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中的继电保护问题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7期   作者:张红燕
[导读] 当下社会发展中电力是社会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保证供电安全稳定也是电力企业关键工作内容,所以增进电力系统安全性就更显重要。
        摘要:当下社会发展中电力是社会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保证供电安全稳定也是电力企业关键工作内容,所以增进电力系统安全性就更显重要。本文主要结合电力继电保护中设备故障、开关故障、运行故障等故障问题的简要概述,详细分析故障维修技术要点内容,并结合对检修技术应用的讨论,希望促进电力继电保护的安全性提升,减少供电问题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变电运行;继电保护;问题;措施
引言
电力系统的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工作,在保证电力运行稳定状态的同时,维护整体电力系统的输配电稳定性。而这一内容,不仅影响着整体电力体系工作的技术性发展状态,也是展现变电站技术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实际运行中,继电保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已经成为了影响整个电力供应水平的关键问题。为更好地保证变电站输电安全,需在继电保护理念的引导下,对其中的安全风险问题作出评估,引导具体技术管理内容,完成继电保护工作的优化升级。
1、电力继电保护的故障分析
1.1、继电保护设备故障
继电保护设备故障是一种常发性问题,很多设备在运行中都会出现设备不运行或者出现不复位情况。这些故障产生多是因为设备及其元件质量出现问题,如设备或元件质量本身就未能满足运行标准,或者设备使用过程中未规范进行,再加上不同电力系统中对继电保护装置工作负荷等方面的要求也不同,如果没有严格控制应用标准,都很容易导致各种故障问题突发,而且还可能进一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结构破坏、装置无法发生作用、甚至出现设备失控,继电保护装置无法发挥出本身应用保护效果,容易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遭受破坏。再者当下社会用电量的提高,电力负荷增加是必然趋势,虽然不少电力企业在电力系统中对用电负荷加以提升,但是继电保护装置却多未能及时进行设备及元件的更新,设备老化、长期超负荷等都是故障发生的原因,所以设备故障情况更容易多发,而继电保护设备的有效性?精确度也会受此影响出现种种问题?
1.2?继电保护二次电压切换异常问题
(1)电力企业继电保护装置应用目标不同,致使变电站切换方法留有缺漏?(2)母线刀闸隔离开关辅助触点自身存在不足之处,容易发生对应不到母线刀闸具体位置的问题?若产生上述情况,电力企业检修员工不能尽快解决问题,会直接干扰到电压切换回路和继电器的正常运转?(3)电力企业采集数据是借助串联在电压切换继电器的常开接点进行的,此种数据采集方法难以更准确地定位母线刀闸的具体位置,因此,应用这种方式来采集信息数据很难得到准确的信息[1]?
1.3? 寄生回路误动
以某变电站的运行事件为例,在其1号变压器B相与同组2号变压器A相同时出现跳闸后,其保护延时处在5秒,在两台主变压器中的都出现了三侧跳闸事故?在此次事故产生的同时,设备人员正对220kV的线路进行检测,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动作?在对此变电站系统进行模型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主变压器高压侧的断路器,存在保护局出口,由于两组电力设备间存在寄生回路,因此在出现电源接触后,就使电流在寄生回路中完成流动,并造成了误动反应。
2、电力继电保护措施
2.1、校验装置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维护管理中需要及时进行装置的校验,校验继电保护装置需要对装置结构本身进行测试,同时也不能忽略电流回路升流以及整个试验组的测试,这两者更是校验中关键内容。经过测试之后未发现两项关键内容出现偏差问题,即可结束校验,并完成设备定值设定,随后就需严格禁止继电保护装置中定值区以及定值的再次修改,也不能重复进行拔插件以及对二次回路的修改。

如果已经完成校验又再次出现上述情况,就会很容易导致定值出现偏差、错误,或者造成一些接触不良反应,需及时进行问题发现与处理,不然会造成对整个电网运行的破坏[2]。
2.2、继电保护创新着眼点
智能电网建设已经全面铺开,继电保护装置智能化势在必行,传统的电能输送体系正在逐步的发生变革。在这种形势下,电网建设应当具有信息化、智能化、科学化特点,需要对继电保护技术进行有效创新,根据实际情况找到继电保护改革的着眼点,做到因地制宜的更新继电保护智能化设备,保障供电网络的稳定运行。首先,大力引进数字化的继电保护技术设备,重点提高继电保护数据信息的收集能力。基层供电部门可以围绕着改进互感器引进数字化设备,不断提高基础供电数据信息的收集能力,从而保证供电稳定性,达到高效进行供电的目标。其次,构建网络化的供电数据传输机制,促进智能化变电站的快速推广,做到变电控制信息的全面共享,改变传统的继电数据信息的传递机制,拓展继电管理数据信息的传输途径。第三,基于互联网实现继电保护数据信息的实时报送与有效传递,第一时间调节供电系统,依靠可移动设备下发维修指令,提高电网的维护速度,重点强化基层维修人员的智能维修设备配置率。第四,智能电网的管理还要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应当依靠先进的传感器实现各种继电保护数据的有效收集,运用灵敏度高的传感器提高设备控制的自动化水平,达到继电保护变革的目标[3]。
2.3、继电误动处置技术
在维护管理中,需要对通过具体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以此保证整体技术体系的管理状态,并实现风险控制的综合处置目标。针对之前的实践案例,首先应拆除高压侧操作箱设备中的防跳回路,使用保护装置中的防跳回路,以此消除两组差异操作回路中的寄生条件。然后,采取严格的技术控制措施,杜绝不同回路的电源条件产生电气连接。尤其在直流母线的独立蓄电池系统中,必须对二次回路设计进行重新调整,从而避免出现电气交叉问题。当一组保护装置,控制并影响多组断路器设备时,需要针对断路器的变电接线方式,完成配置调整。①应对每一段独立的断路器进行直流熔断处理;②需保证直流回路与差异直流熔断器的供电状态;③带有两组跳闸线卷的断路器设备,务必保证直流熔断器的独立供电状态;④信号回路中,带有准有熔断器供电条件的,不得与其他回路进行混用[4]。
2.4、同时动作处理
第一,正常工作过程中,若母线电压切换继电器的动作为非共同控制,系统在监测的问题后会发出预警信号,检修人员在对电力系统进行全方位检查时还要降低线路发生反充电问题的概率。另外,检修员工要不断关注断开母线断路器,若装置位置发生偏离,要马上采取措施关闭装置,问题解决完后再恢复装置到运行状态。第二,电力系统线路正常运转时,若保护动作未中止,此时,检修人员不可以对相关辅助触点展开检修工作。第三,线路中若切换回路产生故障,检修人员发现后,必须立刻终止保护装置并对其展开检修,检修过程中不能对强制运行保护装置[5]。
结束语
总之,电力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问题对于供电安全及稳定都有很大危害,而且很多问题的常发性、重危性也使故障问题处理更加困难,所以需要对故障维修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并促进维修人员加强对相关技术内容的深入学习与强化,获得更加全面的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时应对意外事故。
参考文献:
[1]王晓东.电力继电保护调试与故障检修[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12):68-69.
[2]刘利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问题分析[J].居业,2019(11):64-65.
[3]张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所面临的若干问题探讨[J].电子制作,2019(22):99-100+49.
[4]吴凡.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1):212-213.
[5]石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有关问题及可行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2):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