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分析 曾翔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8期   作者:曾翔
[导读] 摘要:智能变电站是在通信网络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建设,而且采用了集成信息测量的模式,在进行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模式。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变电管理三所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智能变电站是在通信网络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建设,而且采用了集成信息测量的模式,在进行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模式。智能变电站的建设特点就是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可以实现信息之间的传播和共享,实现了网络化发展,并且在进行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集成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设备的故障问题进行准确的检测和维修,在检修过程中具备更高的技术优势。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继电保护; 运维防误技术; 应用
        引言
        伴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社会各界对于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对此起到有力的保障和维护作用。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进行有效的提高,使之获得更大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
        1 智能变电站的基本概念
        智能变电站应用了新型的电子互感器设备,可以通过模拟数字信号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传输,而且应用了智能化的断路器设备,提高了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智能变电站在建设的过程中,建立的继电保护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消耗的资源更少,而且运行的可靠性更高[1]。
        与传统的保护装置相比,智能保护系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应用的过程中,拓宽了数据信息的提供途径,而且在进行设备安装和维护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性优势,但是也给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装置在应用的过程中灵活性更高,通常需要对设备和线路进行调试。在调试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各项装置的结构、原理以及功能特点,需要采取不同的调试方式对装置进行调试工作,以保证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
        电力是保证社会生产生活的基本能源资源,在维护国民经济,保证生活水平的内容上,发挥着积极作用。而变电站,是保证电力供应稳定性的重要设施条件,需要在电力输送过程中,通过继电保护工作,保证系统对于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并使自身的质量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维持电力供应工作的稳定状态。
        作为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继电保护技术由故障分析、设备配置、保护运维等技术结构组成,并发挥出继电保护装置的核心功能作用。在这一装置中,可通过对于设备元件的判断,定位并隔离故障点,在降低故障发生概率的同时,尽快恢复整体电力系统运行条件。
        以目前智能变电站继实际建设情况来看,其所采用的“二层三网”架构体系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当前一次和二次系统的连续性,所以能够有效增强电网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工作条件所存在的差异较为明显,其中包括以光缆替代电缆、数字光信号替代传统电信号等方面内容,所以针对于此,在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当中,则需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改良,对系统的所有元件配置多阶段的配合后备保护措施以及快速跳闸主保护措施的同时,还应当结合变电站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特点,对继电保护系统的保护配置进行优化 [2]。


        3 智能变电站继电防误技术应用
        3.1主动式防误操作
        实施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措施时,一定要先应用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的作用是控制实施运维管理中的各项关键性因素,确保各项分析的技术效果,以此提高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的应用效率。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应用于智能变电站需要遵循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规程,并且要重点关注以下防护处理措施。首先,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实施到操作防护过程中,必须同步应用装置一体化配制技术,以便得到相应的操作实施步骤。其次,要准确评估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保障其断路器与隔离开关点得到科学合理的设置。最后,要逐渐加强防误设备的检修力度,保障实际应用的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的处理效果达到最佳。对于整体的电力运行信息分析,可以从电力传输中的二次设备入手 [3]。
        3.2硬压板误投防误
        从实际的角度来讲,硬压操作防误技术主要是凭借遥控的方式来实现对变电站的有效控制,其智能化的程度仅次于主动式综合防误技术。由于将其硬压板应用于检修会进一步影响其联系的其他装置的稳定运行,尤其是硬压板出现误投现象时,会导致操作系统的闭锁现象,严重时还会引发设备危险事故。因此,相关人员在应用硬压板时候,要明确硬压板的应用位置、何时才能投入或者退出硬压板。只有明确具体的硬压板应用位置点,才能在实际出现异常现象时大概找出出现事故的位置和主要原,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保障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3.3装置就地操作防误
        有效应用装置就地操作防误技术有助于运维人员的日常巡视工作,即春秋检作业维修与管理工作中能避免部分错误的控制指令发出。具体装置就地操作防误技术可分为3 个环节。第一,装置控制环节。该环节重点内容为综合分析控制,以提升就地装置应用性能。第二,实际操作环节。该环节需要结合实际的设备操作情况,应用防误技术处理与协调各个相关设备。第三,就地运行环节。相关技术人员需要针对装置中存在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全面执行相应的就地操作。另外,也可以针对装置中存在的其他就地操作项目构建防误系统。最后,针对构建防误操作规则库进行分析,了解防误规则库还细分为设备操作、主动式防误规则库等,需进一步了解其储存设备的操作。综上所述,要从具体实际的线路保护系统和变压维护系统中落实其防误操作,以避免出现对应的闭锁情况[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输电系统当中,变电站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电力能源输送的稳定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与所处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运维防误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从而全方位提升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与管理效果,为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与维护提供助益。
        参考文献
        [1]陈静怡.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线运维关键技术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8,( 31) : 187 .
        [2]冉隆俊.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线运维系统关键技术探讨[J].消费导刊,2018,( 33) : 193 .
        [3]代金旺. 智能变电站就地化继电保护技术方案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8,( 38) : 114,116 .
        [4]刘 博,张亚廷.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运维防误技术研究及应用[J]. 山东工业技术,2019,(10):198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