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应用与质量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7期   作者:司书晓
[导读] 建筑电气安装中的防雷接地施工工作,应积极采用防雷引线技术、防雷接地处理技术与防雷接地导线的施工技术,确保施工技术的应用满足要求。
        摘要:建筑电气安装中的防雷接地施工工作,应积极采用防雷引线技术、防雷接地处理技术与防雷接地导线的施工技术,确保施工技术的应用满足要求。同时还需制定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案,从多个角度入手严格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的工程管理目的。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防雷接地;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管理
1建筑电气项目防雷接地工作原理以及关键意义
        接地设备为建筑电气安装项目防雷接地进程之中一个不能缺少的成分,由于无论再强大防雷装置均需通过接地设备才能够进行相应工作,在另外角度而言,接地设备可以较好地将强大电流引到大地之中,免于有建筑物或是员工生命安全等方面发生状况。接地设备的关键工作性质是将建筑物的接闪器与电力电子体系已感应的雷电或是要感应的雷电,经过相应物理方面的原理,且借助了相应工具力量,将雷电所产生的能量释放至大地中去。
        雷电为群众无法进行阻挡的一类灾害,每一年均会对地球带来严重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问题,凭靠着人类已有力量,是不能够对于强大雷电进行控制的,只可以借用着现代化方式来把雷电所产生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状态。现阶段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走向繁荣,而且城市化的步伐也在逐渐加速,这使人口密度以及经济密度实现空前局面。在这个时候,大众对于自然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这使极端的雷电天气经常出现。这种背景下,假如没有将电气安装当中防雷接地相关工作做好,将会使得损失逐渐扩增,最后对于全部社会的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2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应用的准备
        1)前期准备。在正式展开防雷接地施工操作前,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于建筑电气防雷操作来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用电的安全性以及电能品质,同时为用户创造更加安全有序的室内用电环境。在进行防雷接地操作时,要先做好相关的检测工作,尽量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的可能性。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应该提前准备好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材料、工具以及装置设备等。传统的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施工模式往往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很难满足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电气系统运行的实际需求[3]。因此,要进一步落实并创新建筑电气设备安装以及控制方法,从而使现场的管理力度有效提升,电气设备的运行品质有效优化,更好做到协调发展。
        2)流程规划。在进行建筑电气防雷接地操作前,应该对防雷接地的综合性能指标进行明确,从而保证用户的用电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可以将防雷接地看作电气设备安装管理的核心,防雷接地的信号传播情况以及运行状态会对区域信号的传输产生重要影响。在电气系统运行阶段可能遇到各种故障和风险,从而导致整个接地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信号传输的流程受到破坏。因此,在正式展开建筑电气防雷接地操作前,要对防雷接地施工的流程进行明确规划,目前常见的防雷接地流程体现如下:施工准备-接地装置安装-避雷带支架制作与安装-避雷网安装-接地电阻测试。
        3)器件调试。电气设备的品质是保证电气系统综合运行质量的关键,电气设备是电气改造的重点对象,其运行效率对电气系统的综合性能发挥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于防雷接地装置来说,往往会存在安全隐患,也正是由于这些安全隐患,要对引起安全问题的客观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这样才能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式,从而创造更加安全、高效的电气运行环境。在进行防雷接地输出功率故障调试操作时,应准确考虑状态检修以及操作的实际要求,提升标准化制度的执行力度,从而使设备器件的运行安全风险有效降低。
3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措施
3.1施工质量通病
        (1)材料规格与设计不符,用普通结构钢材替代镀锌钢材;焊接破坏位置未补防锈漆。
        (2)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处焊接长度不够、弯曲半径过小,扁钢小于宽度的2倍,焊缝不饱满,焊接处未清理干净,焊接处存在缺陷。
        (3)接地体的引出线焊接处未做防腐处理。
        (4)避雷带(网)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未进行变形补偿措施;穿墙未设保护管。


        (5)屋面金属物(如设备外壳、爬梯、旗杆、管道等)未与屋面避雷网有效连接。
        (6)螺栓联结的连接片无防锈处理,镀锌或镀锡面无法完全覆盖,且片与片之间接触不严密,存在缝隙。
        (7)电气设备接地的分支线虚假接地,未与接地干线有效连接。
        (8)接地体埋设深度小于0.6m。
        (9)避雷带损坏变形、支架设置间距过大。
        (10)未采用专门PE线,接地跨接线线径不符合要求。
        (11)基础接地施工完成后未及时进行接地电阻测试。
3.2质量控制措施
3.2.1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人员应仔细审查图纸,做好图纸设计交底、专项会审工作,提前发现问题,避免将问题带入施工阶段;同时核查施工单位资质等级,对于特殊工种人员,要求人证合一。
3.2.2做好材料质量控制
        必须严格把控材料质量,以免影响整体工程质量。为避免在现场使用不合格材料,加强材料进场报验环节,除了查验进场材料报验资料外,还必须核对进场材料规格型号;同时,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使用合格的镀锌材料,避免施工人员随手用普通钢筋代替镀锌材料的问题。
3.2.3加强关键部位及关键工序的质量检验
        应针对施工中易出现质量通病的部位或工序环节,设置质量检验停止点。施工至质量检验停止点,需经甲方、监理及施工三方共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质量检验停止点一般为桩基接地焊接、等电位焊接以及设计注明需重复接地的部位等。做好工序交接验收、隐蔽验收等中间验收环节。
3.2.4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
        建筑电气安装的防雷施工环节中,企业全面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能够符合要求。首先,施工过程中,要求各个部门做好设备的检测,保证所使用的设备处于平稳状态。在防雷接地系统方面,应综合分析输出功率,预防出现安全风险隐患问题,保证整体防雷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次,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个防雷施工部门的具体工作责任与标准,一旦在责任范围之内出现质量问题,就应该严格惩罚相关负责人,从根本上调动人员质量管理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在施工质量管理的工作中,安排专业人员开展监督指导活动,每个工序都应该严格监督,在工序施工工作完成以后,检查有无质量问题,在确保没有质量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开展下一步施工工作,保证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防雷施工期间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在施工期间应该注意外部环境,结合气候条件、施工管理条件等,编制出完善的质量管理方案,现场做好防护工作,强化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优化各方面的工作模式与机制。
结束语
        在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过程中,防雷接地施工操作是其中的重点,要确保建筑物各项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这样才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也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从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防雷接地施工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依然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因此,要结合建筑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科学的管理工作,进行建筑电气防雷接地施工操作时,应该对各个安装施工环节有明确了解,从而提升电气防雷接地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刘凯.分析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应用与质量管理[J].门窗,2017,20(4):91+93.
[2]刘卓然.试论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应用与质量管理策略[J].低碳世界,2019,9(9):206-207.
[3]王少飞.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的应用与质量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1(20):174-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