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窃电分析及反窃电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7期   作者:王曦
[导读] 窃电、违约用电等现象在我国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电力发展。
        摘要:窃电、违约用电等现象在我国时常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电力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用电检查产生窃电、违约用电的原因及问题,如:检查制度不健全、管理意识薄弱、宣传力度不到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如:完善相关制度、优化管理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供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用电检查;窃电;违约用电
1 引言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巧妙、隐蔽地减少表计计算量,从而少缴纳电费,不仅使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还扰乱了正常供电秩序,造成电力故障和安全事故。针对窃电问题,供电企业需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提高用电安全和反窃电能力。
2 常见窃电手段分析
        窃电手段看似各种各样,但其实都是通过不同的方法使得电能计量设备少计甚至不计,从而达到少交电费的非法目的。根据电能计量的基本原理公式:W=P表t=U表I表cos<U·表∧I·表>t,可以看出,电能表的计量仅与电能表的电压回路电压、电流回路电流、功率因数以及用电时间有关。窃电者根据这个原理,改变计量的任何一个因素,即可实现计量表计量不准确,达到其窃电的目的。除此之外,窃电者还通过改变计量表本身结构的方法,使得计量表慢转、停转甚至反转。随着窃电手段的不断演变,窃电现状呈现出隐蔽性强、查获难度大、科技性强的特点,使得反窃电工作的难度愈加提高。根据电能计量的基本原理,窃电方式可主要分为欠压法、欠流法、移相法及扩差法四种。欠压法窃电主要是通过改变电压回路中计量装置的接法来影响回路的正常工作,或者故意造成电压计量口回路出现故障。常见的欠压法窃电包括使电压回路断路、使回路接触不良、加入串联电阻等方法。欠流法窃电是通过使电流回路故障的方法实现计量表的电流线圈少计甚至不计,从而实现电能少计的窃电目的。常见的欠流法窃电包括使电流回路断路、使电流回路短路、暗改电流互感器等方法。移相法窃电是通过改变计量表的内部结构,接入与计量表无电联系的外部电压或者外部电流,从而实现改变回路电压与回路电流相位关系的目的,最终使得计量表转速变慢甚至计量表反转。扩差法窃电则是通过改变计量表结构,以计量表电流相关原理或计量表机械计量原理破坏其正常工作模式,使得计量失准。常见的方法有:减少电流线圈匝数、破坏传动齿轮、增加轴承阻力等。
3 反窃电措施的探讨
        3.1 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用电氛围
        复杂程度高、难度系数大是用电检查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和增强用户反窃电理念,供电公司每年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在各乡镇供电所举行相关法律知识宣传活动,大力宣传非法窃电的危害性,切实让用电客户最大程度认识到窃电所需承担的法律后果,以获取到用电客户认同与支持,从而促进广大用电客户建立全民参与打击违章、违法行为的新形式。
        3.2 提升服务人员业务能力
        供电部门要对公司的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让窗口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确保在工作中能够迅速地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在与客户发生冲突时,要沉着、冷静,以服务客户为目的,保证客户满意;提升维修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维修人员能够高效的解决突发状况。3.提升管理人员的监管意识。供电部门的管理人员必须要求下属每周进行一次工作总结,并及时指出工作人员的不足;保证各部门健康发展,杜绝内部人员对亲属用户的偏私,例如:降低收费标准,减少检查次数、带头窃电等行为;对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人员,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严重者给予相应处分或开除。


        3.3 规范前行建机制
        推动工作的持续深入,必须围绕开展这项工作的初心,予以规范运作并创造性地建立长效机制。梅州兴宁供电局根据反窃电工作深入不断梳理,将分析查处工作结合到供电所日常工作即月度线损分析工作上去,使其中的线损异常分析成果作为反窃电工作开始,专项行动变成原有一项工作质量的提升。通过注重基础管理,不断提升数据质量,降低异常分析难度,有效提升怀疑窃电的准确概率,有效地克服过往形式主义,提升原有分析工作的挑战性和成就感。制订《反窃电培训手册》,持续坚持对每一个查处窃电行为分析,对窃电方法、查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并阶段性充实培训手册,使之成为反窃电的利器。
        3.4 反窃电装置
        反窃电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高压无线采集器、多功能电能表分别从用户的一次侧和二次侧采集用户的电量数据,装置把获得的一、二次侧电量信息实时分析对比找出用电信息的异常,从而从原理上对用户的实时用电情况进行监测。其具体工作过程包括:(1)将高压无线采集单元安装在用户的高压侧,对未经过用户电能表的用电情况进行监测。通过ZigBee无线技术将无线采集单元采集的信息传输回数据记录仪。(2)将数据记录仪安装在用户的智能电表旁,两者间通过RS-485通信线进行数据的通信,即智能电表将其记录的电能信息传输给数据记录仪。(3)数据记录将两者的用电信息进行综合计算。将两者的用电信息通过GPRS无线通信技术传输回控制端。控制端如发现用电信息异常则对该用户进行稽查。
        3.5 巩固措施
        一是强化人员素质与检测设备质量。增强用电检查人员的综合素养,除组织专业的知识体系培训外,同时加入硬件设备方面的知识体系培训,全面系统的学习。要求用电检查人员深度掌握及正确使用各类电工仪表,及时发现用电客户窃电行为,维护企业的利益。供电企业加大硬件设备的投资力度,完善防职业窃电型检测设备,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新型设备培训并经考试合格,进而完美地实现人与物的结合。二是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用电检查工作。组织开展大范围普查工作,频率以每季度或每半年一次为宜,结合用电采集系统统计异常分析,排查存在窃电行为的可能性。认真、全面的检查计量装置外观;核对用电设备类型、实际容量、名称;确认计量装置实际误差值。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普查工作,大力打击窃电行为,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安全性。
        3.6 优化配电
        工作人员应了解区域内用户的平均用电情况,并及时作出总结向上级汇报。供电部门应根据数据,给每个区域分配月供电额度,优化配电方式。为了有效防止部分用户窃电、违约用电,需要对每个用户所安装的配电设备进行记录,在保证用户正常用电的情况下,防止电量流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窃电、违约用电的行为,不仅会给供电公司带来损失,也会对国家的电力发展造成影响,这就要求供电部门和监管部门加大检查力度,做好宣传工作,同时,国家应出台新的法律政策,维护国家的利益,从而提高用电检查工作的有效进展,减少违规行为的产生,保证用户用电规范,全面的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茹金星.常见窃电分析及反窃电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5):44-45.
[2] 潘振光.电网络分析法在县域电网窃电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8.
[3] 许均星.基于电网能量与电气参量数据的窃电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
[4] 吴迪,于涛,钟丽娜,孙晓光,朱邵泓.用电监察工作常见的问题及反窃电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7(19):226.
[5] 黄磊,王洋,张新乐,庞涛.常见的窃电方式及分析[J].企业导报,2014(11):194+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