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7期   作者:姜朝清
[导读] 为了保证供电安全性,电力企业必须确保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安全性,这样才能确保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变压器设备以及发电机有效运行,避免出现继电保护故障,强化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安全性。
        摘要:为了保证供电安全性,电力企业必须确保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安全性,这样才能确保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变压器设备以及发电机有效运行,避免出现继电保护故障,强化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安全性。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检修对策
1继电保护的概念与目标
        电力是保证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能源资源,在维护国民经济,保证生活水平的内容上,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变电站,是保证电力供应稳定性的重要设施条件,需要在电力输送过程中,通过继电保护工作,保证系统对于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并使自身的质量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维持电力供应工作的稳定状态。作为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继电保护技术由故障分析、设备配置、保护运维等技术结构组成,并发挥出继电保护装置的核心功能作用。在这一装置中,可通过对于设备元件的判断,定位并隔离故障点,在降低故障发生概率的同时,尽快恢复整体电力系统运行条件。由此,保证了整体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状态,并对其中产生的故障进行修复,维护整体系统安全风险控制状态。
2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分析
        2.1内部故障
        继电保护装置的内部故障有接点故障、差拍以及装置元件故障三类。接点故障主要表现为接点的接触不良以及消耗异常等效。这一故障的发生主要是接点处被二氧化硫等硫化物质进行腐蚀,以至于接点发生位移,进而引起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差拍现象的出现是电力系统的继电器电压异常或者是继电器不符合系统要求所引起的。差拍现象出现后应在查看继电器的电压是否异常之后就继电器的要求标准进行比对。装置元件故障的出现等会直接导致继电器本身所具备的重要的保护作用的失效,由此将直接影响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这一类故障的产生主要是电流互感器发生故障所导致的。电流互感器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会导致继电器装置内部的电流迅速增加,以至于继电保护装置无法正常的运行并提供保护作用,瞬时增加的电流在严重情况下将会直接烧坏继电保护装置,由此将产生十分严重的不良影响。
        2.2外部故障
        继电保护装置在异常状态下将会停止工作,这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在继电保护器不工作时及时地排查出故障的所在。继电保护器指示灯作为工作人员重要的信息来源,是切实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信息基础。倘若继电保护装置的指示灯异常亮起将会为工作人员提供错误的信息,导致工作人员在处理继电保护工作中出现问题。变电站继电保护器烧损故障主要是线圈或接点烧损所引起的,这一情况下将会因烧损而产生灼烧的气味,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检查是否有灼烧气味来进行排查。继电保护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这就有可能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出现绝缘故障,这一问题的出现同样将使得继电保护装置本身的保障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
        2.3干扰故障
        干扰故障主要电磁波辐射影响或者是静电干扰所引起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部分通信器械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而且继电保护装置本身的灵敏度很高,这些电磁辐射的存在干扰继电保护装置在正常运行的过程,可能会使其在电磁波辐射的干扰下错误的进行保护动作,由此将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质量。此外,工作人员长期在电厂工作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在身上携带一些静电,这些身上附带的静电在接触到电路时便会产生放电,由此将会诱导继电保护装置在错误信号的引导之下进行保护动作,以至于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整体的运行状况。


3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故障的处理对策分析
        3.1明确故障的种类与故障点
        工作人员应明确故障的类型,然后深入分析故障点位置。对于故障点的确定故障人员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方法实现:(1)置换方法。故障人员在确定哪些是出现故障的设备后,及时把功能齐全的设备替换掉出现故障设备。在替换好设备后检查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若是依旧无法正常运行,则可判断故障点不只是在设备上,可能也存在其他故障点,此时故障人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2)对比方法。对比分析故障发生期间继电保护设备不同数据信息比对,若发现数据出现很大出入,则差异较大的数据为故障点。(3)回路铲除判断方法。依据回路的线路有顺序的铲除部分回路,判断故障点在回路中位置,直到确定具体故障点。
        3.2注重培训与强化检修能力
        首先,电力企业应树立培训理念,建设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好培训工作。为了强化培训效果,电力企业应把理论知识培训以及技能培训结合,利用多媒体视频培训模式、现场指导以及知识竞赛模式开展培训,保障培训的灵活性,激发工作人员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继电保护设备故障检修工作具有一定难度,企业也要侧重对工作人员专项技能的培训,在培训后进行考核测试,利于企业了解维修团队综合实力,了解其工作强项以及不足,更加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最后,企业也要落实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建设奖惩制度,对表现好的工作人员给予其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激发其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维修工作中。也可利用奖惩制度约束工作人员偷懒行为、工作态度不端正问题,使其认知到企业对此项工作重视度。
        3.3新技术促进检修制度
        首先,企业应紧随电力市场变化,及时引进新型科学技术,删繁就简,保证二次回路的简约性,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可以稳定、安全地运行。此外,在系统运行方面,应有效的设置和管理,明确维修重点为故障分析工作,利于为故障解决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最后,电网建设也要及时创新,引进新型技术,改造和完善继电保护装置,发挥科学技术优势,保证设备检修的效果。对于管理检修制度与维护机制的建设,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健全检查维修工作内容,并把监督管理制度与维修检查制度结合,不定期的勘察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情况,发现不足及时完善。
        3.4积极地采取抗干扰措施
        由于继电保护装置本身的灵敏度很高,这就使得继电保护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容易受到移动设备的电磁波辐射的影响或者是静电的干扰,以至于在错误信号的诱导之下执行保护程序,这将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整体质量,因此积极的采取抗干扰措施便显得十分的必要。抗干扰措施可分为软件抗干扰以及硬件抗干扰。其中,软件抗干扰是指在印刻板布线设计时有意识地将强弱信号进行隔离,从而有效避免强弱信号平行状况的出现。此外,软件抗干扰同样需要对于二次回路附近的电软值进行有效的控制。硬件抗干扰措施则是通过隔离以及屏蔽电磁能量的方式,有效地避免电磁波信号以及静电对于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态所起到的干扰以及影响的发生,从而保证继电保护器可以处于正常状态下进行运行。
结束语
        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原因十分复杂,多方面的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因此,需要加强保障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以确保电力企业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的电力能源,同时也降低电能的损耗。本文对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指导性处理措施,进而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许钦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行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6):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