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多,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是保障供电质量的关键,但是因为近些年供电范围广泛、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项目建设数量较多不断增多等特征,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显得越发重要,地理信息系统就是3S技术的核心,在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其集成了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功能,能够完成对遥感技术以及全球定位技术相关信息的分析和提取。而遥感技术在应用中主要进行地球空间信息的采集,地理信息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提取、判定和处理,及时进行数据库的更新和补充完善。全球定位系统能够实现对目标物进行实时空间定位,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实时位置信息。所以,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遥感技术(RS)以及全球定位技术(GPS),构建高性能的技术体系,充分发挥3S技术的优势,实现环境信息、资源信息等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提供支持。
关键词:3S技术;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应用
引言
输电线路是整个电网建设的躯干,决定着电网运行的稳定和安全。因此,输电线路的勘测和设计在输电线路工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也是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随着电网系统的完善和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及全球定位技术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工程进行提供了数据收集、分析以及处理等支持,为设计人员和工程人员提供了参考依据。因此,3S技术的引入为输电线路的整体建设和运行的整体安全提供了保障,也进一步推动了电网建设输电线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现状及对3S技术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3S技术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希望能够为工程建设和电网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1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
目前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建设施工管理机制和管理措施,管理人员对建设和管理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管理方面不规范,不重视,同时不建立相应的建设管理机制,常常在出现故障后才开始进行建设,建设成本较大,没有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缺乏相应的奖惩制度,管理人员的执行力不高,严重影响了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其次是参建人员缺乏责任感,在进行检查和管理工作时马马虎虎,不仔细进行检查排查,忽略一些常见的问题,从而造成不能及时发现缺陷,严重影响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使用寿命。最后是相关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缺乏专业技术,不能有效进行管理工作,管理技术的落后使得不能管理人员很难进行故障的判定和排除,从而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管理效果不佳。
2 3S技术应用分析
2.1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便是最为常用的GPS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完善。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是以地球为中心,依靠主控站和数据站进行定位信息的接收。但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借助卫星数量优势和定位精度不断提高等,实现对用户位置以及海拔等信息的定位和测量。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能够应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进行平面坐标系的确定,实现虚拟观测值的统计,并形成仿真初测导线平面控制网。然后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分析,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保证能够为输电线路建设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2.2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也就是RS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借助人造卫星、飞机以及相关设备,进行地面物体和目标信息的搜集。在信息收集的过程中,有效借助电磁波技术保证目标信息获取的准确性。
因为,自然环境中的物体的反射和辐射等性能都有所差异,所以获取到的光谱数据也各不相同,会因为时间、空间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而改变。因此,借助遥感技术能够对这些物理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为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提供参考。
2.3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就是常说的GIS技术,综合了地理学以及地图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依托于现代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实现了地理信息的现代化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不仅包括基础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而且还集成了地理空间数据库、GIS用户和应用模型等,能够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和集中分析、处理。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科学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结合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保证地理测绘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并实现绘图的数字化,最终完成数据和地图的转换、整合。
3 3S技术在特高压线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对策
3.1利用数字化移交平台形成工程数字化档案
三维数字化移交平台是以RS/GIS技术为基础,以三维数字地球为载体,集成了地理信息、电力工程、施工过程等数据,以多源数据联动、管理、检索为支撑,形成线路工程数字化档案,满足工程数据信息化建设应用需求。在生产阶段,利用杆塔结构图制作与实体1:1对应的真实三维模型及绝缘子串等模型,完成三维设备设施建模工作,并结合线路情况和杆塔设计属性、标段信息、杆塔信息、耐张段信息、绝缘子串信息、基础信息、导地线信息等属性信息录入三维数字化移交平台,结合工程竣工图纸,进行资料整理入库以及检查无误后,进行档案资料与相应塔位、模型的关联,搭建工程数字化档案,构建三维应用场景。利用三维数字化移交平台,便可以将地理数据、属性数据、模型数据以及档案数据集成到平台中,再现工程沿线的三维地理环境及数字化档案集成管理,为运营服务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3.2建立管理机制
由于对管理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相关的管理机制不完善甚至没有建立起。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管理机制是首要任务,同时要有效实施,积极落实。在生产的工作过程中,所用的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数量繁多,种类丰富,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不同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重要程度也不同。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时,应该(1)进行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分级,按照各种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重要性进行逐一分级,建立分级的机制。同时对关键和重要的施工环节进行重点关注;(2)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专业的安全管理机制,做好日常的检查和预防,日常的点检不可或缺,定期的专业点检和精密点检都需要落实,从而保证在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可以进行维护,避免后期更严重的损坏。(3)分工明确,确保每个人的职责,将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管理、检查以及落实到每个员工上,同时健全奖惩机制,确保管理机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有效实施。
结语
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期间安全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是决定工程施工效益的关键,同时也是质量管理的重点环节。只有将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相关理念充分引入到电力施工不同环节与阶段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完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等效益。在特高压线路工程建设中应用3S技术,提高了设计工作的准确度和精细度,保障了路径成立的可靠度,促进了电网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博,周高伟.3S技术辅助特高压线路工程建设[J].北京测绘,2019,33(10):1132-1136.
[2]文涛荣.浅谈输电线路设计中的3S技术[J].数字通信世界,2019(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