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探讨 贾本伟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8期   作者:贾本伟
[导读] 摘要:电力线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而影响电力线路运行效果的因素众多,一旦出现运行问题,将会影响到工程质量。
        (身份证号码:21032319851007xxxx)
        摘要:电力线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而影响电力线路运行效果的因素众多,一旦出现运行问题,将会影响到工程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提前做好故障防范工作,防止电力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因为自然原因或人为原因出现连贯性破坏。除此之外,还需要制定出解决方案,处理电力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短路、过电压等故障,防止电力瘫痪情况的出现。只有充分了解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对输电线路运行的影响,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提升我国电力线路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电力线路;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电力系统的电力线路常见故障包括线路中的短路问题、断路问题以及不稳定问题等,其表现形式是,供电线路中的用户出现停电现象,导致对用户的供电稳定性不足。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这些问题的成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种,要针对这两个因素排除故障。
        1电力线路运行安全管理供电可靠性技术存在的问题
        1.1电力线路结构不合理
        电力线路结构不合理主要是因为我国部分地区电力规划建设工作存在的滞后情况导致,电力线路结构不合理主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在规划方面,电力线路与城市的规划还没有形成紧密的集合,特别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拆迁、园区建设等多种项目,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增加了负荷预测的难度,并且也无法顺利落实电网规划,从而最终导致电力线路电源点负荷失衡,城市与电力线路两者在建设方面出现不匹配的情况,甚至会导致电网企业出现重复投资等一些严重的问题。其次,随着当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各地区的土地价值也在不断攀升,从而导致当前在进行电力线路规划项目建设中,会由于通道制约等方面的因素影响而越来越难以落地,而且个别地区盲目追求电缆化率,但却没有对管道、电缆隧道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重视,如此,不仅阻碍了电力线路建设,并且也为电力线路安全运行埋下巨大的隐患。最后,电力线路设备存在的问题。第一,没有足够合理设计的开关柜传动机构,例如,在刀闸开关中一般都会采用同一操作机构,在操作过程中故障频发。第二,线路分断路器数量不足或者是继电保护装置不合理,如果在线路出现故障的过程中,就会导致更大的停电范围,并且还会出现整条线路停电的情况发生。第三,数量不足且不合理分布明显的配电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过大,从而会导致更高的线路损失,非常容易出现电压偏低的情况,电压甚至没有办法维持照明需求,对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1.2电力线路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欠缺
        一直以来我国对于电力事业就有较高的重视程度,无论是从资金方面、政策方面都不断给予极大的支持,从而促使我国配电网事业飞速发展,但这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线路负荷过大、电网建设落后等方面。除此之外,在电力线路实际运行过程中,管理方式没有创新,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严重缺乏具有高科技、现代化的配电网线路检测和互供管理方式。
        1.3安全运行管理方式落后
        就目前的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管理现状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方式还相对较为落后,更多依靠的是定期巡视这样的方式,难以满足当前现有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切实需求。此外,传统的安全运行管理方式一般是运行和管理各自独立进行,这无疑会使得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工作量随之增大,无形之中多了许多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消耗。同时目前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管理技术更多是依靠电力企业来提供,所以在工作中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而且对于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管理质量也很难予以保障,这无疑也会很大程度上制约电力企业的发展。


        2优化电力线路运行安全管理与供电可靠性技术策略
        2.1科学合理开展规划设计工作
        科学合理开展电力线路的规划设计工作,能有效降低电力线路的故障发生概率,从而减轻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工作量,所以必须重视电力线路的规划设计工作。再加之当前形势下伴随电力系统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和服务功能的日趋完善,从而对电力线路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电力线路的实际规划实际工作中,应严格遵循“分层分区、适度交替”这一原则[5],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性,优化电力线路的布局,优化电力线路实践应用中的层次结构,防止其结构处于无序和错综复杂的状态,从而为电力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实现电力线路结构及性能的优化,尽可能减少故障发生的几率,从而达到减轻安全运行管理工作量的目的。
        2.2遵循检修工作原则
        要认识到电力线路运行工作的意义,并且需要在此基础上,形成工作意识,并采取有效手段,提升电力线路巡视维护工作效果。要想使得电力输配电线路运行的稳定与安全,需要加强日常对线路巡视检查工作的防范措施,提高对工作的重视。采取预防和检修工作,及时了解到线路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质量以及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样便能提前布控,减少电力线路运行故障出现的概率,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到在检修维护工作中需要进行的相关操作,以及对常规性设备线路的检修内容,了解停电作业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电力线路维护工作,还需要加强岗位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调查之后发现,电力线路运维工作没能得到有效的处理与工作人员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有关,落实岗位责任追究制度之后,能够有效地抑制这种不正之风,还能有效降低停电检修工作,形成的经济损失。
        2.3实现线路巡视记录和巡视内容规范化
        电力线路在实际巡视和检查过程中,要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标准文件,每个班组在巡视过程中,也能够在GPS巡视器中录入有关内容,比如,巡视作业指导等,这样可以促进巡视方式的创新,而且若尚未配置巡检器,也能够在寻线卡上详细记录缺陷内容。巡视结束后,要在第一时间记录巡视内容,巡视内容主要包括设备本身的问题和线路防护区的调整情况。巡视过程中,若找到线路安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和不足,必须合理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也要利用相应的宣传工作达到此目的。在开展宣传工作过程中,要迅速做好针对电力线路的宣传运行工作,很多违反规章制度的建筑也会出现错误触碰导线的情况,所以,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此外,如果在建的建筑违反规章制度,就很有可能毁坏铁塔基础和电杆。此外,树木也很有可能影响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所以,需要严格控制应测量和导线的间距,有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一些砍伐树木通知单发放下去,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砍伐。在线路巡视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类型缺陷的规范记录和分类有问题的线路。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电力线路的运行过程中,常见故障的发生原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种,其都可以通过专业化人员的日常检修和故障的及时排除,防止安全隐患的进一步延展。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包括建立专业化的管理制度、完成各类信息的日常上报任务等,以确保电力线路能够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甘露.供电企业配网线路运行安全管理解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02):209.
        [2]刘金涛.供电企业配网运行安全管理与供电可靠性技术 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4):202.
        [3]胡昶.解析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和维护[J].低碳世界,2018(03):69-70.
        [4]李冰冰.浅析日常输电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7(3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