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风能作为可再生且清洁的能源已被广泛运用在各领域中。风能发电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电,还可以减少消耗常规能源。如何提高风能发电的经济收益,克服技术不够先进的问题,以及确保其在实施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本施工企业和人员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基于目前国内风电项目技术现状以及风电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创新的设施组织,实施了科学化施工的行为,目的是大力推进我国风电项目的建设,并且为施工人员在提高风电工程技术上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能发电工程;建设;科学化施工
1引言
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全世界对环境保护、能源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在中国,风能储量巨大、分布广泛、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它是能源发展中极具前景的领域之一。据估算,全世界风能资源总量约为1400亿千瓦,我国拥有的储量约13亿千瓦,主要分布在陆地和近海区域,其中近海区域储量约为10亿千瓦。风电产业发展具有很多优势,比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风电设备制造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风电产业链整合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更好地利用风力发电,以及改善风力发电的效果。风电发电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道路的主要战略。然而,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风力发电产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使得相关投资主体面临更多风险,严重影响了未来风电行业的发展。因此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模式,降低风电生产制造商生产周期和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
2风电产业发展优势与不足
关于风电项目发展优势,可以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三个方面来阐述。(1)环境效益:风力发电是一种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发电模式,具有正外部效应。(2)社会效益。据我国可再生能源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20年一直到2050年,随着风电产业的发展人才需求也随之增加,预计到2050年风电市场总就业人数将达到47万人。(3)经济效益。相比于传统发电方式,风电项目优势更为明显,潜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在风电产业发展中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①成本壁垒。一直以来,风力发电呈现出成本明显偏高的特点,这也是阻碍风电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②人才壁垒。相比于火电水电,我国风电产业属于起步阶段,因此在人才方面不够丰富。尤其是风电产业需要对设备进行设计制造等程序,这些都需要各种专业人才。③技术壁垒。完整的风电开发过程主要包括评估风能资源、设计风电场所、安装使用风电设备、运营维护电场的日常。具备成熟经验的开发队伍对于风电场的建设十分重要。
3管理模型
假设项目的实施没有不确定性。因此,工期和成本参数是已知和确定的。当考虑提前工期时,可计算出各种工程下的总工期和总成本。我们假设缩短的工期成本和惩罚成本是不确定的。提前期完成工程被认为是获得一个折衷的解决方案。该模型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考虑每个工程中提前期成本的模糊性。
第二步:建立数学模型。
第三步:建立模糊的多目标函数。
第四步:引入辅助变量,将原模糊多目标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一个简洁的单目标线性规划问题。
第五步:分析结果。模型求解后,可得到折衷解。
通过平衡项目工期和成本,可以得到一个最优的项目计划和成本降低方案。原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如下,目标函数为使项目的总提前期(缩短的工期)成本(包括提前期(缩短的工期)成本和惩罚成本)最小化。项目总工期:从模型中的“TP”可以得到提前期工程后
的最佳项目总工期。
4案例分析
以某风力发电机组的生产项目为例,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实用性。预计时间和费用见表1,生产项目的网络如图所示。
表1风电机组项目基本情况

按照离散PERT模型进行计算,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计算出项目总成本和工期。工程总造价104493.8万元,总工期264天。当工程提前期时,项目总成本将会增加,具体如表2所示。
表2项目工期及费用

①项目总成本:可获得GR1=786.1万元、GR2=172.33万元和GR3=318.12万元。项目总成本为R=(467.68,785.87,958.2)万元。
②项目总工期:有提前期工程时,最佳工期为TP=184.99天。
结论
采用项目评价与评审技术(PERT)对工厂建设过程中的关键工程进行评价。首先计算正常情况下的工程总成本和总工期。当某些工程提前期时,可以缩短总工期。从而得到可供参考的项目总成本和各类工程的总工期。由于每个工程的提前期通常是不确定的,接下来将模糊集理论与PERT相结合。针对模糊PERT模型,构造了一个模糊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通过最小化项目总成本和总工期,使总满意度最大化,得到折衷解。风电产业作为全球最为热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产业之一,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加大机组生产的建设力度,强化政策对风电产业的支持力度,整合风电产业链,来促进风电产业的自主创新,提升风电产业的自身运营管理水平。严格把控风电项目的工程质量,动态管理风电工程的施工情况,在经济收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获得生态效益,让风电工程项目成为高效、质量好并且可以有序管理的国家重点工程。
参考文献:
[1]夏云峰.全球风电市场前景可期[J].风能,2019(11):35-39.
[2]王效,杜虹锦.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风电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研究[J].电力设备管理,2019(10):146-149,173.
[3]李巍.国际风电项目风险与防范[J].能源,2019(04):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