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电费营销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彭磊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8期   作者:陈琪 彭磊
[导读] 摘要:中国经济转型给供电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晋州市供电分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2260)
        摘要:中国经济转型给供电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供电企业必须进行合理有效的营销管理改革,才能实现和谐稳定发展的目标。在当前形势下,供电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电力管理体制,抓住机遇,避免困难。本文主要分析了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目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为我国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费营销;管理模式;创新与发展
        导言
        人们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创新营销管理手段,以适应新社会的发展。良好的电力企业营销管理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从真正的营销手段向微观营销手段的转变将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1、电力营销管理的概念
        电力营销管理的本质类似于营销管理,根据企业的外部环境,把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稳定的电力产品,同时提供全面、细致、周到的服务。虽然电力营销是一种无形商品,没有具体的形式,但它只能通过电压、频率等相关指标来实现营销计划,但其本质与实物营销理念完全相同。另一方面电力营销不仅要照顾电力用户的使用感受,还要保证用电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性能,一旦发生任何故障将影响客户使用体验与营销的质量。
        2、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现状问题分析
        2.1 电费收取和电价机制问题
        在电费征收过程中,季节性农业排灌用电和临时用电容易出现拖欠现象。同时,针对这5家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实际管理中可能存在政策调控问题和被迫关停,从而导致拖欠问题。一些程序受到法律漏洞和程序混乱的影响,也会增加拖欠的可能性。此外,当下电费定价机制缺少市场调节作用。价格作为整个市场资源配置方面的调节依据,倘若定价机制不合理,则无法保证以市场依托为导向的运行模式,整体缺乏合理性、有效性,无法实现供需关系的合理调控,这是引发电力营销消极现象的主要原因。
        2.2电费回收管理工作困难
        电力用户电费的回收和管理对南方供电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电力用户电费的顺利回收,才能为南方供电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周转能力。目前,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管理较为困难,南方供电企业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回收电费。对此,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电费回收管理制度,这不仅需要满足南方电网的资金需求,也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电力用户的需求。
        2.3供电企业营销人员素质低下
        供电企业营销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南方供电企业的质量。目前南方供电企业营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营销人员专业技能有限,无法胜任南方供电企业的营销工作。一方面,这些营销人员的个人素质不高,在处理用电问题时很难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供电企业营销人员的学历水平与专业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团队合作能力有限,不利于南方供电企业的发展。
        2.4市民用电市场无法深入拓展
        结合实际发展水平的分析可以看出,新时期我国公用电力市场发展机遇很大,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电力市场的表现是:替代能源与传统电力的竞争更加激烈,包括太阳能、天然气等新能源在当前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近年来,结合供电企业的电力服务和电力产品现状,创新产品寥寥无几。同时,电力产品的规划、销售和设计也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市场运行的需要。


        3、未来供电企业电费营销管理策略与方法
        3.1通过整合人力资源从而提升电费业务的处理效果
        所谓人力资源整合,主要是要求供电企业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选拔和配置优秀人才,进而有效提高供电企业的营销能力。比如,通过考核评估,现阶段可以简单地选拔供电企业内部的电费管理和营销人员。考核分为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定期考核包括绩效考核和能力考核。企业需要结合岗位职责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并量化。然后,定期检查员工是否达到考核标准。符合标准的,给予物质奖励或者晋升机会,不符合标准的,给予一定的处罚。同时,企业还需要定期对员工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考核。考核结果高的,给予一定的奖励。不定期考核由主管部门不定期进行,对员工的操作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通过定期和不定期考核的联合使用,保证了员工的工作质量。还可以将基层供电单位当中具有较强业务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技术的人员应聘到高层次的营销管理中心。这样,这些优秀的人才可以凭借自身多年在营销岗位上的经验以及丰富的工作经历,确保营销信息系统的功能得以不断完善,最终保障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工作的顺利开展。
        3.2强化电力营销管理队伍建设
        营销的重要根本在于团队建设,努力做到1+1大于2的工作效率。提高团队成员考核标准,并加强团队成员工作能力与服务态度。完善营销管理机制,需要从服务态度入手,基于营销的基本理念,合理调整营销内容。根据瞬息万变的市场方向,在电力企业内设置营销机构,并制定相关销售计划合理分配至各个部门,明确其相应的职责与工作内容。按照电力营销计划,制定相应的奖惩举措,以便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做好早、中、后期的销售服务,在使用期内随时询问客户是否存在不足。因此,必须加强电力营销人员的专业素质建设,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因此,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应增加电力营销的内容,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注重服务态度,以顾客满意为宗旨,实现电力营销的最终目标。
        3.3注重基础信息的整理以及加强系统层面的应用
        针对现阶段我国供电企业电费营销管理现状来看,未来要想切实提升电费营销管理水平,就必须要注重对客户基础用电信息的整理,还应该从系统应用的角度入手,真正实现全局范围内的电费标准统一目标。比如可以利用国网SG186营销系统平台,首先,对客户的所有资料以及信息进行整理,并且通过对其基础信息进行完善,确保相关的关键性参数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在智能电网不断发展和智能用电系统不断建设的基础上,自动抄表模式也应运而生,成为供电企业实现电能表远程抄表、计量、计费的电流采集方式,使供电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各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及时了解供电网络的负荷情况,作为关键参数的设定参考。其次,通过对计算模块本身的梳理,可以对计费标准有一个更加规范统一的认识,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电费的计算过程在可控范围内。最后,要扩大系统的容量,有效提高运行速度,保证业务本身和数据经过集中处理后能够充分支持平台的运行和操作。
        3.4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创新合同管理方式
        供电企业合同管理是通过签订完善的供电合同,加强电力营销管理人员的制度建设。合同管理是供电企业实施电力营销管理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它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供电企业的各种问题。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电力营销管理制度,落实电力营销管理责任制,把电力营销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提高电力营销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保证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供电企业在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着用户用电需求日趋饱和、电费管理和电费回收困难、电力设备缺乏先进、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是提高电力营销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我国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的目标是推广新的用电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先进的电力设备,创新合同管理。运用多种渠道,达到加强电力营销管理效率,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林晓明.分析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和实施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17(35):183.
        [2] 许定邦.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问题及解决策略[J].大科技,2017(31):80~81.
        [3] 林荣.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策略与实施[J].大陆桥视野,2017(24):17.
        [4] 喻燕蓉.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J].中国科技纵横,2017(20):127~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