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措施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7期   作者:王雨 毛立军
[导读] 能源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持,其在当前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然成为人们生活、生产中不能缺少的物质基础。
        摘要:能源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持,其在当前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然成为人们生活、生产中不能缺少的物质基础。现阶段,世界范围内虽已经积极推动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但是使用能源的90%依旧为传统不可再生能源。基于这样的情况,探究、应用热能与动力工程节能技术极为必要。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节能
        节能环保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热门话题,这也使我国热电厂开始重视合理利用能源,以提高热电厂生产效率为主要目标,并尽快实现节能降耗和节能降耗。电厂加热器的运行,应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充分利用余热为供热系统的运行提供能量。然而,中国的热电厂是电力生产。在实践中,这种运行方式的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甚至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合理地将热能和能源技术应用于热电厂,可以为节能提供良好的基础,从而创造有利的经济效益。
        1热能与动力工程介绍
        热能与动力工程技术是热电厂实际工作应用的一种主要技术形式,实际工作原理就是不断将热能转化为动能,进而再通过一定的技术和形式将动能转变为电能的一个过程。简单来说就是热能的使用和动力输出工程。热能与动力是一项复杂且连续性较强的工程,热能的使用和动力输出的工作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热电厂应用热力能源和动力输出工程操作技术进行工作,不仅能够减少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最大程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还能够满足我国生产活动的需求,缓解供电企业的压力,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性发展。
        2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中节能的重要性
        近几年来,我国的城市智能化建设进程逐渐加快,人们对于智能生活的要求逐渐提高,导致居民用电量也逐渐增大。在应用电器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电力,当出现大规模用电时,会对整个电力工程造成很大的压力,容易出现跳闸断电的问题,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对人民群众的用电质量造成影响。为了缓解这个问题,要根据电力政策,重视热能转化和供电工作的问题,加强研究与改进,对热能与动力工程采取节能措施,加强热能与动力的传递工作,提高工程发电的能力,避免发电过程中不必要的损耗,充分发挥热能与动力工程节能措施的作用。另外,我国现阶段生产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多,而对热能与动力工程采取节能措施,能够有效缓解这个问题,满足生产发挥发展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通过这种模式,能够保证热能与动力工程顺利开展,实现节能环保的政策目标,对于生态环境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3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措施
        3.1汽损失降低技术
        在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能量转换环节中,湿汽损失的产生极为常见,且难以避免。基于此,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中的能源损失,并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引入相关节能技术降低湿汽损失是必然选择。因此,应当从使湿气产生的不同原因入手,针对性的落实应对策略以完成湿气损失的有效减少,具体有:在设备中加设除湿装置,避免设备内部生成大量水滴;将加热循环装置引入热能传动过程中,以此减少湿汽损失;加大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力度,防止由于设备故障而引发的湿汽损失产生。湿气的产生一般是由于温度差距造成。例如,在汽轮机设备中,当动叶栅结束做功后,依托余下动能,蒸汽脱离机组入至凝汽系统之中。而在这一过程中,蒸汽所存在的余下动能且机组未能及时转化的能量为“余速损失”。想要更好的实现节能、降低蒸汽损失,则要实时关注DCS参数状态。一旦发现压力过低、或者温度过低的状况,必须及时进行温度及压力的升高。当温度较低时,会对液态水气化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做功效率产生阻碍,所以应对其温度予以保证。同时,还要尽可能维持做功的连续状态,并控制蒸汽的输出性稳定性,以此实现节能降耗。


        3.2调频技术
        在节能降耗中,调频技术的使用更为常见,且技术简单、实用性强。在此过程中,需要重点完成以下几项任务:①结合能源的使用情况优化调频方案,避免由外界干扰引发的用电负荷变化问题发生。②在调频的过程中,着重参考工作负荷频率的变化,以此保证调速器工作状态的平衡。结合对频率调节的快速控制,能够避免的能源浪费。③在发电机组的运行中,引入自动调频与手动调频相结合的模式,合理展开二次调频处理,促使其与运行效率提升。
        3.3废热回收技术
        在电能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能量有效传递、科学转化,必然会出现一定的热能损失。因此,在节能降耗中,可以从降低损失的热能入手完成。此时,需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深入分析容量损耗现象,并引入废热回收技术。回收余热资源后,结合热能及动力系统的实际情况,依托加热冷凝装置的使用,能够推动动力装置运行效率的提升,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避免热量的大幅度损失。除了废热之外,电能生产中还会形成一定的废水余热,也需要进行回收利用,最大程度的降低资源的浪费。例如,在除氧器的实际运行过程中,蒸汽的排放会造成热量与质量的损失。此时,可以在热能动力系统中引入冷却器,实现热量损失的降低。在污水排放环节中,应当实施扩容降压,以此达到对持续排放污水中的余热进行二次利用的目的;也可以使用排污热回收器将有效的锅炉污水余热进行存放。利用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还可以实现节能环保以及节能减耗。
        3.4传热实践应用技术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热能与动力工程节能技术已然得到了我国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其中,传热实践应用技术就是一项较为常见的节能技术,在火电厂等工业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更加常用。在该技术中,主要依托换热器完成节能。对于换热器来说,其主要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有着极高的应用优势。在换热器的支持下,可以促进能源利用效率的明显提升,最大程度的发挥出热能与动力工程节能技术的效果。
        3.5多重汽轮机重热回收
        在汽轮机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重热现象的产生相对常见。而为了提升能源利用的高效性,切实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就必须要对其实施回收利用。基于这样的情况,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与现实需求增加汽轮机的数量,对汽轮机的布设进行重新规划,以此确保保障重热可以有效利用。在此过程中,依托上下级的方式展开排布分布,能够提升汽轮机热损耗的利用效率。同时,结合多重汽轮机重热回收,可以实现部分热损耗的利用率增高,进而促使热能以及动力工程在热损耗的回收利用中展开,以此达到能源利用效率、效果提升的目标。一般情况下,汽轮机最佳的重热系数稳定在0.04~0.08的范围内,这主要是由于机组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素质也存在于特定范围内所造成的。因此,在多重汽轮机重热回收无法对汽轮机的重热系数进行完全性的固化处理,只能将其设置为特定数值。
        4结语
        热能与动力工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能源耗损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热能与动力工程,就要对热能与动力工程采取一定的节能措施,充分发挥热能与动力工程的作用与效果,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皇海燕,牛黄.浅谈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6):49-50.
        [2]井飞.火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7):195-196.
        [3]余冯坚,陈凯.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探讨[J].应用能源技术,2019(4):3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