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7期   作者:窦全鹏
[导读] 近年来,为了满足不断提高的电力需求和要求,各地区不断扩大电力工程建设的规模,陆续开展工程建设工作。
        摘要:近年来,为了满足不断提高的电力需求和要求,各地区不断扩大电力工程建设的规模,陆续开展工程建设工作。由于电力工程的投资额较大,同时工期比较长,若想要保障多个项目有序开展,做好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电力工程施工项目中,经营以及成本管理做出研究,并提出些许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分析
        1、电力工程施工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
        1.1目标不明确
        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要明确管理目标,确定管控计划和措施,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从电力工程实践来说,整个工程的推进,会遇到各类干扰因素,影响工程成本变动,且干扰因素难以有效估计。若产生干扰,则会引发造价失控,增加工程成本或者造成延期等,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工程造价。
        1.2施工环节的把控不严格
        目前来说,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推进,多采取转包或者分包的形式,部分单位考虑自身利益,追求低成本,但缺少对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的正确认识,做出不利于成本控制的行为,比如施工低劣材料,给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以及效益,造成不利影响。从工程管理方面来说,缺少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与规章制度,使得工程产生质量问题、进度问题等,引发连锁反应,造成工程造价失控,增加施工作业的成本。
        1.3管理方法方式需要优化
        从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角度来说,要随着电力工程建设的发展变化,随之进行管理的优化,实现管理和建设的同步发展,切实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目前来说,电力工程建设管理实践中,采取的成本控制模式和方法,难以适应当前的变化,无法高效率把控成本组成元素的变化和成本影响因素,使得施工成本问题频繁,影响工程整体效益水平。
        1.4现场签证与设计变更
        把控问题从施工环节的造价管控实践来说,部分人员极易将工程设计变更与工程现场签证混淆,影响后期的造价结算,增加了效益控制风险。部分工程项目运营,随意变动施工位置,存在未办理设计变更以及现场签证的情况,使得后续造价控制的工作量增加。除此之外,现场签证办理缺少规范性,影响造价控制效果。
        1.5造价控制人员素质水平待提高
        从造价管控工作的落实角度来说,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管控效果,因此需要注重人员素质的建设。目前来说,施工环节参与造价管理的人员,存在着素质水平待提高的问题。部分人员未能及时更新和优化理论知识、技能,使得造价管控效果不佳,影响着造价管控价值和作用的发挥。
        2、电力工程施工项目中成本控制相关办法
        2.1创建高素质的施工团队
        (1)施工人员的技能素养能够直接决定电力工程项目的成本投入。目前,国内电力企业中存在着比较多的低素质员工,其技能素养不达标,这就容易影响施工效果,严重甚至会导致返工,如此便会致使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浪费,从而造成施工成本攀升。如想要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就需要企业摒弃掉固有的用人思路,创建出属于自己的高素质施工团队。(2)伴随信息技术的持续进步,其已经被普遍运用在电力工程施工之中。但是部分施工人员还不能对其进行熟练的运用,这样一来便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无形中增加了企业成本。因此,企业应该主动与高校联合,邀请一些经验丰富的电力工程信息化施工教师来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并建立起考评机制,利用末尾淘汰的制度来激发施工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不断提升自身技能素养,在施工中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以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2.2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管理优化控制措施
        (1)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项目基础建设程序,正式施工开始之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施工期间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施工图纸的相关技术规范,不得出现白图施工情况。项目业主以及监理人员需要亲临现场实施监督控制,以防出现项目变更,保证后续造价工作顺利开展。(2)现场签证是指,施工阶段用来证明施工期间遭遇特殊情况的书面文件,此类文件需要经过项目业主、项目施工方以及项目监理人员三方共同签字确认,施工现场的现场签证文件必须要明确项目类型、施工内容等,以便后续工程预算人员准确核算施工工程量。由此可见,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还需通识掌握相关造价管理知识,相关企业需定期组织专业培训,以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3)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需要注重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之间存在的区别,只要属于项目设计变更的范畴之内,必须要严格遵守设计变更的工作要求进行处理,不得以现场签证代替。设计变更本质上属于工程变更的一部分,其主要关系到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以及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问题。设计变更完成的越早,对于后续造价人员的工作实施就更加有利,如果项目设计变更对于施工阶段的实际经济收益具有较大影响,那么必须以实际收益为主,造价人员首先要核算项目费用之后再决定变更情况,避免利用项目变更盲目扩张工程规模,变相进行项目追加投资。(4)施工现场参与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及时与工作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如果施工期间发现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存在冲突,要立即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以便优化现场施工方案。如在某变电站综合改造施工中,设备构架基础法兰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帽装置,原定设计图纸中标记的是4根箍筋结构,但是保护帽承力不足,只能起到基础防护作用,现场技术人员与项目设计人员及时沟通,将4根箍筋调整为2根,合理节省施工成本,降低工程造价。项目正式开始施工之后,如果施工设计图纸存在问题,或者由于业主本身问题需要进行设计变更,而此时施工单位已经开始施工,此时施工现场应该就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以及机械费用等费用损失进行现场签证。因为项目甲方造成的停电停水等问题,以及造成的机械故障或人员窝工等问题也需要及时进行现场签证。如果现场施工材料供应不够及时,也要进行现场签证。若施工阶段的施工项目属于业主原发包施工单位的未完成项目,在委托另一施工单位进行继续施工的时候,对于原有施工单位完成的施工部分需要进行返工调整时也要进行现场签证。此外,对于施工阶段施工目标之外的临时工作任务因为要进行现场签证。对于零散的工程项目且无法准确计算工程总量的,需要按照相关施工规范完成现场签证。如果项目业主需要追赶工期,那么额外产生的措施费用也要进行现场签证。
        2.3明确合同条款,严格控制造价
        想要做好电力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工作,首要内容就是强化合同管理工作。只有充分明确合同条款并严格执行,才能最大程度规避合同风险,提升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工作的可行性。相关电力企业的造价管理人员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在项目合同条款的内容制订和审核方面投入更多精力,细致分析,以便实现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的精准控制目标。如某电力工程项目内容为220kV输变电建设项目,该项目中本来负责进行后续安装施工的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出现了工期延迟的情况,如果按照当初签署的施工合同,施工单位必须支付合同条款中总价的百分之一作为赔偿。但是该项目中负责施工现场工程造价的造价师通过分析合同条款发现,该合同中提到的赔偿标准过高,于是承包单位与业主发起协商谈判,经双方同意之后拟订了补充协议,适当降低了违约金标准。由此可见,电力工程造价人员必须合理核算工程预算,并详细分析合同条款,辅助项目管理人员做出正确决策。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要适应工程的发展变化,及时完善和创新管理方式方法,切实保障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刘蓉.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与优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3):146-147.
        [2]肖飞.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及优化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6(07):135+139.
        [3]王帅,焦毓康.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模式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8):31-32.
        [4]陈燚.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与优化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5(11):25.
        [5]林冠杰.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分析[J].科技风,2013(19):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