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7期   作者:高晓彤 刘磊
[导读]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目前正在深化应用,为其他系统应用提供数据信息共享资源。
        摘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目前正在深化应用,为其他系统应用提供数据信息共享资源。通过对目前采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数据共享交互进行统计分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已为与关口电能量管理系统、电能质量监测系统、PMS、调度管理系统、供电电压自动采集系统、远程实时费控系统、计量生产调度平台、营销业务系统、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等25个业务系统提供信息及数据支撑[1]。通过研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其它外部业务系统间的数据信息关联关系,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信息数据大平台上充分开发信息、数据共享平台,提供更多业务功能的支撑,实现更多业务系统的大数据高效共享,资源更充分地运用。
关键词:信息采集;电力营销;应用分析
引言
        面向居民用户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较相对传统的人工抄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减少了由于抄表人员估抄、漏抄造成的差错,同时还可以对采集到的准实时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电力部门生产和营销领域的精益化管理及智能化电网建设。然而,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备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应用,集抄运维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运维需要现场查勘提出检修方案,而传统运维检修过程采用纸质记录,数据关联性差,不易统计分析。另外,终端表计种类多,更新换代快;以供电局基层供电所为主体的运维人员普遍存在技术水平和工作经验不足的局限性,需要经过专家的培训和现场指导方能胜任,但专家数量有限,无法较好地提供现场协助。目前,采用人工经验排查的传统运维手段,运维成本较高,且随着运维工作量的急剧增加,人工排查已经不能有效、及时地消除设备隐患。因此,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设备运维的效率已迫在眉睫。在此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AR技术的智能穿戴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设备。
一、数据共享设计思路
        蓄建设采集系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实现采集系统与外部系统数据共享、交互及统一接口,实现数据交互规范管理,数据交互内容和方法灵活配置,数据交互安全可靠,数据交互在线监测[2]。根据各种不同的数据类型、数据传送路径以及各类不同的共享方式,针对性地各自建立数据的共享模型,在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管理下,达到采集系统对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的目的实时监测所有数据共享服务的运行状态、调用情况、交互流量等信息,并通过可视化功能实现常态化监控。运用数据共享服务平台,通过采集数据的云服务,完成采集数据信息的共享服务,最大限度的提供电力用户电量数据、上报信息对其它信息系统的支撑作用。制设采集系统数据的共享需求申请、审批、参数配置等流程管理约定,预先确定敏感性数据、信息所需的脱敏要求,保证数据、信息的共享安全。
二、数据共享方案
        (一)采集数据共享构架
        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构建采集系统数据服务器与其他系统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渠道,提供静态数据共享、实时数据信息共享、特定共享等应用。静态数据共享:提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各项指标数据、冻结电量,并按需求进行统计分析推送到共享服务平台。还可根据预设进行灵活配置,完成各种定制需求。实时数据共享:通过在线及时获取采集系统的各种上报异常事件及信息数据,实时为其它业务系统提供所需的数据信息,满足提出的各类服务要求。特定共享:为满足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等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之间复杂业务数据信息交互要求,特设置特定共享专为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服务。共享服务平台在实现数据信息共享的同时,必需具备在线监控和规范管理。主要包括需求管控、配置管控、服务管控等基本管控功能。“需求管控”用于完成对采集系统数据共享所需要的申请、审批、执行等流程进行规范管控。“配置管控”主要对配置共享服务平台访的问权限、配置平台运行参数、配置数据发布模型等权限进行管控。

“服务管控”用于对共享服务的运行状态、调用情况、交互流量、共享日志、采集数据质量等信息进行在线监测管控。
        (二)数据共享逻辑架构
        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在逻辑上分为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三个层级。其中数据层将需要共享的数据在构接口数据库上进行存储和统一管理[3],接口数据库通过ETL、OGG等方式从在线运行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生产库中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获取。接口库中的数据信息根据外部系统需要的设置,保留到所设定的时间,超过了设定的保存期则系统自动进行清理。平台的服务层由计算集群和服务集群组成。其中:服务集群又包括接口服务集群和文件服务集群两部分内容;接口服务集群则按照分布式负载均衡的模式完成对其它系统的各项共享服务,同时还以文件方式为其它业务系统提供大数据下载的服务。平台的计算集群按照各外部系统不同的数据信息需求划分,包括静态数据共享、实时数据共享、特定共享等三种方式,具体工作流程为,静态数据的共享是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型与WebService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首先其它业务系统将组合对象按照数据模型定义发送到接口服务,接口服务应用共享功能将该对象进行计算解析,将其所需的数据从接口数据库中提取,再将数据对象集合返回;实时数据的共享的技术路线也是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型与WebService相结合方式,应用采集系统前置机将采集数据信息份两路推送,一路通过采集系统向数据应用推送,另一路通过独立应用抓取等多种方式直接获取实时数据,再将所获取的数据信息向外部其它业务应用系统实时推送各个外部业务应用系统所需求的数据和信息;特定共享指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为具有复杂业务的数据信息共享系统开辟一条专用的数据信息共享通道。
三、实例应用分析
        (一)多表合一数据采集
        感知层终端表计将多种用能数据通过多种通信方式传输到电表上,并运用NB-IoT将汇聚的用能数据上传至平台层,在感知层架设边缘物联代理,加强终端表计的综合业务能力,在进行用能信息采集业务的同时,可为电网新业务、新应用提供物质支撑。感知层架设边缘物联代理与平台层云计算相互联动,可增强用能信息采集系统处理效率。平台层对感知层传输来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为业务层提供相应数据。
        (二)异常用能行为分析
        随着用能用户的扩大,用能侧非技术性损失问题凸显,这主要是由用户异常用能行为造成的,保证能源传输安全成为各能源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用能信息采集典型应用架构中,运用平台层大量用户数据,采用非侵入监测技术对用户用能进行分析,对异常用能行为进行预警,提高能源传输安全性。
结束语
        研究并应用适用于多业务需求的用电信息采集数据共享平台。研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相关业务平台的数据类型及相关属性、信息共享模式、信息存储方式、数据挖掘和信息交互技术,分析各业务平台间的相互关联关系,提出适合不同业务平台实际情况的信息处理与智能分析方法,建立支持多业务数据共享的平台,并实施应用,为用电信息的实时高效处理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闫丽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9,21(09):126.
[2]安飞霏.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优化设计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9.
[3]刘俊宏.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营销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10):147.
[4]兰秋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04):197.
[5]祝明.电力营销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4):126-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