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网运维现状和管理模式探析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8期   作者:李冠男
[导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配电网络覆盖的面积越来越广,电力供应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人们对电力的质量和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商洛供电公司  陕西商洛  726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配电网络覆盖的面积越来越广,电力供应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同时,人们对电力的质量和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保障配电网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运行,这是当期配电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在对当前我国10kv配网运维的主要现状介绍的基础上,对有效的运维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配网;运维;管理模式
        110kV配网的运维现状
        1.1配电网网架过于薄弱,缺乏智能化和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出现较大差距的地方在于对电网网架的投资,致使配电网网架比较薄弱。比如:电力工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就已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目前我国的配电网落后于发达国家;其次,在配电网建设上存在一定的配电设备更新不及时或先进技术未及时运用到电网运维工作中。而且,由于我国的配电网系统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这也大大增加了配电网运行和维护的工作难度。
        1.2社会的发展提高了对供电质量的要求
        随着城镇化水平推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电气化水平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传统的配电模式逐渐无法满足用电的需求,这就促使我国电力企业不断加快配电网络的建设。
        1.3电网络负荷增长屡创新高
        随着社会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器不断走进每家每户,这也大大地增加了我国配网的负荷,且由于我国城市用电具有区域性、季节性的特点,无形中也增加了配电网络的压力,不利于配电网络的稳定运行。
        1.4缺少专业的配网运行人员
        目前,我国的配电网运检人员虽然不少,但是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导致我国配网维护力量不足,出现运行故障的地方无法及时得到维护,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我国配电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
        1.5配电网络运维管理模式落后
        配网的稳定运行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配电网络管理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针对性解决出现的问题。比如:配电网络中哪部分出现问题,派相应得专业的维修人员前去处理;②在处理配电网络问题时总结经验,详细记录出现问题的原因,在后续的更新配电设备时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③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全面掌控整个配电网的运行情况。对可能出现故障的配电设备提前发出预警,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配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就目前而言,我国电力企业配网运维管理处于第二阶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配电网运维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发展。
        210kv配电网管理模式探索
        2.1优化电网规划综合评判决策系统
        传统的电网规划评估系统主要采用的是C/S模式,在可扩充性、可维护性以及重用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足之处,针对传统电网规划评估系统的缺陷进行优化,采用了以B/S模式的架构作为新的系统构架。在系统构造元素中,软件体系的架构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构造系统各个元素相互联系的结合体。在各个软件元素的交互关系作用下,对复杂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进行了指导,同时把抽象的思维转变为现实,实现了系统框架的重用,这种抽象的思维就是3层架构的架构思维。该种架构概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已经产生,并且在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获取了有效的成果,例如通信领域、企业管理领域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等等,然而,通过该种架构概念来开发电力系统的实际案例极少,该种架构在社会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2.2提高配电网运维技术水平
        2.2.1高压直流输电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电网建设可以更好地实现电力的输送,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优质的电力产品与服务,直流输电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直流输电系统通过对变化装置的利用,把交流电进行转换,变成高压直流电,然后输送到直流输电线路中,等电力到达目的地之后直流电通过逆变器的作用又重新变回交流电,最后在环流变压器的帮助下实现电能的输出。直流电输送具有着比较高的稳定性以及输送量比较大的特点,有利于实现长距离的电力输送,从而促进社会全方位的电力需求,推动社会和谐的发展。
        2.2.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在智能化电网中的应用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结合了电力电子技术以及机电系统的优点,综合了微电子技术、传输技术、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电网系统交流电的拓展,并对其进行各种形式方面的变形,有效地提高了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并增加了参数控制的灵活性,把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控制技术当中,成功的实现了高压输变电的能源隔离,提高了电网输电的稳定性,同时又得到了电网输送系统具有需要的安全性。
        2.2.3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技术的应用
        SVC技术通过交流输电装置来对调节系统电压以及无功潮流进行控制,同时还实现了电压的相对稳定性。该项技术成功解决了我国输电瓶颈的难题,除了可以控制输电系统的电压以外,还可以对电力终端用户进行补偿,最终实现其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2.2.4高压变频技术的应用
        高压变频技术的作用主要在于节约电量方面,其对智能电网运行进行优化,让电量得到节约至少三成的水平,在智能电网运行操作的整个过程中,这种节能效果更为明显,成功地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环保效果,实现了社会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共赢,促进了我国电力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3重视并加强配电网维护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对配电网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员工的职业责任感和安全感,确保配电网维护工作到位和落实。按照电力企业实际的工作人员结构情况,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按照不同的年龄层进行,并且有重点有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确保培训的有效性。配电网维护人员应做到思想到位、巡视到位、隐患排除到位。电力部门还应根据相关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工作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电力维护工作复杂繁重,应大力鼓励年轻人从事此项工作,对刚刚上任的员工,要进行大力培训,以保证配电网运行与维护的顺利展开。
        2.4夯实运维管理基础
        完善配电网运维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配电网的运维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首先,加强对行为规范的管理,完善考勤、车辆管理、出入库手续、抢修物资管理、明确办组织职责分工等规章制度;对于配电网的维护管理,要提前计划施工方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提前预防,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其次,完善故障排除后的图纸管理、资料管理、存档管理;完善运维人员的巡视制度,提高巡视记录的准确性,最终达到全方位掌控;在配电网维护过程中,对维修方式、维修质量严格把关,保证故障一次性排除。再次,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细化员工工作,确保配电网运维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后,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对于工作态度认真,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进行适当奖励,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工作消极的进行适度惩戒,对工作理行积极改进,明确自己的工作。
        3结束语
        电能能源是在我国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和人民生活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的主要能源,所以对配电网的管理也将是未来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不断完善配电网的运维管理模式,提高配电网维护部门的维修效率、保证维修质量,不断提高配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电力企业提高对配电网运维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促进10kV配网运维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国军.10kV配网运维现状和管理模式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5):274-274.
        [2]郝刚.10kV配网运维现状和管理模式探究[J].南方农机,2018,49(16):171-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