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线损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而且线损管理在供电所中是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能够对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对管理线损展开分析,结合个人经验提出降低管理线损的方法,希望为关注管理线损的人群带来帮助。
关键词:管理线损;管理方法;经济效益
引言:在电网安全运行时,通过加强线损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因为管理问题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只有不断改进管理线损的方式,才能为供电企业提供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对降低管理线损,提高经济效益展开分析。
一、线损的基本要素
很多供电企业为了提升经济效益,都在积极寻求更好的管理线损方法,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只有能在第一时间准确地找出线损异常的位置与原因,才能有效降低线损率,线损通常情况下分为四种,分别是技术、管理、统计、定额线损四种。其中技术线损又叫理论线损,这种线损在供电系统中是能够计算出来的,而且这类线损是一种必然损失,技术线损是在电网输送与电能分配时,由电网负荷与供电设备的实际参数所决定,属于供电过程中的正常消耗。管理线损包括计量管理、营业管理等,管理线损就是在电力营销时出现的仪表异常或人为原因导致的损失情况,这类线损可以预防,属于可控损失。而统计线损是根据供电、售电量差值计算出来的。定额线损是一种经过批准的线损指标。
二、管理线损的影响
(一)计量装置对管理线损的影响
管理线损极其依赖于计量装置,计量装置的准确性能够直接影响到统计线损时的各项数据,只有保证电能表、互感器等测量仪器的工作稳定性,才能有效提升线损测量时的精确度,从而达到降低计量损失的效果。对于计量装置,需要定期进行检测、更换,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避免线损测量时出现误差[1]。
(二)线损分析对管理线损的影响
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定期进行线损分析有着极高的重要性,定期开展线损分析有助于提升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进行线损分析时,首先供电企业需要计算出理论线损与统计线损率,并将两者进行比较,若统计线损率比较高,则说明供电企业的电网出现了漏电情况或是线损管理出现了问题。其次供电企业需要计算出最佳线损率与理论线损率,并将两者进行比较,若理论线损率过高,则说明供电企业的电网布局存在问题,影响到了电网的运行经济性。最后供电企业需要将可变损耗与固定损耗进行比较,如果固定损耗过高,则说明线路当前为轻负荷运转。通过对线损进行定期分析既能够找出线损的不足之处,有利于针对性降低线损,同时又能够找出电网布局出现的结构问题,为供电企业的降损带来更多方向。
(三)设备检修质量对线损的影响
在管理线损时,需要注意设备的检修质量。通过对线路绝缘子的维护,能够有效减少跳闸次数以及线路漏电的情况发生。对于变电设备进行检修,能够提升电压、电流互感器的运行稳定性,提升电能计量的准确度。通过对设备的合理检修也能够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若没有及时检修,设备运行过程中断,通常会由另一台设备来完成替代工作,该设备因为负荷的提升,其线路损耗也会提升。
图 1 计量装置的检修
(四)其他因素的影响
供电企业在进行线损管理时,除了要对企业内部设备、人员进行管理之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线损的影响。比如窃电行为,窃电行为能够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提升线路损耗。此外,对于供电企业而言,供、售电量抄写时间记录不准确、供售关系对应问题也能够对线损造成一定影响。
三、降低管理线损的方法
(一)抄表制度的执行
供电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进行抄表管理时,可以通过该表抄表时间以及调整配变用户来达到调节线损率的目的,对于抄表工作需要加强人员监管,杜绝发生抄表错误、漏抄等现象出现。在抄表过程中需要利用好抄表机,并在抄表之前对计量装置进行检查,保证计量装置的计量精确度。供电企业需要每年进行抄表轮换,城市地区的抄表轮换时间尽量保持在一年一次,山区抄表的轮换时间可以适当放宽。抄表轮换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抄表人员与用户熟悉之后出现问题。
(二)定期开展线损分析
在线损管理过程中,线损统计非常重要。只有保证线损统计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才能找出线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供电企业当前的线损管理方向,并根据线损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降损管理。若统计不及时,很容易导致线损原因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降损措施出现问题,为供电企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定期在企业内部开展线损分析,有利于了解当前的线损情况,通过分析线损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可以找出当前情况下最为合理的解决办法。在进行线损分析时,如果出现线损居高不下的现象,需要积极查找原因并对电网结构进行分析,若发现电网结构布局出现问题则需要制定出合理的布局整改措施,保证供电区域线损出现问题时能够在第一时间解决。
(三)提升人员专业素质,加强设备检修能力
对于供电企业的工作人员,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管理的主要作用共有三点:第一,人员激励作用,通过绩效考核能够保证企业的公平性,通过奖优罚劣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二,沟通作用,通过绩效管理,管理人员可以加强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情况,了解到工作人员的兴趣所在,通过将兴趣设立为激励目标,增加员工的企业凝聚力。第三,评价作用,绩效考核能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综合性评定,让管理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到每位员工的具体工作情况。
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培养还可以通过培训来完成,企业通过对工作人员定期培训,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在培训过程中,供电企业还要进行职业道德培训,职业道德培训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减少人情电的情况出现,提升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结合之后,计量装置的检修能力就会得到提升,提升计量装置的精确度有利于供电企业后续工作的展开,为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2]。
(四)打击窃电行为
供电企业在进行线损管理时需要提升对用户违章用电以及窃电现象的打击力度。对于用户的用电情况,供电企业需要对用电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这样才能提升用户的用电规范性。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用户的用电波动比较大,则需要定期对该用户进行产量、单耗等数据的分析对比,若在对比过程中发现数据出现问题则需要进行展开调查并及时处理。通常情况下,影响线损的主要原因共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窃电的原因,另一方面是人情电的原因。其中对窃电的打击一直是供电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在打击窃电的过程中需要做很多事情。比如某地区在进行拆迁时,供电企业需要在第一时间对空载线路进行拆除,在季节性用电时需要提升反窃电检查频率,定期检查计量设备铅封情况,保证设备的铅封质量。而人情电的现象可以通过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提升用电透明度来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可以适当走入工作区,使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得到进一步规范。
结论:总而言之,供电企业通过降低管理线损,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只有在第一时间找出线损出现异常的原因,并对线损进行针对性处理,才能让企业的线损管理质量得到提高。相信随着更多人关注到线损管理的重要性,线损的管理方式一定会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朱丽琼.企业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1):27-28.
[2]郑元泉.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J].全国流通经济,2019(0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