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民经济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电力可谓是命脉所在。所以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其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就是要尽可能采取周全的对策措施来确保输电网和线路能够安全稳定运行,从而能够提供可靠的供电,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可靠的保障。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因此怎样提升其施工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相关人员的重点思考课题。现阶段,国内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中仍有着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通过有效处理这些问题,不但可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还能够更好地推动电力行业的进步。
关键词: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伴随科技的进步、电力体制的变化、灾变环境的增长、输电网和线路规模的发展等,再加之输电网和线路大部分都是暴露在户外自然环境之中,从而使得输电网和线路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不断出现各种电网和线路事故、设备事故、人身事故,极大地威胁着输电网和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威胁着供电的可靠性。
1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要点相关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在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期间,需要采用张拉防线基本技术,该技术适用紧凑型线路,在紧凑型输变电线张拉施工中,应选择适合的设备作为牵引绳和走板,牵引绳一定要符合施工实际需求。高压输电线路由电缆输送机器和卷扬机提供动力,钢丝作为牵引,因为在铺设工作期间线路单个距离较长,重量较大,所以建设期间会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因此设计期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考虑线路自重,将全线输送机器和电动导轮作为基础配置,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计算,使用科学化方式组织铺设作业。在对杆塔进行施工时,要避免因为外力因素影响造成整个建筑出现偏移以及变形,防止建筑出现沉降现象。所以在搭建期间需要对输电线路地形和气候等情况进行充分调查,掌握数据之后设计输电线路,选择最佳施工方案。杆塔一定要按照安装情况进行分析,做好组立和分体组立工作,结合风载、整体重量和覆冰等各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加强整体杆塔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2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优化措施
2.1创建起完善的管理制度
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优化措施之一是创建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对电力工程输电线路项目进行施工管理时,需要创建起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将施工管理贯穿于施工作业的每一个细节,如此不但能够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还能够保证各项施工技术都能够有效落实,以提升施工效果。除此之外,在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协调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提升工作效率。例如,在进行施工材质采购工作时,管理人员应该协调好技术人员与采购人员的关系,要求技术人员制订出施工材质的采购标准,这样才能够确保采购材质能够被使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为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相关依据,还能够有效地提升施工效率并确保施工效果。
2.2完善组织架构管理
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优化措施之二是完善组织架构管理。随着电网建设,输电线路迅速增长,维护、巡视输电线路的工作量也与日俱增,传统人工巡视难以及时掌握大范围输电通道内隐患情况。因此,采用新的监控手段对输电通道管理显得尤为必要,输电线路视频监控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手段,在输电杆塔上安装监控设备,不仅能减少工作人的工作量,还能及时发现各种危险到输电线路安全的情况,避免异常状况对输电线路的破坏。为提升输电线路视频监控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优化人员组织体系,输电线路视频监控管理组织分为三个层级,分别为运维管理部门、视频监控中心、通道运维护线队。运维管理部门负责输电线路通道管理的全面工作,负责建立公司通道运维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工作和评价机制,组织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直接领导视频监控中心和通道运维护线队。
视频监控中心是输电通道运维管理的核心部门,是通道运维管理的大数据中心和坚强大脑,肩负各类隐患信息发布、传递、处置全过程跟踪,比如监控通道内外力、火灾、人员爬塔等突发状况,将信息传递运维管理部门和输电通道护线队,跟踪处置。通道运维护线队是通道运维管理的急先锋和巡视员,直接负责通道内外力、火灾、人员爬塔等突发状况的现场处置工作,并落实隐患排查、异物清理、异常天气特巡、电力设施保护宣传等专项工作。
2.3科学合理开展规划设计工作
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优化措施之三是科学合理开展规划设计工作。科学合理开展输电网和线路的规划设计工作,能有效降低输电网和线路的故障发生概率,从而减轻安全运行管理工作的工作量,所以必须重视输电网和线路的规划设计工作。再加之当前形势下伴随电力系统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和服务功能的日趋完善,从而对输电网和线路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输电网和线路的实际规划实际工作中,应严格遵循“分层分区、适度交替”这一原则,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性,优化输电网和线路的布局,优化输电网和线路实践应用中的层次结构,防止其结构处于无序和错综复杂的状态,从而为输电网和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实现输电网和线路结构及性能的优化,尽可能减少故障发生的几率,从而达到减轻安全运行管理工作量的目的。
2.4明确状态检修工作步骤
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优化措施之四是明确状态检修工作步骤。在施工期间只有确定状态检修步骤才能够提升工作质量,但以往停电检修形式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工作实际需求。基于此,需要转变工作形式,走出传统工作束缚,使得管理机制更加合理和具体。比如在状态检修工作期间,需要结合信息库发挥出电气设备的基本功效,借助评分形式保持最佳运行状态。此种方法便于电气设备的运行,结合健康状态对电气设备进行评价和合理控制,可以结合电气设备具体情况确定维修周期,期间需要注意电气设备的相关数据。
2.5严格基础原材料质量控制,确保基础质量不受材料影响
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优化措施之五是严格基础原材料质量控制,确保基础质量不受材料影响。钢筋、地脚、混凝土是架空线路铁塔基础的本质,所以严格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尤为重要,钢筋、地脚进场后要及时完成复检报验工作,并按照设计要求取用安装,而作为施工的重要工序,混凝土施工更是基础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对于架空线路基础的特点,应该对商品混凝土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针对混凝土的运输,按照基础路途远近在配合比中添加一定量的缓凝剂和减水剂;针对基础地胎膜,可先对基础与混凝土接触面进行湿润工作或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针对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超过3米的情况,可先在基础底铺设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同比砂浆或者安装串筒作业。
结语
总之,伴随输电线路施工对于电力工程而言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在对其进行施工管理过程中,依旧有着一些问题存在,唯有妥善对其进行处理,才能够提升电力工程项目的整体品质。
参考文献
[1]赖培毅.输电网和线路安全运行的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7(36):218+220.
[2]陈晶.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探讨[J].通讯世界,2018(11):120-121.
[3]胡昶.解析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和维护[J].低碳世界,2018(03):69-70.
[4]李冰冰.浅析日常输电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及维护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7(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