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在变电运行中的监控及异常诊断 刘煦阳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8期   作者:刘煦阳
[导读] 摘要:我国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就取得了迅猛发展,工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都得到了质的改变,不管是从人民群众的生活来看,还是工业的发展,都对电产生极大的依赖。
        (国网阳泉供电公司  山西阳泉  045000)
        摘要:我国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就取得了迅猛发展,工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都得到了质的改变,不管是从人民群众的生活来看,还是工业的发展,都对电产生极大的依赖。变电运行在电网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主要包括了操作电气设备以及维护和管理电气设备,只有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才能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安全用电,因此,做好电气设备在变电运行中的监控和异常诊断工作就显得很有必要。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电气设备在变电运行中的监控及异常诊断情况,以供参阅。
        关键词:电气设备;变电运行;监控;异常诊断
        引言
        变电运行工作可以使现代电力资源输送工作变得更加稳定,电气设备在展开变电运行活动时的作用愈加重要。如果变电设备产生异常的运行情况,变电工作也会随之出现失稳的问题。通过监控系统可帮助确认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转状况,获取设备运行信息后,要在第一时间对其具体运行状况加以诊断,完成诊断之后,即可对电气设备进行保护与维修。
        1变电运行中电气设备的工作现状
        现在,越来越多的先进电气设备应用于变电运行的管理和维护中,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供电水平得到了切实的提高,并且提升了相应的工作机制的运转效率,智能化、自动化的电气设备被广泛应用在大量的变电站之中,不但提高了变电运行的性能水平,而且大大减轻了变电站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电力行业内部各种新技术和新理念的迅速发展、应用和推广。然而事物的发展要以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虽然先进的电气设备能够促进电力系统的进步,工作效率提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工作经验、检修技术和管理制度等主要依靠人为操作和执行的关键要点被逐渐忽视,电气设备能够完成很多人工无法达到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而且常规的一些工作也被设备强大的功能所替代,工人的操作和维护变得更加薄弱,但是目前的技术水平还离不开专业的维护和管理人员的支持,很多设备一旦发生故障,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岗位与人员的数量不足以应对突发的故障问题,而且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水平也无法及时彻底的解决问题,形成了现如今尴尬的困难局面,工作人员对于新设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娴熟,也就增加了发生故障和异常情况的风险。
        2电气设备在变电运行中的监控异常诊断
        2.1表面温度法
        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一般内部的电子回路都不能正常工作,因而一部分的用电器可能会由于短路或是其他方面的影响而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部分电力设备的局部温度异常升高。表面温度测量方式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对电力设备的表面温度进行测量。当电力设备长时间工作之后,再加上天气和工作条件的原因,也有可能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因此,只有当电力设备表面温度超出了设备工作时的最大值时,才能判定电气设备出现故障,这其中负荷率和工作时间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2.2同类比较法
        采取该方法是在表面温度法的基础上完成的。具体步骤为用一个电气设备,并且设置同一电压,然后改变电流大小,最后查看设备温度,通过温差来判断电气设备有没有发生故障。除此之外,还是同样的道理,对同一个电气设备在电流恒定的基础上去改变电压,以此通过温差来判断电气设备有没有发生故障。
        2.3电气设备外部检测
        电气设备外部检测指的是对电气设备表面操作平台的按键和开关进行的初步检验以及线路接触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技术以及专业的设备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检测方案,通过细致检测诊断故障。
        2.4同类比较法
        同类比较法是在表面温度测量法的基础上来进行的。

同类比较法具体步骤是通过对同一个电气设备在同一电压的基础上改变电流,比较前后温度的差别来判定电器设备是否发生了故障;也可以按照恒定电流的方式,改变电压的大小来测量电力设备表面的温度来判定电力设备是否发生了故障,这种前后对比的方式是同类比较法的原理。
        2.5红外测温诊断
        目前分为点红外和红外成像测温两种。红外测温对检测环境的要求:温度≥0℃,湿度≤80%;应避免在雷、雨、雾、雪天气下进行;户外检测一般应在日出之前、日落之后、阴天或晚上进行;户内检测宜熄灯进行。测温诊断周期。运行中的设备应普测2次/a(宜在年度检修和高温、高负荷前进行),发现问题的应在检修后再测试一次,以便比较。新投入运行的设备应在带预定负荷后检测一次,然后根据运行方式改变、负荷变化、高温天气等情况纳入正常周期。
        3电气设备监控的具体措施
        3.1完善有关电气设备的管理
        目前,在变电运行中,对于电气设备的相关管理仍然是不合理、不科学的。电气设备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信息量和规模都比较大,并且,其管理工作涉及到电气设备的异常分析、记录以及维修等各个方面。而落后的管理体制造成了电气设备在发生故障时信息传达的不全面,延误了电气设备的维修,延长了由于设备维修而造成的停电时间,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造成了影响。
        3.2变电站的防雷检测
        变电站由于有着众多的电气设备,本身能够产生高压电,所以一定要采取防雷措施。一旦遇到雷雨天气,很容易损坏电气设备,在电力系统出现电路故障或者是烧毁电气设备,甚至影响当地的正常的用电情况。工作人员可以采用高压防雷技术,在受到雷击时能够自动将电气设备变成绝缘状态,产生的电流可以通过缝隙被排除和消散,从而起到保护电路和保护电器设备的作用。
        3.3智能机器人系统的应用
        传统的变电运维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巡视和设备的检修,新形势下的生产模式较传统运维模式有着巨大的改变,现场技术人员的安全责任和劳动强度都有所提高。随着自动化生产与智能机器人的快速发展,现场运维工作人员将逐渐被智能机器人所取代,这也是变电站未来发展的趋势。根据对变电运行设备的评估,此外还结合变电设备中潜在的隐患、工作环境以及红外测温值等,一些可能对变电设备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研究,然后根据变电站的状况,确定巡视的周期与内容。
        3.4提高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当前信息化技术与智能电气设备在变电运行系统的运行中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变电运行人员也开始逐渐开始应用信息化的运行控制平台,传统运行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的电气设备管理,所以需要对电气设备变电系统运行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操作培训与信息技术的提升,尤其要避免停电线路中设备中静电感应。比如在电气设备变电运行中应该安装电量释放的接地线路这样就可以在电气设备停电过程中将多余的电量进行释放。同时在停电检查过程中应该穿着绝缘服防止变电设备电荷通人体释放造成人员安全隐患。努力提升运行人员面对复杂设备环境下的作为服务质量,并且能够借助专业的技术工具对变电设备进行内部运行信息进行运行检查,通过新型信息技术的提升不断丰富运行人员自身的知识,在面对新型变电系统也能够做好准确的维修判断。
        结束语
        总之,只有电气设备正常地工作才能够保证人们的用电安全,而电气设备能够正常工作的前提就要求电气设备在变电运行中的监控及异常诊断工作要做到位,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赵建国.试论电气设备在变电运行中的监控及异常诊断[J].石河子科技.2019(02).
        [2]陈海荣,穆亮.电气设备在变电运行中的监控及异常诊断[J].化工管理.2018(02).
        [3]曲永富.电气设备在变电运行中的监控及异常诊断[J].科学技术创新.2019(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