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楼宇自控系统的灯控系统施工技术分析——以伊利食品科研与发展中心项目为例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8期   作者:曹荣
[导读] 摘要:智能化建筑中的楼宇自控系统是一种分布式集散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创造出最佳的建筑环境。
        (上海旺铭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200072)
        摘要:智能化建筑中的楼宇自控系统是一种分布式集散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创造出最佳的建筑环境。基于此,本文针对楼宇自控系中的灯控系统进行研究,在介绍了灯控系统的设计方式后,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具体的施工技术,并且以伊利食品科研与发展中心项目为例,进一步分析灯控系统施工技术。
        关键词:楼宇自控系统;灯控系统;施工技术;设备安装
        引言
        楼宇自控系统是智能化建筑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种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组成的综合管理系统,不仅可以让建筑在节能降耗状态下发展,还能够延长设备寿命。但从目前来看,楼宇自控系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灯孔系统还需要得到进一步分析研究。
        一、灯控系统具体设计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关楼宇自控系统的灯控系统的设计方案,但是其中很多方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度较大、接线复杂,系统运行后维修困难,故障难以排查。想要真正实现大规模、低成本运营,就要对灯控系统的运行模式继续拧全面的创新。主要可以分为主机、通信部分和控制部分,通信部分包括控制芯片、LoRa通信模块、红外感应模块,PC控制模块则是在获取到红外感应模式后,传递指令的模块,不同模块之间的通信信道不同,系统总框架也存在一定的差别,系统分为指令配置和正常工作两种模式,前者是在应急情况下,实现的手动控制,后者是正常情况下,灯控系统的自主运行。
        二、灯控系统施工技术
        楼宇自控系统本身涉及的内容较多,主要包括冷热源系统、空调机组及新风机组系统、送排风系统、电梯系统。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系统监控的主要内容,详细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基于楼宇自控系统的灯控系统施工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灯控系统的深化设计。首先收集专业图纸、确定受控设备,其次按照平面图纸确定控制设备的具体位置,同时明确不同设备的监控内容,制作形成具体的表格,最后根据上述内容完成控制设备的配置,划分不同控制箱的控制区域。一般情况下,灯控系统不仅要读取有关数据,还要对系统照明亮度、照明时间进行控制,因此要进行对不同区域的不同灯具展开细化分析,为后续的施工设计奠定基础。
        第二,灯孔系统的设备安装。在完成深化设计后,就可以按照具体系统设计情况进行安装,包括:桥架管路安装、线路敷设、前端传感器设备安装、DDC箱内控制模块安装、中心设备安装、单机调试、系统整体调试、试运行以及竣工验收。对于灯控系统而言,控制室的选择非常关键,必须要综合考虑到所有被控制的灯具设备,尽可能的布置在所有灯具设备的中心,保证距离的平均性。基于楼宇自控系统的灯控系统本身就是一项先进的信息技术,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尤其是灯控系统其覆盖的面积较大,需要管理的设备较多,必须要保证控制室得到真正运行。比如,可以选择相对远离其他工作系统的位置。
        第三,控制设备的现场安装。基于楼宇自控系统的灯控系统中涉及的控制设备包括通信模块、红外感应、温度传感器、外部存储器、液晶显示仪和LED驱动等部位。在安装温度传感器的过程中,安装位置要谨慎选择,要尽可能选择庇荫的位置,避免太阳光直射,导致传感器无法的正常工作。此外,也不适合放在发热设备附近。在完成通讯模块、红外感应等特殊设备的安装后,要立即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试验,确保安装顺利,避免出现其他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控制箱的安装也非常重要,在楼宇自控系的灯控系统中,其承担着重要的控制任务,在完成控制安装后,在对控制模块进行设计,确保控制工作高效稳定的运行。


        第四,灯控系统的施工管理。在安装灯控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理解掌握照明设计方案。只有充分理解掌握具体方案,才能对最终的控制效果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继而保证灯控系统的控制质量。比如,施工人员在进行具体施工之前,可以通过试验的方式,模拟设计方案的最终效果,如果出现了和设计方案不同的情况,就要及时的和设计人员进行沟通,最终得到最优灯控系统效果。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建筑结构部位,采取对应的施工工艺[1]。
        三、灯控系统施工案例
        (一)项目概述
        根据前文分析,对楼宇自控系的灯控系统施工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以伊利食品科研与发展中心项目为例,设计开发伊利食品科研与发展中心项目楼宇自控系统(BAS)的灯控系统。该项目采用的是施耐德楼宇自控系统,系统覆盖了伊利财务共享中心、综合管理区、档案信息中心、餐厅四幢单体建筑以及菜窖、中水泵房等区域,通过系统控制这些区域内的有关设备监控。灯控系统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灯控系统施工技术的分析,可以实现高质量照明供应,继而在满足办公环境需要的同时节省能源。在楼宇自控系统(BAS)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对空调、电梯、给排水这几个重要系统设备实行全时间的控制和管理,而后通过通讯网关对楼宇内部其他子系统进行数据集成,实现二次监测。由上可知,楼宇自控系统(BAS)不仅可以对重要数据进行保存,还能够实现一体化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运行效率、节省人力的效果,让设备寿命最大限度延长。
        (二)灯控系统施工
        根据该项目的具体要求来看,楼宇自控系统(BAS)的灯控系统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照明需求,还要能够独立自动运行。具体需要满足以下几点:第一,具备定时控制功能。可对公共通道等区域的灯光实现定时控制,包括时段控制、数量控制等内容。第二,具备防误操作功能。可以避免公共区域的灯光出现不必要的误操作,如走道、多功能厅等重要活动的开展场所。第三,具备电流检测功能。可对灯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自主检测和自动响应,从而保证系统整体的正常运行。第四,具备统计管理能力、自锁功能以及手动强制开关,为工作人员管理等系统提供便捷渠道,可以更好的应对经济情况。
        (三)灯控系统应用
        在一个智能化建筑中,灯控系统的护主要任务包括,时间控制、本地控制、照度控制、恒照度控制、中央控制、移动感应控制、存在感应控制、逻辑控制、窗帘及自然光等内容。以伊利食品科研与发展中心项目为例,其一共设计了两个灯控系统,分别为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并用三个子系统,采用施耐德KNX/EIB系统实现照明控制。以伊利财务共享中心为例,一共设计了496条照明回路,开关模块分为4路、8路、12路,分别设计了10条、14条、34条,分别分配在不同的区域,完成上述控制功能。在室外部分则分为了两大照明系统,一共设计了12条照明回路,开关模块仅设置了8路,一个照明系统一条。财务楼不同楼层中各设置了2个十寸的触摸屏,四个楼层的红外传感器数量分别为:17、25、27、30,温度传感器数量分别为8、9、10、15,以此满足财务楼的照明需求[2]。
        总结:综上所述,灯控系统是智能化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加强对其施工技术的研究,可以让系统的控制效果得到最大化发展。通过本文对伊利食品科研与发展中心项目的分析,基于楼宇自控系统的灯控系统施工技术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包括施工要求、深化设计、设备安装等,以此真正做到能源节约。
        参考文献:
        [1]赵凡如,檀伟,张扬,等.基于单片机的楼宇灯控系统的设计与仿真[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8,No.622(22):95-97+102.
        [2]陶小龙.智能化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9(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