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运行中供电可靠性的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8期   作者:代峥嵘
[导读] 摘要:如果配电运行的可靠性降低,就会导致各种配电故障的发生,影响到用户的生活以及生产,给电力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铜仁江口供电局  贵州铜仁  554400)
        摘要:如果配电运行的可靠性降低,就会导致各种配电故障的发生,影响到用户的生活以及生产,给电力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供电企业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解决配电网运行中的故障,保证配电运行的可靠安全,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保障。
        关键词: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
        1配网运行中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因素
        1.1网络结构不够标准
        部分电力企业在网络结构设计时,没有按照其要求和规范开展设计工作,导致供电半径比较大,供电范围较广泛,此种不符合要求的网络结构出现故障时,导致停电范围较大,停电时间较长。
        1.2线路和设备故障
        配电运行的过程中,造成线路和设备故障原因有很多,在配电网设计的过程中,设备设计的过程不符合标准,相关生产厂家缺少生产资质等多方面的因素,对于配电设备的质量产生影响。在设备安装的过程中,安装方式不合理,影响到配电设备供电中的使用和运行。由于自动化水平较低,面对故障和事故不能自动切断电源或者报警,影响到配电系统的运行。配电运行的过程中,传输容量比较大,有过热现象发生,线路运行时出现烧断情况,加上继电保护装置不能够发挥其保护作用,导致配电网线路出现故障。
        1.3自动化水平比较低
        配电运行的过程中,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对故障处理的时间产生较大的影响,自动化水平较低使处理时间增加,甚至出现故障难以处理的情况,导致供电恢复时间延长。一些电力企业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管理方式比较落后,电力企业采取人工倒闸法数据收集有效性较低,影响到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1.4管理和维护力度不足
        电力企业配电运行的日常工作中,管理和维护工作没有受到重视,导致不少的线路和配电设备出现老化情况,导致故障发生率增加。在管理和维护工作中,由于技术水平较低,管理能力有带提高,缺少应变能力,故障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故障范围增加,影响到企业的形象和效益。
        2配电运行中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2.1优化配网结构
        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是网架结构,可靠的网架结构是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基础。为提高供电可靠性,供电企业可以根据故障统计报告找出发生故障次数较多的线路,将其合理分段,并在相应的线路上安装隔离开关,从而达到降低由于支线故障造成的主线跳闸的概率。另外,要提高配电自动化水平,采用优化节点网络和启动备用线路自动切换等配电方式。要做好相关负荷的预测工作,合理地分布电源节点,确保配网电能的供应和备用容量充足,尽量减小因线路容量不足而造成的限电。在配网中推广采用多回线、环网等方式,以提高利用率和供电可靠性。改善和优化输、配网架结构,满足电网的“N-1”准则和合理的变压器容载比,因地制宜地选择接线模式。
        2.2完善配电网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应当制定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将每一项制度以书面形式贯彻和落实,管理层人员应当明确工作中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借助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保证供电的可靠和稳定。

针对非故障性的停电,应当制定合理的停电时间和阶段,采取现代化、系统化和综合性的停电模式,减少非故障停电次数,保证供电的安全稳定。在非故障停电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日常的维护和维修工作,随着现代化设备的更新,应当不断更新检测技术,增加设备安全运行的时间。加强日常的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优化设备维护方案,借助红外线监测等方式,了解设备的运行现状。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减少维修的次数,不断改进维修和检测方式,加强相关维修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效提高维修的效率和质量,提高设备维修水平,以安全作为前提开展带电作业和维修工作,尽可能地减少停电时间,避免出现重复性的停电送电。通过考虑经济、安全等多方面的因素,应当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配电网的结构,做好预停电规划。
        2.3加强线路管理工作
        线路运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巡视工作的开展,落实各项管理责任。通过线路巡视工作的开展,及时发现设备故障,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停电事故的发生,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也是电力部门重要的日常工作。针对容易出现发热的位置,采取编号建档的方式,加强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巡视记录,针对巡视中的各项缺陷,根据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检查和维修计划。线路运行的日常管理中,维护工作有着重要作用,做好电力通道的清理工作,配电变压器高低压接线时,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相互之间产生的影响,保证其安全性。对于电力线路周边的绿化,开展定期修剪工作。加强线路设施保护的宣传,借助相应的检测技术,掌握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更换老化线路和设备。一些线路故障是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在设备安装的过程中,应远离车道,避免设备安装在道路视线的死角,并且做好相应的警示标示。加强线路的日常管理,有效减少维修的时间,保证供电更加可靠、稳定。
        2.4完善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在配电运行和管理中应用,有效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配电系统中,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动化,朝着综合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借助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保证配电运行的安全和可靠。加强配电网的自动化是为了保证供电工作更加可靠,保证供电质量,有效减少事故处理的时间,缩小停电范围,保证配电系统的经济性,减少维护和维修的成本,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水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现阶段,我国电网建设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注重技术的革新,借助配电自动化技术实现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为故障处理提供有效依据。借助自动化系统能监测和计算线路的磨损情况,保证线路工作处于最佳状态。借助自动化实时监测系统,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消除故障隐患。借助自动化系统可以监测用户计量表,防治窃电行为的出现,避免窃电行为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操作,快速开展故障隔离工作,实现电力的快速回复。
        3结语
        总之,提高配电运行供电的可靠性,不仅能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还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在配电运行的过程中,提供其供电可靠性的方法很多,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其故障性质不同,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加大配电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完善配网系统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董尚波,王连友.配电运行中提高供电可靠性方法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6).
        [2]王华敬.配电运行中提高供电可靠性方法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6).
        [3]梁朝勇.配电运行管理与供电可靠性研究[J].科技风,2017,(23).
        [4]李雨彤.配电运行中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3).
        [5]李亚华.浅谈配电运行中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方法[J].中国科技投资,2018,(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