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监测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8期   作者:罗建文
[导读] 摘要:现阶段社会重点关注和热议的问题就是如何阻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而环境监测作为监管的主要手段,但在监测过程中,会应用大量的化学物品,产生二次污染,其中就包括重金属污染物。
        (新疆新特新能材料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现阶段社会重点关注和热议的问题就是如何阻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而环境监测作为监管的主要手段,但在监测过程中,会应用大量的化学物品,产生二次污染,其中就包括重金属污染物。重金属污染是隐蔽的、持久性的,特别对周围土壤环境的污染是累积型的,一旦超过周围土壤环境容量,就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如果难以有效控制环境监测中产生的重金属污染物,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也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健康。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环境监测过程中重金属造成的污染,从而更好的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环境监测;重金属污染;控制对策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自然资源需求无度,造成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非常严重。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分析空气中有毒有害的物质成分,并且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但是在监测的过程中所采用大量的空气试剂很容易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等问题,为此必须要积极加强对环境监测中重金属污染的合理控制,对空气试剂产生的大量废弃物进行及时的回收处理,从而有效避免出现二次污染的情况,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
        1重金属污染危害性与影响
        1.1自然属性与人工属性
        人类在自然系统中生活,对自然物质有着一定的适应性。有关研究人员表明,人体中具有多种元素,而且各种元素的分布规律与地壳分布以及含量较为相似,虽然自然化学物质也会危害人体健康,但远远低于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因此,为了避免受污染物的影响,则需要重视自然属性与人工属性的分别,进而能够充分掌握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其中针对重金属污染来讲,不仅会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甚至会影响人体呼吸道,还会造成中毒等相关危害。
        1.2点源与面源污染
        重金属污染一旦进入自然生态环境,若没有得到有效地处理与控制,就会随着水流不断扩散,而且会由点源污染发展为面源污染,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重金属污染的浓度与强度会不断提升,扩散的速度也会逐渐加快。
        1.3重金属污染分解难度相对较高
        重金属污染能够被植物与微生物有效的吸收与分解,进而降低其危险性。然而,若植物与微生物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就无法有效分解重金属,进而为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众多的困难,同时难以控制重金属的危险性。
        1.4生物累积性
        生物累积性主要包括环境中累积与人体累积,其中在环境能够通过食物链和理化作用累积。而人体累积主要是重金属污染在人体长期储存,难以有效处理,而且通常会集聚在人体肝、肾等相关部位,危害人体健康,若长时间没有得到控制,会导致重金属摄入量不断提升,较为严重的会产生中毒。
        2环境监测重金属污染的主要问题
        2.1化学物质污染严重
        根据相关的统计结果显示,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化学污染物,尤其是化学需氧量的污染最为严重。在空气监测的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大量金属试剂会严重析出,而这些试剂也无法直接分解,这样就给后续的处理工作造成严重困扰,很容易造成环境被二次污染。当前我国大多数的环境监测行业缺乏对重金属监测的能力,对超标的重金属也没有及时有效的回收。例如在化学需氧量监测中,大多数的工业项目也会直接将重金属当做污染控制指标,而这样的方法会引发空气质量监测的二次污染问题。


        2.2废物排放量上升
        在现阶段,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监测室的监测数量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近些年来工业生产项目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造成金属污染物排放也在不断增多,给环境监测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各种氨氮设备和化学需氧量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当前我国安全质量监控标准指出要保证样品以及平行样品必须在20%~30%以内,同时还需要附带额外的空白样品,这样就使得在实际测定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实验试剂远远超出相关的控制指标,这些大量的废弃物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处理必然会引发环境问题。
        3环境监测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控制策略
        3.1加强对金属污染物的处理
        为了保障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就需要重视环境监测工作,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处理方案,提高重金属污染处理的效率。因此,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重视重金属废液的收集与储存,并合理的应用重金属回收设备,避免影响重金属废液的成分。与此同时,在储存的过程中,应该事先进行各项数据测量,并统一记录标注,方便各个部门查看。不仅如此,还应该重视工作人员能力的提升,定期的开展培训,促使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够有效提升,并制定合理的监测制度,从而能够提高重金属污染监测的效率,为后期治理工作提供帮助。
        3.2优化环境监测方法
        因为现阶段所采用的环境监测方法主要以大量的化学试剂进行判断,导致重金属污染物严重超标。通过对环境监测的方法进行优化,对空气中二氧化硫测定时,可以利用甲醛试剂作为吸收液进行测试,可以有效减少项目监测流程中所产生的金属汞超标问题。通过引进全新的环境监测技术,提高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避免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能够确保监测人员的生命健康。例如,可以利用臭氧来进行环境需氧量监测,因为臭氧的衍生物非常少,对环境污染比较低,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汞中毒的问题。真正意义上的重金属污染减量化应当是针对环境监测过程中重金属废弃物产生量的有效控制。现阶段接触较多的有关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式包括以臭氧为氧化物以及以高锰酸钾为氧化物的测定作业,基于这部分氧化物所实现的监测技术在实践应用过程当中能够发挥对重金属废弃物中银含量、汞含量以及铬含量的有效控制,应当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3.3建设绿色实验室
        为了保证有效控制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可建设绿色实验室,这样就能对重金属污染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在建设绿色实验室时,环境监测机构应主动积极的进行,将预防重金属污染工作放到首位,进而有效解决环境检测中产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3.4善环境检测制度
        要想在环境监测中高效的控制重金属污染,不仅需要重视各个环节工作的开展,同时需要制定严格的环境检测制度,从而能够制定针对性重金属污染处理方案,提高工作人员对重金属污染处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因此,在实际制定环境监测制度的过程中,还能够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并采集重金属污染样本,同时需要制定针对性储存与处理方案,避免二次污染影响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还应该调整环保规定,制定奖罚制度,规范环境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并把其工作表现与绩效成绩挂钩,确保重金属环境污染处理的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不仅如此,针对众多环境处理对策来讲,还应该完善环保设施的建设,并充分开展抽查检测工作,确保各个区域环境能够稳定发展,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生存环境。
        4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保障我国生态环境稳定发展,就需要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工作,全方位掌握重金属污染的原因,进而能够指定针对性控制对策,避免因生活环境中重金属污染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不仅如此,有关部门还需要分析重金属污染物的实际情况,以此能够设置回收系统,这样不仅能够避免环境受重金属污染,同时能够回收利用相关重金属,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玉虎,龙安玉.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监测现状及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8,30(11):152-153.
        [2]王小菊.环境监测中重金属污染的控制对策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14):182+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