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蓬勃发展,各行各业对我们发展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带电作业作为保证配网“最后一公里”可靠的安全和技术手段,它逐步将成为配网运行、维护和抢修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对配网带电作业的关键管理技术,特别是关键技术手段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输配电;带电作业
引言
带电作业工作是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设备完好率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配电线路不停电工作应用越来越频繁。
1、带电作业原理
地电位作业位置如图1所示,作业人员与地(杆塔)处于同一地位,经计算,泄漏电流仅为微安级。因此,在采用地电位方式进行带电作业时,只要作业人员与带电物体保持在规定的安全距离内,并使用规范的绝缘器具进行作业,通过人体的电流为微安级,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对人体造成威胁。当作业人员采用中间电位作业时,人体电位处于中间位置,即高于地电位、低于导电体电位。在这种状态下,绝缘杆和绝缘平台这两部分绝缘体将作业人员分别与地(杆塔)和带电体隔绝开,起到了限制电流经过人体的作用,进而达到保护作业人员安全的目的。

图1地电位作业位置示意图
当人体与带电体形成等电位时,即人体与带电体处于同一电位。假设:(1)作业人员两手接触带电导线,且两手间距为1m;(2)导线电阻为0.00021Ω;(3)负荷电流为200A;(4)人体电阻为1000Ω,则电位差为0.042V。经计算,通过作业人员的电流为42μA,远小于人体可以感知的电流值1000μA。在作业人员穿着屏蔽服作业时,经过人体的电流值会更小,作业人员不会产生任何不适感。
2、配网带电作业存在的管理和技术问题
一是“习惯性”带来的安全问题。长期从事停电作业的人员在设备、线路全部停电并验电挂好接地线的情况下进行工作,缺少对带电线路和设备的安全距离防范意识,如果从事带电作业会出现在停电工作中固有的习惯动作、行为,在工作出现障碍和困难时会有下意识的动作,不顾及安全规定的行为。二是技术管理协同不到位。在“大检修”的框架运行前,带电作业人员多配置在供电所,人员分散管理,配网检修中进行交叉作业即停电带电一起工作,干完停电工作的工作人员马上进行带电作业,安全生产要求不同造成流程混乱,作业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随着带电作业介入到10千伏线路的抢修中,要做到让停电工作与带电作业更好的配合,面临带电作业与抢修人员工作流程的安排衔接、人员的协同、应急电源供应等问题。三是从事工作的员工热情不高。配网在抢修工作中,带电作业人员因交叉工作,停电工作与带电工作同样负担,增加工作量,有消极情绪,往往在可以进行带电作业,具备带电作业条件的情况下否定带电作业的可能性,以此来减少自身工作量。同时存在供电所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抢修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组不了解带电作业的适用范围和作业特点,班组间无有效协同,不能实现与带电作业工作顺畅的衔接[1]。
3、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的防控措施
3.1、旁路作业法
(1)带电作业:带电作业是指在高压电气设备上不停电进行检修、测试的一种作业方法。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中需要经常测试、检查和维修带电作业根据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等电位作业、地电位作业和中间电位作业。(2)配网带电作业:配网带电作业目前主要采用的作业方式是地电位作业和中间电位作业,今年来,随着配网带电作业的逐步推广,中间电位作业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3)旁路作业法:旁路作业法是采用专用设备将待检修或施工的设备进行旁路分流继续向用户供电的一种作业方法。旁路作业时首先将旁路设备接入线路,使之与待检修设备并行运行,然后将待检修设备从线路中脱离进行停电作业,此时由旁路设备继续向用户供电,检修完毕后将设备重新接入线路中,再将旁路设备撤除。
3.2、避免恶劣天气作业
为保证带电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需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下进行。在进行带电作业之前,应掌握天气情况,并预测工作区域温度、湿度,确保工作区域内的气候条件符合作业要求;避免在强风、暴雨、暴雪等恶劣天气情况下进行带电作业,如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天气突然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带电作业,以免发生安全事故[2]。
3.3、实施多部门配合配网抢修流程管理
在配网出现停电故障时按《配电网故障处理应急预案》启动应对措施。如出现大面积停电应立即向政府应急部门汇报,接受应急指挥,请求应急援助。汇报上级供电应急部门,并发布停电的相关信息通报给党群工作部。城区配网根据《配电网故障处理应急预案》中重要客户排序和紧急程度,调控中心配网抢修指挥班确定需要紧急供电客户,配电抢修班应急电源车辆根据调控中心配网抢修指挥班的要求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给重要客户服务。为提高故障处理的主动性,保证客户正常用电,在配网客户中安装监控终端,停电失压信号连接发送到配网抢修指挥班,并由其通知供电所、配电运维班、配电抢修班等班组。配电抢修班与供电所分别同时展开管理线路巡视工作直至发现故障点,配网抢修指挥班根据职责划分确定工作人员任务,无配网抢修指挥班同意不能撤回巡视人员。
3.4、加强人体电流防护措施
带电作业最大的安全问题就是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带电作业是作业人员在不断电情况下进行的作业,在作业期间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微电流的影响。虽然这些微电流在人体可承受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但是在作业过程中,使用的作业工具难免会出现老化和损坏的情况,工具的绝缘性变差,进而危害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带电作业时,作业人员要做好电流防护措施,确保作业人员安全[3]。
3.5、根据配网抢修标准化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
配电网设备单元划分。一是配网设备试验与保护、环网柜的安装检修工作由运维检修部变电运检班负责。二是环网柜以外的城区配网线路的检修工作和日常运维由运维检修部配电运维班负责。三是10千伏配网与0.4千伏配网以跌落开关下方连接点为责任分界点,跌落开关下方连接点及以上设备由配电运维班负责管理维护,其他配网所有设备由当地供电所负责管理维护。四是配网监控及状态评价由调度控制分中心负责。五是在配网客户中安装监控终端,停电失压信号连接发送到调度控制分中心的配网抢修指挥班,由其通知并协调供电所、配电运维班、配电抢修班等班组[4]。
结束语
配网带电作业目前是保证10kV安全运行、可靠运行、高效运行的最直接的有效手段,随着电网的不断改进和提升,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配网是智能和坚强的,但现阶段需要我们带电人不断地探索和追求,针对不同的网架结构,开发、研制更新颖的装备和工器具,就如我们先研制的小间隙硬质绝缘遮蔽罩一般,有覆盖了原来我们所不能参与的带电作业全覆盖的内容之一[5]。
参考文献:
[1]李庆,胡亚光,汤娇,郭志锋,邓杰,郑和东,王美英.带电作业培训基地管理与运行模式研究[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9,22(06):56-58.
[2]梁广生,刘长华,潘冬秋.探讨如何深化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管理[J].低碳世界,2019,9(12):209-210.
[3]肖蔚,梁广生,尚淑宁.分析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及预控对策[J].低碳世界,2019,9(12):93-94.
[4]刘万方,周琪,金卫,胡学刚,徐海宁,周轩毅.大型施工机械带电作业安全报警系统[J].测控技术,2019,38(12):126-130+135.
[5]许崇新,赵玉良,赵生传,李明,李红新,张婷婷.主从式遥操作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9,47(23):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