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壮大,同时电力设备的更新换代也逐步由原来的人工操控提升到智能自动化,自动化程度的日渐成熟投产对设备的运行与维护提出了新的管理思路,同时也督促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必须加快提高,而此在整体的提升过程中也显现出各种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在设备运转检修过程中,对有可能发生的故障系统的分析,解决故障的方法提出了新的思路。同时系统的分析对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直接影响。通过对电气设备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能够确保电力设备高效、经济、安全的运转。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维护
引言
为了满足工业生产以及生活用电方面不断增加的需求,火力发电厂大范围的使用大功率的电气设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设备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但是结构复杂程度也不断提升,对其安全运行进行管理及维护是发电厂目前的重要目标。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管理。
1火力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现状
1.1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
为确保发电厂电气设备高效而平稳的运行,构建相应的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体系是重要保障。但是,在具体的管理与维护中,诸多电厂中设备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负责人也未意识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对电气系统运行的具体影响,致使系统内部出现诸多的缺陷与不足[2]。第一,与电气设备管理相关的规章机制还不够健全,设备管理者的具体工作内容尚不明确,且在电气设备管理工序、流程与内容等方面缺乏合理的定位。第二,管理与维护电气设备的相关工具不够齐全,当系统某环节发生故障时,缺乏专业的工具来维修。
1.2人员机构不合理
火力发电厂一般地处偏僻,离市区较远,造成人员生活不便,导致内部留不住人。生产人员普遍年轻,个人的技术水平、专业技能及安全意识与安全生产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学习安全知识的主动性不强,安全培训教育的形式单调,培训效果不佳。新招聘的大学毕业生短期无法满足岗位技能要求,生产部门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有经验有技术的优秀技术人员占比低,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稳定。
2火力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与维护措施
2.1积极优化结构,科学健全制度
发电厂的电气设备出现安全管理漏洞,与当前发电厂安全管理的体系结构及制度建设脱不开关系。因此,务必要求重新研究发电厂的管理现状与客观需求,将已有复杂冗余的管理组织结构作深度优化调整。统筹岗位及职务匹配,着重明确具体分工。可设置电气运行安全管理专项职能机构或部门,要形成管理、执行、监督、考核、评价、反馈等功能完善且机制配套的管理阶层。如新的管理职能机构的多级管理模式中,可在顶层设立统一调度管理中心;在次层设置技术部门、检修部门与安监部门;并于底层设置次层对应的班组岗位,如技术攻关班组、生产运行班组、检修班组、安全巡查员等。这样有层次性的管理体制,让各项工作都有具体人员落实、具体部门牵头,实现了可控式管理,并有安监部门的安全质量把关,使得整个组织结构更加紧凑,管理体制机制更为严密。
2.2构建完善的规章管理机制
目前,为确保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而高效的运行,应构建完善的规章管理机制。首先,需构建完善的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设定合理的安全管理指标,对全部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统一检测,并对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进行全面的检测,一旦发现故障,需及时停止运行并予以检修。
其次,构建相配套的监管机制与责任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管小组,主要针对发电厂的各个部门与各个岗位进行全面的监督,构建合理的责任机制,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及时将各项责任落实到个人,若某一环节发生问题,应及时找准相关的负责人,作出合理的惩罚。而后,构建科学的检修与维护机制。发电厂需成立专业的检修与维护团队,每天都要对电气设备进行统一化的检修与维护,建立检修与维护责任机制,对厂区内的电气设备进行区域划分,每个检修与维护人员所负责的区域不同,一旦存在安全风险,需密切关注电气设备运行的各项参数,并制定合理的检修方案。最后,还需建立相应的巡检机制,成立巡检小组,巡检人员应全天候观察电气设备的运行实况,及时到厂房内进行巡视,以便及时发现安全风险,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2.3加强对电气系统的安全管理
为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而高效的运行,发电厂必须加强对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增强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方案与制度。首先,发电厂需加强对管理者、技术员、维修者等的安全教育,定期开设安全教育课程,让发电厂全员都参与其中,这是提高安全管理效果的重要前提。其次,构建合理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管理者应具备足够的安全风险防控意识,能深入到现场,全面观察电气设备的运行实况,充分了解电气设备的运行特征、安全风险频发部位、安全管理维护要求等,对安全风险频发区域进行重点的监控,一旦发现苗头与隐患,应及时拔除,以达到预防安全风险的目的。最后,从安全管理角度出发,发电厂应构建相应的奖惩机制,一旦发现存在违规、违法操作现象,应加大惩处力度,制定规范而合理的安全操作章程,以降低电气设备安全风险发生概率。
2.4完善管理组织机构
要完善火火电厂组织机构,督促各级人员的落实责任制,保障设备管理的正常有序开展;火力发电厂中主要设有运行管理部门,设备部管理部门,安全监察部等。运行管理部主要负责发电、环保设备及其辅助生产设备的运行管理、安全生产、经济运行、合理调度等,是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重要管理部门之一;设备部管理部主要负责生产设备管理、维护、检修,重大危险源管理和评估、技术监控、二十五项反措、工作票、特种设备、问题库管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反措”的制定及实施、可靠性、检修管理、科技管理、环保管理等,是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重要管理部门之一;安全监察部主要负责安全监督管理的全面工作,负责生产、基建过程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监察工作。
2.5采取评分这机制,对其进行检修维护
实践中,应当制定和有效落实电气设备评分制状态检修维护机制,对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相关数据信息等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故障记录工作。比如,电压波动、断路以及电气设备线路短路等问题发生的时间、原因、次数以及电气设备的型号和编号等,都应当做好数据统计;电气设备缺陷记录,包括电气设备的试运行、检修等方面的问题。比如,电气设备调试不合格、绝缘性差,甚至存在着严重的漏气问题等:对于检修记录而言,主要是指电气设备检修的主要原因、存在的客观问题以及检修结果等。在详细记录电气设备以及配套设施的运行状态、缺陷以及检修等数据以后,应当进行针对性地分析电气设备检修过程中.应当用数据说话,这有利于评定电气状态.为电气设备的检修提供参考依据,再根据实况制定检修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较为规范的评价、评分机制,以此来促进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管理效率。具体而言.建议采用百分制,如果电气设备的得分很低,低于30分时,需立即检修:如果评分比较高.超过80分,则说明电气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良好.只需遵循正常检测和维护制度即可。
结语
在我国的电力系统飞速发展的同时,要时刻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所以合理的安全管理才可以保障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张成强.浅谈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创新[J]_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o14(12).
[2]许景彦.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管理和维护[J].广东科技,2013,22(02):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