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电力能源作为二次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当中,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清洁能源开发多转化成电能形式,因此可以预见电力能源地位将不断提升。我国是世界上电力能源使用大国,也是电力能源生产大国,对于电力系统运行有着较高要求,需要电力系统保持运行稳定,合理调度用电量,满足居民生活与企业发展需求。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现代电力系统运行技术,能够实现智能化、规模化、科学化系统管理与运行,通过技术手段控制让系统完成自动化管理,及时识别管理中的运行风险因素,采取应急管理措施,提升系统运行安全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策略
1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特征
电力系统中所应用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表现出计算机网络技术特征以及控制工作更加便捷的特征。对于前者来说,在目前各项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在更加广泛的同时,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运输和分配等过程中,实现对电力网络分配电力情况的有效控制。比如可以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网络技术来连接电力监控系统,实现对此系统的监控并实现电力网络运输电力效率的提升,保证上述运输过程的安全。此外,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来进行大量运算,可以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更加科学合理。不仅如此,在上述技术应用中,需要工作人员掌握必要的操作技术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障电力的有效运输并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于后者来说,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表现出计算快速以及使得电力运输更容易被操作的特点。同时在此技术更加深入应用的同时,也不断提升电气设备自动化中的安全性,对于推动电力企业以及电力系统的发展直观重要。此外,工作人员在此基础上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控制技术来进行电力系统的操作,使得电力控制过程的操作更加便捷的特点。
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方向
2.1 实时仿真系统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所具有的实时性和动态性特点,可以用于观测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并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建模的利用,既有助于科研事业的开展,又能够为工作人员日常学习与培训提供良好的平台。由于电力系统运行当中不稳定因素较多,一旦发生故障不仅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转,更加容易引发更加严重的事故,对工作设备和工作人员形成威胁,所以在对电力系统进行科研时,如果通过现实场景进行试验,势必存在风险,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当中对电力系统所进行的仿真模拟,不仅运行状况和参数具有真实性,而且试验过程也相对安全,工作人员通过实验室的建立,在其中对操作指令、工作设备进行检验时,能够不断变换模拟,一旦系统出现故障,也能够随时停止试验而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科研工作的全面性和综合性。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水平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所以在日常工作当中,则应当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养,通过仿真模拟的实际场景,能够为新进工作人员提供更加直观化的工作流程,帮助其更加深入的了解电力系统,以便于日后工作的顺利展开,而对于在岗工作人员来说,仿真模拟功能更加能够成为其随时完善自身工作知识储备以及进行创新研发的基地,通过对电子信息化技术的操作,将自身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进行验证,进而有助于工作人员随时进行调整和提高。
2.2 智能保护装置的应用
在当前社会发展对电力能源需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电力系统的工作量逐渐提高,而大量的工作负荷势必造成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一定隐患,为了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则需要结合保护装置的应用。
以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智能保护装置逐步完善,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所研发出的装置不仅功能更加齐全,而且覆盖面积更广,已经能够适应各种电压等级的电站进行工作。智能保护装置当中包括有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适应理论、综合自动控制理论等多领域的精髓内容,所以在应用过程中,对电力系统的保护作用较强,极大程度的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指数,以确保电力系统平稳运行,为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助力,并且展望未来自动保护装置的发展前景,装置的功能将会更加完善,时刻满足电力事业的工作需求,为电力企业未来进步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2.3 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电力系统当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功能之一,在其应用当中,能够改善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进而实现电力系统稳定运转。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当中,为了提高技术判别和决策精确程度,则需要结合专家数据库的建设,以行业内部大量优秀工作经验作为基础,在管理工作当中,对电力系统及其元器件进行管理和控制,包括故障诊断、运行分析、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工作内容更加精确可靠。
2.4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核心工作内容,也是确保电力能源精确输出到用户终端的主要手段,相比于传统配电网工作来说,现代配网自动化技术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趋势,是电力企业工作水平逐日提高的完美体现。从概念角度来看,配网自动化主要指供电企业为了能够合理提升供电质量和配电效率,通过对现代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将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良好的应用于配网工作当中,从而实现对于配网工作的动态化监控和智能化管理,对配电网的各项信息和参数进行集成,打造具有自动化、科技化的完整配电系统,切实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电力服务。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电力事业当中配网自动化的推广和应用正处于发展中阶段,虽然多数地区的配网工作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部分地区却依然存在网络结构层次不清、电网负荷增长速度加快、多电源线路分段不理想等问题,进而造成配电网的负荷转供能力不足,对电网管理工作形成阻碍,并且在我国城市电网规划当中,由于各个地域和城市之间的规划能力存在差异性,所以导致不同城市的电网建设规划发证缺乏统一,加之不同城市对于电网所进行的技术与资金投入也存在差别,所以难以形成完备的配网自动化工作和管理模式,致使我国配网自动化的水平迟迟不能提高,而配网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对于电力系统的监督和管理能力更加具有优势,通过对配网自动化的应用,城市供电质量能够稳步提升,工作人员也可以相对简化工作流程而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并且通过自动化技术对于配网工作的监控,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也能够及时得以发现并进行解决,进而减少配网工作阶段的维修时间,为电力系统平稳运行提供保障。
结束语
电力系统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几年,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人们逐渐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到其中,减少了电力系统运行故障,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大幅度展现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自身的价值,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丁义飞,张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石化技术,2020,27(3):183-184.
[2]刘海瑞,邹上元,刘艳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分析[J].大众标准化,2019(15):43+45.
[3]刘斌,程璐.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标准化,2019(14):220+222.
[4]田晓娟,李景瑞,杜静,等.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10):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