损较低与较高的地区,找出地区差异,明确影响线损的关键因素。并以线损较高地区为试点,对总结出的因素进行改革,观察改革成效,对因素影响效力做出评估,并将成果纳入管理条例,逐步完善线损管理办法。
2.5强化计量装置准确性
具体内容如下:①农村供电所需要应用三相就地平衡法,增加配电变压器的运行效率。它主要是通过调节三相负荷的方式,将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度控制在标准范围10%之下,以免发生负荷不一致现象,且保证低压干线三相电流的不平衡度≤20%;②调整线路功率因数,让供电设备能够提供较强的供电性能,减少线损量。针对无功补偿需要选取恰当的位置实现补偿目标,或者选用高科技产品增强无功补偿装置的灵敏度;③计量装置的准确度可采用控制误差、缩短馈线距离等方法,让电能装置在标准化作业中进行安装,促使计量管理更加规范[3]。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营销管理和线损管理是主要的工作内容也是重点研究对象。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要在现代化的建设中,重点展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工作,在明确了线损漏洞的主要影响因素之后,加强管理,并贯彻以人为本、强化业务和物尽其用的发展理念,持续增强电力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力。
参考文献
[1]高春荣.浅谈县级供电企业营销过程中线损管理措施的探讨[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0):167.
[2]雷恩辉.如何加强农村供电营销中的线损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3):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