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分析及防治 徐敏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8期   作者:徐敏
[导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迁,传统的仪器设备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的实际需求,这推动了现代仪器设备的发展。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扬州供电公司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9)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迁,传统的仪器设备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的实际需求,这推动了现代仪器设备的发展。同时,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在加大,不断攀升的电能需求数额导致变电站的工作业务以及难度增大。作为电力的传播载体之一的智能电网,是电力的一种传输媒介, 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 其规模和全面性都在增长, 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当中的重要组成成分,随着人们对其越来越重视,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运行所需的技术逐渐精化。然而,智能变电站在日常业务活动开展中具有一定的不足,甚至有的可能造成危险的后果。本文根据目前情况,分析了智能变电站运维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就此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潜在风险; 防治手段;
        一、前言
        智能变电站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按照统一的标准模式选择电气设施和装备的通讯。统一的模式有利于产能的提高以及维修的便捷化,无需关注设备间的差异,能够独立自主的完成工作的基本需求。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是智能变电站名称由来的一个决定性条件,然而,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部分变电站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或者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在配置智能化设备时,选用的都是些普通的软件来辅助相关的智能组件,因而,容易发生潜在风险,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较多的变电站选择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来提升变电站的经营效果,实时检查以及测量电气设备运行及使用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做出评估,自动调整,同时还可以查找设备故障时的问题所在。
        二、智能变电站在运维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智能变电站在检查维修时会发生各式各样的问题,这其中可能存在引起不良后果的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排查,可能会使潜在风险发生,造成不良后果。
        1、有关智能变电站设备运维方面的问题
        多样化、差异化的设备样式是智能变电站的一个典型性特征,受这一特点影响,设备样式间的差异决定了设备不同的运行状态,因此在使用时要根据实际操作情况以及设备的使用要求进行操作。变压器以及断路器等部分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使作业施工者处于一定的危险地位。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在操作设备时遇到的危险主要包括下面几点,一是在切合空载变压器时会形成操作电压,这会影响变压器绝缘功能的完整性,另外不断上升的变压器空载电压能够损害变压器的完整。二是断路器发生故障电路会影响整个断电器的功能。三是因母线倒闸而引起的不良后果,继电保护以及自动装备切换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误动现象,四是过负荷以及拉刀闸也会引起一些不良后果。
        2、有关工作人员在智能变电站设备检修时的潜在风险
        工作人员的水平高低是影响智能变电站实际检修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可以保证智能变电站的检修效果。然而当前工作人员的水平差异较大,部分地方工作站的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理论,更甚者无法将其运用到实践,在面对突发事故和故障时不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无法提出可行性的方案。根据调查数据可知因工作人员失误而导致的工作站事故比例较高。因此,应对工作人员水平提出要求,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有关智能变电站运维外部因素造成的危险
        外部因素也是导致智能变电站运行与维修出现危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外部环境决定了变电站设备所处的环境条件,类似于天气、降雨等都有可能会对设备的检修造成一定的干扰。举例来说,受热胀冷缩原理,冬天气温低会导致导线收缩进而变紧,夏天则恰恰相反,另外风速大可能会导致杂物交错,会给检查与维修增加难度。


        三、有关解决智能变电站危险性的具体措施
        智能变电站运行与维修过程中的危险如果不加以控制,将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因此要及早做好排查工作以求及时发现问题
        1、完善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制度
        上层决策者要重视对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检查,定期开展排查工作,落实责任到人的制度,在做到这一点的基础之上要尽可能保证二次直流设备的运行维修管理。在使用某些继电保护设备时需要提前获取上层人员的审批,如果在审查过程中发现存在潜在风险就需要及时停止使用,并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压边二次回路不能并联且不能出现短路。在维修完成之后,相关责任人要做好书面总结,在其检查没有问题并出示相关证明之后可以再次投入运行。
        2、强化对智能变电站运维人员的管理
        由于运维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变电站运维活动的效果好坏,因此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运维水平以及预防潜在风险的发生关键在于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上层决策者要强化对智能变电站运维人员的管理。具体措施可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帮助工作人员提升能力;另一方面是要做好运维作业的三交底工作,即做好三方人员的交接工作,首先施工人员和相关负责人交底,将工作内容及使用设备 报告给管理人员,然后负责人和施工人员交底,阐述工作任务要求并提前告知工作存在的潜在风险,最后是现场以及工作站两处的管理人员之间的交底,这一时间需要在开展变电运维工作前一天交底完成,做到有效沟通,咨询需要注意的事项,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3、严守智能变电站运维监督相关的规章制度
        明确设备巡视要求是保证智能变电站运维过程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保障,做好巡视安排,将巡视工作细化,以便检查到变电站的各个方面,另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巡视检查。对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并采取及时的举措来解决。
        3.1构建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过往的变电运行维修以及检查模式不再适用于当前电网的发展需要,其无法保证电网的稳定,当前技术的不断完善促成了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构建。因此,应将变电站内部的运行以及检修两个独立部门协同起来,通过人员的统一化来构建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以此来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也可以通过优化变电运维模式来提高变电站工作效率,具体可以从以下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1) 优化值班制度,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值班人员以及值班班次,保证在任意时间内变电站都有人员把守;
        (2) 优化运行管理,通过优化对运维工作各个环节的管理以及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来提高工作人员效率;
        (3) 优化系统软件,提升软件系统功能,解放人力,另外汇总问题发生原因,构建变电设备缺陷经验库帮助变电站更好地开展消缺工作。
        四、结束语
        根据分析智能变电站运行维修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危险点排查是保证设备安全的一个关键点。结合目前纷繁的新形势,做好重点分析以及有效防范对于解决一部分重要危险点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过往经验提出更加完善的改进意见,能够促进安全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旭,张志刚,李玲.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分析及防治[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2):194.
        [2]唐如海,刘文娟,孙兴,张军,娄道国.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危险点防治[J].大众用电,2016(S2):87-90.
        作者简介
        徐敏,出生年月:1981年5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盐城,学历: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自动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