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变电运维管理工作牵涉到诸多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从而使得实际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困难。只有管理工作人员切实的落实电力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对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加以保证,促使电力企业能够健康发展。但是就现实情况来说,由于变电运维工作对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所以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引发严重的危险事故,所以工作人员需要针对变电运维技术管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类情况加以预防。
关键词:变电运维技术;危险点;预控;探讨
1 引言
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变电站运维技术整体水平的提升。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行业的正常运营以及民众的生活对电能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以往变电站运维模式很显然已经不能再满足电力系统运行实际需要了,在这中情况下,智能变电站应时而生。但是在智能变电站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诸多问题也随之出现,并且对变电站运维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所以需要我们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2 强化变电运维安全管理的作用
我国政府一直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着“无论多么偏僻的区域,只要有人,就必须要通上电”的决心,因此,当前电力网络分布于许多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的区域。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有重要作用,由于当前变电站数量较多,给变电运维工作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同时也较大程度地影响了变电运维工作的规范性。变电站可以说是电力系统的核心,若不能有效保证其稳定运行,极有可能会造成规模性电力故障,进而影响生产发展。由此可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必须要进一步强化对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才能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进而为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重要帮助。
3 变电运维现场作业安全防护的问题
3.1 运行检修工作差异大
在变电运维一体化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具备专业的操作能力,才能针对出现的难点实施正确的解决措施。但是由于电力系统运行检修工作存在较大的差异化特点,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存在的难点若未能及时解决,直接破坏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影响到用户的正常用电。技术人员应通过变电运维一体化体系,对存在的难点进行全面的分析,依照分析结果制定检查和维修计划,以便应对电力网络复杂的运行状态。由于电力网络结构以及运行过程较为复杂,技术人员应全面掌握电网情况,包括存在的缺陷、难点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专业技能,在监测电网时掌握运行规律,从而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电网的运行能力。
3.2 设备的现场操作
如果没有严格遵照规范标准来对电气设备加以操控,那么极易引发危险事故的发生。发生概率较高的危险因素涉及到:针对变压器、断路器以及主体线路所实施的操作不规范。诸如:在闭合空载变压器的时候导致的操作过电压、空载电压的不断提升,往往会对整个机械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就断路器来说,如果在故障线路中对断路器实施操作,极易引发断路器发生故障的情况。主体线路倒闸的情况容易引发的危险操作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带负荷接通或者是断开容易导致三项短路的情况。其次,继电保护误动的情况。最后对空载主体线路通电的时候,往往会导致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的问题。总的来说,在进行设备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各项操作的标准性,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3.3 智能变电站运行信息保密程度不高
围绕智能变电站的信号的传递情况加以综合分析研究,智能变电站在进行信号传递的时候,往往需要借助专门的数字模型,在设备传递信号的时候,区域网络需要针对数据加以综合统计和分析,这样才能针对性的对信息进行分类传输。
在确保智能变电站内各类设备能够稳定运转的基础上,推升信息传递的效率。但是就现如今实际情况来说,信号的传递安全防护性能较差,所以在实际传递信号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各类外界影响因素对智能变电站造成冲击,极易引发整个系统无法运行的不良情况,从而会降低信息传递的效率。所以在智能变电站传递信号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系统安全防护工作。
4 变电运维现场作业安全防护及监控技术的应用
4.1 加强对变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如今,我国的变电站数量依然在逐渐增加,且已经建设完毕的变电站内也有着许多老旧设备需要更换,因此,在设备的选购方面,必须要加强质量监控,确保设备质量合格,同时,还要注重资金的应用,在设备选购时,应以性能良好、质量过关、价格适中的设备为最佳选择,并选购合适的配套设施,以替换比较老旧的变电设备。此外,相关管理部门还应建立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缩短设备维修养护周期,并注重对现代化电气技术的应用,以简化故障排除效率,进而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同时,维修检验人员还应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出设备常见问题,并做好详细记录,形成资料数据库,为进一步培养维修养护人才,提高设备管理效率提供重要帮助。
4.2 逐条梳理步骤编写完善标准化作业卡
针对变电运维一体化存在的难点,逐一分析难点,根据分析结果建立完善标准化的作业卡,要求技术人员按照作业卡内容,严格参照流程进行操作,(1)提高设备的检查和维修效率;(2)避免技术人员受到伤害。在不同的岗位中,运维人员应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检查和维修,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专业技能,并且丰富工作经验,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检查和维修质量。工作人员应按照作业卡内容,逐一完成工作,并在完成工作时,在作业卡上进行标记,以便为后续工作作为参考依据,使每步运维工作有据可循。
4.3 实现信息化的管理
在电力企业中,因为自身的发展规模和类型在持续的进行扩大,电网的变电运行工作中,在整体的电网管理中显示出了自身的优势性以及价值,目前在现代化的电网建设中,正在向着变电运行智能化的管理模式上进行持续的转变,这样便使其电网在管理的时候可以真正的实现信息的高效化以及技术能力现代化的持续发展。比如在某电力企业中,在实际进行管理的时候,电网变电运行管理的工作人员是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方式进行应用,同时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之下,全面提高现代化电网相关业务的整体办事效率,最终保证电力资源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应用,促进我国电力企业自身可以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5 结束语
在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要不断提高运维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根据其技术管理中的危险点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通过加强标准化的作业程序、强化安全运行管理作业、强化安全教育能力和增强事故应急处理方式等方式来提高运维管理水平,尽可能减少电网运转带来的威胁,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晶皓.变电运维现场作业安全防护及监控技术研究与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22):182.
[2] 周耀辉,沈延峰,李永,覃巍,倪鸣.变电运维班集中监控技术手段建设模式对比[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0):131-133.
[3] 易归,何涛,潘学炯.移动作业在变电运维检修中的应用研究[J].电工文摘,2017(06):45-48.
[4] 徐升.变电运维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6(07):59-60.
[5] 吴骏.变电运维现场的TDOA定位系统研究[J].电力与能源,2015,36(06):77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