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管理新模式及其运用分析 李双龙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8期   作者:李双龙
[导读] 摘要:电力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今我国对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电力工程管理,并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及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与优化,提高电力工程管理水平,从而才能切实提高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
        (四川利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  四川广元  628000)
        摘要:电力工程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今我国对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需要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电力工程管理,并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及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与优化,提高电力工程管理水平,从而才能切实提高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电力工程;工程管理;新模式;运用
        1电力工程管理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多,推动着电力工程建设数量的日益增长,同时也给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电力工程管理来说,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虽然目前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引进了诸多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为促进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电力工程管理主要针对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应以电力工程的建设总体目标为根据,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分析质量问题、安全隐患出现的原因,并及时解决质量问题、安全隐患,从而可以达到提高电力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目的。由此可见,电力工程管理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确保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手段,直接影响着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需要注意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也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确保其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满足电力工程的实际要求。此外,为确保电力工程管理的效果,提高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应当建立科学的、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责任制度,为电力工程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的机制支持。具体来说便是对电力工程的管理职责进行细致的划分,对管理行为进行规范,为电力工程管理提供有效参考,预防互相推诿责任现象的出现,以切实保障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提高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
        2电力工程管理新模式及其运用
        2.1CM模式
        CM(ConstructionManagement)管理模式,即施工管理承包,是20世纪产生的一种新兴工程管理模式。电力工程管理中应用CM模式,设计单位、供电企业之间签订利益合同,并将工程项目委托给专业设计人员实施管理。通过有效应用CM管理模式,可以使电力工程的设计、施工实现同步进行,有利于提高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与建设质量。但是,CM模式在我国的引进时间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且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经验较少,必须给予进一步研究及实践,探索其有效应用策略。
        2.2PMC模式
        PMC(ProjectManagementContracting)管理模式,即项目管理承包模式,指的是,业主采取招标方式,选择一家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PMC承包商,对工程项目的建设全过程,也就是从工程立项到工程竣工投产阶段,实施集成化管理。PMC模式下,签订合同的双方是业主与PMC承包商。同时安排业主咨询顾问,负责工程项目的计划、协调、组织以及控制。通常情况下,PMC承包商需要具备监理资质,若是PMC承包商无监理资质,还需要聘请监理单位负责工程监理。PMC模式下,主要是由PMC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大部门管理工作,只有一些关键性问题由业主负责解决。电力工程管理中采取PMC模式,可以对电力工程建设各环节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有利于减少工程成本。但由于我国目前在PMC模式方面缺乏专业技术与专门人才,因此,目前PMC模式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且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2.3ECP模式
        ECP(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管理模式,即工程总承包模式,目前在我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且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ECP模式指的是,业主委托某企业,根据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采购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试运行阶段实施若干个环节或者是全过程的承包。总价合同条件下,该企业对所承包工程项目的费用、进度、安全、质量等进行负责。相比较于其他管理模式,ECP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可将设计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利于实现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实现设计阶段、采购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等各环节的合理交叉融合;有利于实现采购管理周期的缩短;有利于促进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提高,等等。在所有电力工程管理新模式中,目前EPC模式最受业主青睐,相信未来也会在电力工程建设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2.4DBB模式
        DBB(Design-Bid-Build)管理模式,即设计-招标-建造模式,是一种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主要分为设计、招标、建造三个阶段。在电力工程管理中应用DBB模式的时候,应依次开展设计、招标、建造三个阶段的各种管理工作。具体来说,设计单位将设计文件、施工文件提供给业主,业主以此为根据进行招标。后期施工中,设计单位承担监督职责,为承包商、业主之间的沟通纽带。
        2.5PDCA模式
        PDCA(Plan-Do-Check-Act)管理模式,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模式,指的是在管理活动中,针对各项工作依次作出计划、执行计划、检查实施结果,将成功经验纳入标准,失败则留到下一PDCA循环进行解决。在电力工程管理中应用PDCA模式时,需要不断变化管理措施,因此也要不断调整管理思维。但是,PDCA模式下,电力工程管理的工作量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力工程管理效率。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可以借助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有效提高了PDCA管理效率及准确度。
        3运用电力工程新型管理模式注意事项
        3.1安全管理是首要原则
        施工安全与建设质量对于任何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来讲皆是无比重要,然而二者择一,安全无疑重于质量,任何情况下,安全都应当放在第一位。对于工程来讲,安全和质量之间相辅相成。工程安全也是工程质量重要的一项评判标准。电力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中,坚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保证不在任何情况下忽略工程的安全管理是一项基本的原则。尽管施工现场布置安全措施必然会使施工进程有所耽搁,但从长远看,安全举措保障了施工的安全,减少了现场出现安全问题的概率,也安定了施工人员对于安全问题的担忧,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工程工期也因此可以得到保证。法律法规已经明确规定,建筑相关工程必须落实安全责任。电力工程在施工时,针对环境的管理及安全进行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以各环节相关管理负责人作为责任人。建立以区组人为单位的三级目标进行安全管理,使安全责任得到落实。
        3.2创新管理机制
        创新管理机制是企业工程管理发展的基础,工程管理工作要具有发展动力就需要进行不断创新,同时按照自身情况优化组织结构,然后整合推动管理工作开展顺利。在工程的管理工作中,资金管理在现阶段是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工程资金管理要不断的加强,结合资金管理工作与工程管理的工作,促进电力企业工程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4结束语
        我国的经济市场环境竞争日益激烈,电力工程企业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得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电力工程企业应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机制,创建高质量的管理团队,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祚.电力工程管理新模式及其运用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9,26(01):208+210.
        [2]朱前贵,陶凤霞,许燕.PDCA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初探[J].时代金融,2018(15):198-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