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管理方法的思考 彭磊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8期   作者:陈琪 彭磊
[导读] 摘要:电力营销管理是电力企业经营的重要环节之一。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晋州市供电分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2260)
        摘要:电力营销管理是电力企业经营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随着电力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电力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从电费和电价两个方面入手。做好电力企业电费和电价的营销管理工作,一定可以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鉴于此,本文展开对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方法的探索,希望可以找出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电费电价;管理方法;思考
        1、电力企业营销统计数据源
        为了保证电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分析电力企业市场电价时,必须保证数据源的完整性。电力企业重要的营销统计数据来源之一是每月收集的应收账款月报。以上数据可以通过对基层数据的统计和汇总得到。应收电费月报主要包括不同类型用户数、不同时段、不同时段的用电量、用电量及功率因数调整信息等,要结合不同用户的用电类型和供电电压差进行分类统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用户一般分为九类。第一种是大工业用户,第二种是非工业用户,第三种是普通工业用户,第四种是农业生产用户,第五种是农业灌溉,第六种是居民用户,第七种是非居民用户,第八种是商业用户,第九种是趸售用电。电力企业在统计和分析时,必须要对同一电压等级的用户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好的统计分析效果。
        2、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行政干预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管理部门是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存在。部门不仅要制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还要督促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要误入歧途,实事求是。把政策落到实处,考虑客户的实际需求,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虽然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制定关税时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但在制定关税时应考虑市场情况,而不是只着眼于自身利益。最重要的是立足市场,根据不同的客户设计不同的定价,保持一定的统一性。此外,还需针对不同电费不同电价做出解释公告,避免不同客户对不同定价存在疑虑,进而影响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
        2.2 电费电价方面存在问题
        电力企业生产、销售电力资源不存在问题。但是,企业不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定价办法执行,国家政府不知道的,擅自变更定价规定。那么,就会出现居民对电力企业供电不认可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供电单位工作不规范。首先,作为行政监管机构,政府很难对电力企业的发展、经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详细的了解,对用户和市场状况最了解的还是电力企业自身,所以企业应当根据市场实况,参考政府发布的相关规定,合理化调整企业电费电价情况,而不是只从自身的收益出发,忽略社会的需求和政府的相关规定。
        不同的用户在市场上的定位以及用电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允许电费电价的定制上存在差异性。同时,电力企业关于电费的定位应避免出现差距过大或其他不合理现象,这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客户在选择电力企业的同时,也是对电力企业的考验。制度和标准规范合理化的企业,在未来必定能够走得更远,切不可因为小利益忽略长远的发展。
        3、电费电价管理方法
        3.1分析用户群体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电力企业还没有对电力用户进行全面、可靠的分类。目前尚不清楚用电类型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后续用电,也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障碍。虽然目前很多企业会对客户进行分类,编写用户类型报告,并以此作为制定电价的依据。

但从实际应用来看,统一、标准的收费标准难以满足用户的实际用电需求,也会影响用户对企业的满意度,增加各种不利问题的风险,需要不断研究和完善,落实针对性的用户类型分析。落实营销管理之前,要综合市场环境情况,加强对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在制定价格细则之前,要了解受众对定价不合理的意见。应用方向有区别,自然会导致用户群体出现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如果不了解这一问题势必会导致不合理定价问题的出现。在实际开展电力营销工作时,要结合市场收集的数据来撰写分析报告,例如:明确各个类型的企业实际用电量、用电需求等等,从而定制目标电价。对目标用户实施分层管理。例如:某供电局经过市场调查后发现地区2018年7月电力销售量飞速上涨,但是实际收入却在降低。经过实际分析后发现原来是7月份农业用电量增加,因为电价结构问题,所以低价电量销售比例增加,整体收入减少。同年8月该地区售电量与经济收入都在上涨,分析数据后了解是因为天气炎热,空调、风扇等电器应用频率加大导致用电量增加。
        3.2系统动态监测
        为了保证电力营销全过程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稳定性,必须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力量,通过实时在线监测了解整个企业的用电量。控制企业收费数据、银行代企业收取电费收入、网点代企业收取电费收入。在这种实时监控下,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为此,企业可设立专门部门,搭建内部系统平台,查询每日电力收支情况,综合判断回收率、实际收入等数据,分析同期涨跌情况,明确企业电费浮动情况,综合判断后了解电力营销面临的风险,借助计算机检索技术找出风险用户,自动生成电费调用用户列表并实施,降低电费风险。当电费征收过程中出现异常波动时,工作人员平时开展工作时,应予以高度重视,扩大宣传范围,深入执行本政策条款,避免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一些风险。另外,还需要利用网络平台加大对政策的公开力度,使用户及时了解企业对电价电费的收取政策,清楚标注定价情况,让用户明白企业下达政策,保证用户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用户满意度。从而实践情况上来看,在线监测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更好的了解供电情况,也为后期制定销售政策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
        3.3 加强数据统计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大数据、互联网、计算机等现代化科技正逐渐走进各行各业,在进行电力营销时,精准的数据统计是基础环节。为了确保电价定位的科学公平,需要加强数据统计渠道,全方位了解社会用电形式,为后期工作人员分析提供可靠依据。目前电力企业主要的数据收集渠道就是每个月定期收集的电费汇总报表,能够整合并汇总基础用电数据,收电费汇总报表中的数据覆盖范围广泛,包含了不同用电需求的用户信息,综合不同时期的电量和功率数据。为了加强数据的统计分析,需要根据不同需求群体的用电量和电压供应情况对系统进行分层。例如:工业用电、非工业用电、农业生产用电、商业用电等,在后续分析中,对同一电压等级的用户进行分级管理,以增强最终的统计效果。此外,在电力营销前的数据统计中,要严格执行营销手段,根据现有数据找出电力供应链中存在的疏漏,为后续考核制度的运行提供帮助。做好电力营销数据统计工作,有助于工作人员了解受众对能源服务的意见或建议,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完善的供电方案,促进辖区内用电安全稳定,奠定合理可靠的基础电力营销基金会。
        4、结束语
        电力工业的发展将有助于增强国家实力。落实这项工作也是重中之重。虽然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给大家一个初步的认识,但要真正涉足这一领域并有所创新,还远远不够依靠目前的把握,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有待于今后的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匡少龙,王立新.农村配电台区的电量电费分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21~23.
        [2]刘传省.农村配电台区改造对降低配网线损率的影响[J].中国电子商务,2018(22):236.
        [3]林震.从电费分析谏壁抽水站变压器的经济运行[J].排灌机械,2019(04):29~33.
        [4]毛志祥,汪洋,王永邮,陈定闯,罗峰.基于“互联网+”的电费分析系统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8,18(S1):28~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