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十年来,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并在电力、工业、建筑、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该技术通过系统的智能中枢传感器能够自动执行各种动作指令,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提升了生产作业效率,为生产制造型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将围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势,针对该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实际应用效果展开论述。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实际应用
过去,由于电气工程的自动控制器识别能力差、数据传输速度慢、故障检测灵敏度底,导致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电气设备故障频发,不仅严重影响了生产进度,同时,也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微处理器时代的到来,以PLC为核心技术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应运而生,该技术既缓解了企业的生产运行压力,提升了产品加工精度与质量,而且也推进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进程,标志着我国智能产业时代的到来。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优势分析
1.1 节本增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自从PLC技术出现后,传统的继电器功能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加之PLC技术具有编程简单、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可靠性高的特点,而迅速在工业生产领域、机械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比如智能化机器人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以及精密度要求较高的领域,这一技术能够完全取代人工操作,只需要按照核心处理器的程序指令执行相关动作,就可以实现全程智能化控制。这不仅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而且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与产品精度,为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1]。
1.2 摆脱固定模型的限制
过去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往往需要借助于固定的控制模型,运行系统才能完成自动化生产流程,由于控制形式死板、单一,如果产品的技术参数发生改变,这种固定模型与技术参数无法实现同步运行,进而与实际生产流程脱节,极易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智能化技术的横空出世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编程设计人员只需要根据产品的各项技术参数,设置与之相匹配的程序指令,系统就可以自动执行程序指令,一旦产品的技术参数发生改变,编程人员只需要调整和优化程序指令,就可以和生产流程相同步,进而生产出高质量的终端产品。
1.3 远程控制技术升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载体,在执行各项程序指令时,由互联网提供人传输通道,直接将程序指令传导至智能神经中枢,这一传导过程中往往只需要几微秒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而且指令执行全过程完全处于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状态,不需要人为介入,就可以完全整个生产流程。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技术水平的逐年提升,无线通讯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以手机为控制端的新型智能技术已经逐步在工业生产领域得到推广应用,操作人员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远程遥控。同时,能够对每一道生产工序的生产与管理控制信息进行点对点监测,如果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可以随时发出故障报警信号,进而减少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智能化技术的主要应用类型
2.1智能机器人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为社会各领域提供了诸多便捷服务,以人工智能技术为载体的智能机器人,近年来,也成为最热门的网络流行语。尤其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不仅取代了传统的人工作业流水线,而且也降低了生产作业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比如在汽车零配件制造行业,智能机器手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应用该技术之前,编程人员只需要根据零配件的大小、规格、加工精度,将其转变为计算机系统能够识别的二进制代码程序,然后把程序写入智能机器手的智能传感器当中,在实际生产当中,传感器将程序指令转化为人类的肢体动作,进而支配机器手执行智能操作。这一技术突破了传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束缚,开辟了工业生产现代化的崭新格局,对促进工业生产企业的稳步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2]。
2.2 PLC技术
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该技术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应用,取代了传统继电器的功能,使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跃升到一个新的台阶。PLC技术的在执行任务口令时,包括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在输入采样阶段,PLC将通过扫描方式获取的各种数据信息存入I/O映象区,当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与输出刷新阶段。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按照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扫描用户程序,在每扫描一条梯形图时,依次遵循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系统完成扫描任务后进入到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一阶段,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进而完成整个运行过程。PLC技术在实际应用当中不受环境温度、湿度、压力等条件的影响,因此,生产全过程安全可靠性相对较高,能够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PLC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PLC技术的工作原理

3 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3.1 在电力设备中的实际应用
在电力设备中,高压开关主要用来开断和关合导电回路,是整个电力系统中重要的安全控制装置。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目前,在以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为载体的智能高压开关已经在电力系统中逐步得到推广应用。这种智能高压开关能够完全脱离主观人为控制,借助于内部组件的状态感知与指令执行元件能够实现可视化、自动化控制,进而降低安全风险,同时,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为电力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2 智能化技术在电网中的实际应用
随着社会各领域对电力能源需求量的不断攀升,以智能化技术为核心技术的“智能电网”应运而生,与普通电网相比,智能电网融入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并分解出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网、智能交互终端、智能发电系统等多个智能化电网分支。以智能变电站为例,它能够自动变换电压,自动分配电能,自动调整电力流向,不仅满足了终端用户的用电需求,而且也延长了整个电网的使用寿命,构建了一个安全、节能的电力能源传输环境。
结束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在实际应用当中,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了生产作业效率、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而且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日渐纯熟,在未来工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效果将更加显著,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将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7):237.
[2]汪铭.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23):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