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供电企业的电力基建工程建设与我国的国民生活以及国民经济是息息相关的,开展电力基建工程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下去,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保障,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于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我国的电力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对电力基建工程的管理方法进行完善,深入探究在管理过程中潜在的问题,并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我国的供电系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应用
一、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应用的价值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技术不断渗透到各行各业中,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解决现阶段电力企业基建工程管理中的数据获取、处理以及存储问题。信息化方法在基建工程数据信息处理中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表现出来,基建管理人员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对数据的高效处理,大大节省了数据管理人员的时间和精力。第二,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整合电力基建工程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对电力企业的资金进行合理配置,实现对整体电力企业基建工程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对电力企业的资源运用具有很高的价值。第三,控制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工作,可以对电力企业各个项目的建设成本开展预算控制工作,有助于控制电力企业的财务状况。同时,还可以利用基建工程的中心任务,保证工程进度,推动企业内部组织开展协调工作,大大提升电力基建工程的管理效率,为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带来极大助力。
二、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基建工程中的应用
(一) 利用信息技术科学预测工程造价
有了信息技术的加入局面就产生了变化,对于整个工程的造价会产生不小的助力。有关部门在开始预测之出首先可以将公司近几年里所有类似工程调度出来作为一个参考,寻找到往年工程中容易出错和预算模糊的地方,加强这方面的重视,在整个造价预测的时候就精益求精的把握好每一个点。然后在施工过程中运用ERP系统,将所有的项目预算通过编码的形式录入到系统中,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对已经预定好的造价进行实时监控,深入到工程的每一部分。预算的组成分为两部分,综合造价和专项项目造价,通过此系统能够对专项项目造价实行实时控制,通过多维度的预测让造价即使波动也会存在于事先预测好的范围之内,能够及时的调整,从而达到科学精准的造价预测。
(二)电力企业要加强对于基建工程的施工管理
电力企业在对施工单位进行选择时,要严格进行筛选,因为总会有一些企业浑水摸鱼,没有真正的营业执照。因此电力企业无论是在施工方面,还是在设计方面,都要对施工单位事先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坚决反对无证企业,确保电力基建工程的建设管理安全无误。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基建工程建设时,不仅要考虑安全问题,还要注意施工作风问题,为广大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人员的有一个好的健康状况。除此之外,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时,要对其进行明确划分,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确保现场的管理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对于一些新来的工作人员要实施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要加大审查力度。
(三)完善基建工程数据管理平台
针对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信息数据的复杂性,电力企业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将基建工程管理的信息数据进行整理,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数据系统库。基于电力基建工程管理的数据,电力企业可以开展基建工程的信息化系统设计工作,建立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内部信息交流管理系统以及项目进度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三大信息系统,融合电力基建工程管理数据信息,针对基建工程进行系统性管理。
另外,现在电力基建工程建设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工程设计难题、危险事故等情况。电力企业可以借助目前互联网上庞大的信息数据资源,为解决问题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信息和案例,管理人员对互联网中电力基建工程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并凭借这些实际的数据信息,结合自身企业发生的真实情况,开展项目工程的工作调整计划,推动基建工程管理顺利进行。
(四)?基建工程物资管理
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过程中,电力企业采购的设备、材料等种类繁多,人员安排也比较复杂。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基础设施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对这些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的物资管理和控制,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应积极沟通,以基础设施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作为建材管理的事实依据。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建立各级项目的资产清单、设备入库、设备出库、设备投资完工、存货台帐等数据数据库,利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对数据进行处理,图形与文本相结合,使数据更有说服力,使电力企业的资金流动实现透明化管理。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过程中,电力企业项目物资管理建设最明显的体现就是项目的实时监控。电力企业在电力运行过程中,安排专门技术人员安装通信设备,连接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和输电线路,形成强大的数据通信网络。同时,工作人员在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现场安装了监控设备,并将通信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连接在一起。这样,电力企业就可以对电力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统一的在线实时视频监控。管理人员可以在办公室对基础设施项目的现场运行情况进行观察和远程监控管理,确保电力基础设施项目人力、物力资源的合理运行,提高电力基础设施项目的质量。
(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养,推动各类信息化软件的应用
电力企业开展基建工程管理工作,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应该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工作,提高他们的管理素质和技能。①电力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组织基建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人员对工程管理中运用的信息化技术系统以及软件的操作和处理进行系统化培训,要求管理人员全方位掌控信息化系统和软件的操作运行,熟练操作基本的办公软件,如Office等,使管理人员在实际的信息化技术操作过程中能够应对自如,以此保证信息化技术能够在基建工程管理中发挥最大的功效。②电力企业要加强对信息化软件应用的重视程度,积极在基建工程管理建设中推广使用便于工程管理的各类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信息化软件多种多样,而且在不断更新换代,电力企业应该与时俱进,不断要求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学习相关信息化软件操作,为开展高效的信息化基建工程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比如,在工程进度管理中可以使用进度管理软件,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工程的开展进度,并对工程进度进行信息分析,提升管理效率。③注重对基建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形成完善的基建工程管理制度。电力企业要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对管理人员的技能和工作状况进行考核,以此不断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信息化在基建工程管理应用的发展。对于基建工程的管理制度,电力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使基建工程管理逐步走向信息化管理,减少人力资源在管理方面的浪费,提升管理质量。
三、结论
总而言之,电力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能源之一,在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占有重要位置。每一个电力企业所追求的目标都是能够使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而将信息化应用于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可以实现企业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大力应用推广信息化已经成为了电力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焦双吉.企业基建项目工程管理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8,(6):165-165.
[2]陈一昕.刍议小型基建项目实施过程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8,(15):80-80.
[3]王磊,吕孝臣.浅谈电力企业小型基建项目管理[J].中国电子商务,2018,(4):10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