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线损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简述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7期   作者:杨忠保
[导读] 供电企业在传递电能中会出现功率损耗,同时,电力传递中每个元件都可能出现功率损耗。所以,有必要通过合理的措施降低线损。
        摘要:配电网电能损耗直接联系着一部分主要数据,即线损率,其客观评价了电力技术的应用效果,也威胁了企业的健康发展。线损率反映在企业规划中,代表了生产技术的发展特征,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的运营能力。供电企业在传递电能中会出现功率损耗,同时,电力传递中每个元件都可能出现功率损耗。所以,有必要通过合理的措施降低线损。
        关键词:电力营销;线损管理;问题;对策
1、电力营销线损的主要内容
社会建设的步伐从未停止,面对近年社会发展的迅速进步状态,电力的发展始终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关注点,国家越来越重视电力对于国家发展的影响作用,电力营销作为电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重视电力营销是必不可少的发展点。我国对电力的需求量日益强大,为了确保大众生活与生产方面用电的便利,维护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是核心首要任务。但也正是因为系统的不断庞大,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电力营销中的线损管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线损管理问题不仅会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的损害,也会加剧电力系统的不稳定性,导致电力企业无法正常运行,进而也会引起社会人员的不满,造成电力企业的形象受到损害。严格加强线损管理,加大电力企业的投入力度,优化管理模式,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是提升线损管理部的重要举措。
2影响线损的因素
2.1配网技术线损
(1)电网结构不完善
供电企业正在对电网建设和升级,对电网结构实现了优化。其中却出现了规划不合理、建设出线滞后、电源与负荷中心偏离、增加供电半径等问题,甚至加大了损耗。
(2)变压器损耗
10kv配电网中,特别在用电低峰阶段,加大了空载损耗。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变压器运行中形成极高的能耗。另外,大部分设备容量不符合实际负荷,正常运行无法产生配电负荷。
(3)无功、电压影响
配电网中出现不少感性设备,可对无功功率综合吸收,但无法形成大规模无功,只能利用各级输变电设备完成输送,带来了巨大的电能损耗。反之,当电网存在充分的无功电源,用户端升高了电压。若产生无功过补偿,余下的无功将反向输入电网。
2.2线损影响因素
(1)抄核收质量影响
用户管理的抄核收是主要内容,各项工作效率对供电经济效益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若无法高效管理抄核收电量工作,则引起一系列的漏抄、错记电量的问题,无法得到准确的基础资料,降低了统计线损率的质量。
(2)计量影响
凭借计量装置科学计算与登记实际线损的供电量和售电量。无法科学管理计量装置,将损坏电表与电流互感器,不能及时处理表计卡盘等故障,不利于设备有效运行,计量失准迅速流失了电量,不利于开展统计线损工作。
(3)窃电影响
用户窃电是线损较高的主要原因。窃电偷电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在创新,并增强了隐蔽性,从最初简单绕表接电发展至互感器与表计接线等,威胁了线损管理的效果,提高了供电企业的管理困难度。
3降损措施
3.1改造线路和高损设备
配电网与台区的线路经济容量与负荷难以有效匹配,并对这部分线路与台区积极改造,结合计算理论线损与实测负荷的结果,对高损设备、线路和台区科学梳理,并安排改造计划。针对较小截面的导线,改造线路较长迂回供电导线带来的高损线损设备,科学使用节能特征的配电变压器,降低配电网络带来的损耗。
3.2选择适合的变压器容量与安装位置
在线损管理中变压器损耗是关键内容,应结合负荷特点科学选择配电变压器容量,规避较小负荷引起的耗费容量的问题,预防较小容量、较大负荷带来的变压器重载,减小过载带来的损耗,提高变压器运行的经济价值,最大程度降低损耗,对负荷均匀布置。


3.3保证电压水平
增加输送电压,保持相同的输送功率,减小电流,相应减轻了电能损耗。因此,对配电网台区科学管理时,采取科学的手段增加台区首端运行电压,保证低压电路末端电压符合标准,最大程度降低电能损耗。对发展落后的低压台区积极改造,使台区末端电压达到规定标准,避免低压线路产生较大的损耗。
4电力营销线损管理和降损措施
4.1加强营销专业管理
(1)构建业扩报装的档案,为用户提供准确的线路数据,对用户侧无功管理不断增强,科学搭配新用户设备和无功补偿设备。(2)加强计量管理,贯彻执行互感器检查、轮换周期机制,定期检验农户表,及时贴封条,保证表计准确,避免计量出现漏计的现象,科学改造台区计量表和计量箱柜,为农户表计建立完善的计量台账。(3)提高用电检查的水平,严格监察单相水泵,尤其是在农忙与抽水时期杜绝乱接乱挂,降低电量损失。
4.2健全线损管理组织体系
在供电公司、供电所和电工组之间构建管理系统,将台区线损指标科学分配至营销和供电所抄表人员,供电所根据线损“四分”管理方式,在各个工作岗位开展线损指标管理工作。确定责任、逐层执行、严格卡盒,最终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4.3积极维护低压线路设备
按照巡检设备的时间开展日常维护工作,对设备实现全周期管理,及时化解管理不足,保证设备健康运转;构建常态的监管制度,严格监察三相不平衡的问题,根据标准对线路的负荷、台区配变等问题全面监测,定时校核与调整,并且在较高线损率的台区治理三相不平衡问题。
4.4注重线路检修,改变传统检修方法
线路的安全使用和供电质量是电力行业首要关注的问题,而对线路的检修和保养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必须从观念上进行转变,无论是决策者还是管理者必须认识线路检修的重要性,突破传统观念,与时俱进,针对传统检修方法的不足之处,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情况,提出合理有效的完善方法。检测时间不能是提前安排好的,而是根据检修结果,定期检查或者不定期检查。还可以对电力电气设备进行状态检修,防患于未然,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减少检修费用。另一方面,电力行业的管理者,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需要多听听检修人员的建议和看法,以此强化检修人员对电力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度。
4.5优化电网线路的布局结构
由于各个地区对电量需求是不同的,再加上传统电网设计布局结构存在一定的弊端,经常出现规划或者电网线路设置不科学的情况,使得现行线路格局很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所以,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模式,确定电荷载中心,在遵循短半径、密布小和容量小原则基础之上,对线路布局进行统一规划,适当增加电网分点,不断对电网结构进行优化。同时,对于迂回用电情况,可以安装负电荷,电压低于400V,完善电网结构,以减小线损量,保证线路结构的合理性与安全性。通过对输配电工程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认识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全国各个地区线损率有所下降,尤其是国网江苏电力输配电工程线损管理取得了丰硕成果,线损管理水平大幅提高。截至2018年年底,江苏全省在运台区为56.15万个,其中营销线损合格台区为54.42万个,台区线损合格率为96.9%,同比增加0.98个百分点;线损率在0%~4%的低损台区为47.84万个,占比85.2%,同比增加1.57个百分点;高损台区为6121个,占比1.09%,同比减少0.39个百分点。
5结束语
目前科技发展不断完善,民众也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配电网在电力系统中发挥了纽带作用,主要接收设备电能,结合电压等级将电能发送给用户。但是,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了配电网技术线损问题,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将影响用户家庭和企业。
参考文献
[1]苗帅.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策略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05):131-132.
[2]邓素兰.深化营销线损管理工作的方法与实践[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4,16(03):45-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