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不担心6个方法来预防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9期   作者:李小莉
[导读] 关节炎是关节及周围组织出现的炎性疾病,包括很多种类型,患者不仅疼痛难忍,正常活动也会受到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残疾。关节炎的出现与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有直接关系,完全是可以预防的,只不过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预防关节炎,以及什么样的症状是关节炎发生的征兆,以至于病情已经十分严重时才去就诊,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下面就来科普一下关节炎的预防六法。
(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31)
 

关节炎是关节及周围组织出现的炎性疾病,包括很多种类型,患者不仅疼痛难忍,正常活动也会受到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残疾。关节炎的出现与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有直接关系,完全是可以预防的,只不过大多数人不知道如何预防关节炎,以及什么样的症状是关节炎发生的征兆,以至于病情已经十分严重时才去就诊,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下面就来科普一下关节炎的预防六法。
1.预防关节炎的6个方法
1.1 控制体重
很多人不知道,身材肥胖是可以引发和加重关节炎的,因为身材越胖,给关节施加的压力就越大,患关节炎的风险就越高。特别是身材肥胖且活动量较大的人群,关节的结构完整会受到很大影响,逐渐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控制体重是预防和改善关节炎症状的一大要点。体重减轻,膝关节胫骨关节以及髌骨关节的受力随之减少。已经饱受关节炎折磨的患者,只要减轻体重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疼痛症状就会有明显的缓解。通过运动的方式减肥是最佳的,运动会增强关节活动度,使关节僵硬的症状减轻,不仅能减重,还能起到预防关节炎的效果。
1.2 改变活动方式
日常活动可引起关节炎,一旦在某项活动中,感觉关节疼痛严重,那么这项活动就不宜再继续下去。比如一些人喜欢一些冲击性的运动,如篮球、足球、排球等,但是在跳跃过程中,关节受力较大,容易产生不适感,这种情况下就要适当改变一下兴趣爱好,降低运动的冲击性,参与一些游泳、瑜伽、滑雪等运动。有氧运动对于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关节功能都是具有显著效果的。如果不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运动,可以咨询物理治疗师,治疗师能够教会我们一些保护关节,安全伸展的正确运动方式,建立系统化的运动方案,循序渐进提高关节活动度,预防和改善关节炎。平时活动要远离危险因素,避免出现外伤,否则也有引起关节炎的可能。
1.3 晒太阳
晒太阳是最自然的保健方式,能够起到补钙的作用。有研究显示,人每日晒太阳20至30分钟,阳光可将维生素D活化为维生素D3,促进钙吸收,起到预防骨质疏松和关节老化的作用。因此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多到室外沐浴阳光,对身体是好处多多的。
 
1.4 预防和处理关节损伤
在日常活动和运动中,往往会造成关节损伤,这很可能引发关节炎。因此日常活动一定要倍加小心,在运动前要先热身,运动量逐渐加大,决不能刚开始就进行负荷较大的运动。运动后不能下蹲、平躺,要循序渐进恢复机体正常状态。一旦出现关节损伤,要及时进行妥善处理,不能等待其自行恢复,否则很可能在后续的活动中进一步加重损伤,最终导致关节炎。如半月板损伤就可导致膝关节炎,损伤后一定要早用药。
1.5 调节饮食
日常饮食也与关节炎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多吃奶类、蛋类、豆制品以及蔬菜和水果,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钙和维生素,很好的预防关节炎。但是如果经常吃刺激性食物和发物,就会增加患关节炎的风险。关节炎患者在春季如大量吃韭菜、狗肉等发物,症状会迅速加重。维生素C是预防关节炎的“强效药”,可多吃橙子、柑橘,也可以口服维生素C片。另外,还要注意饮食的酸碱平衡,避免摄入过量的酸性物质,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物,保持体液的酸碱平衡是保养关节的一种有效方法。
1.6 注意保暖和情绪
关节炎患者害怕受湿、受凉,预防关节炎也一定要注意保暖。平时要保持鞋袜的干燥,不能穿没有晾干的衣物。夏季不宜贪凉,吃阴冷,吹冷风。秋季天气转凉,应该尽早添加衣物,保护关节处,以免受到风寒侵袭。另外,多休息也很重要,很多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症状基本得到了控制,但是在劳累的活动后病情再一次加重,可见平时要劳逸结合,注意休息。
压力过大会使人体内的酸性物质沉积,身体的正常代谢会受到影响,因此情绪、工作也是诱发关节炎的一个隐性因素,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保持心情愉悦能够保持弱碱性体质,这是预防关节炎的有效措施,也是关节炎患者的自我保健方法。
2.关节炎早期症状
很多人由于不了解关节炎,在出现了早期症状后没有重视起来,及时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治疗难度增大。在预防关节炎的同时,我们应该了解这种疾病及其症状,如此才能及时控制病情发展。
关节炎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关节疼痛,根据关节炎类型的不同,疼痛的特点也有所区别。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以及反应性关节炎,疼痛的症状都不相同。其次是关节肿胀,这是炎症进展的结果,肿胀越严重说明病情正在进一步恶化。关节肿痛令患者的正常活动受到影响,出现关节功能障碍,炎症使关节的结构被破坏,长期无法活动的患者甚至可能永久性丧失关节功能。不同类型的关节炎下,患者也可出现关节畸形,皮肤出现红斑,肌肉萎缩、肌无力、有压痛感等症状。
 
引起关节炎的因素有很多,想要预防关节炎,不仅要做好关节的保护和保暖工作,使其免受外伤和风寒,更要注意日常饮食和情绪,通过调节身体素质来减少患关节炎的风险,增强抗病能力。目前对于关节炎还没有研究出能够彻底治愈的药物和手段,一旦染病苦不堪言,且很难摆脱,因此一定要加强预防,确诊后加强自我保健。

小伤口大问题,怎样预防糖尿病足
李  鑫
(达州市宣汉县天生中心卫生院  四川达州  636150)
 

经济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糖尿病的发生几率也随之上涨,开始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身心都较为疲惫,不敢吃不敢喝,还忽略了最重要的伤口护理,走入一定误区,有可能因小小的皮肤破损而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62岁的牛爷爷患有10几年糖尿病,前段时间不小心碰破小脚趾,仅仅是用酒精擦拭并没有进行相应护理,认为过几天就能自行愈合。谁知创面越来越大,呈现出发黑的情况,开始疼痛,这才引起牛爷爷的注意,在家人陪同下就诊,检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小趾已坏疽,甚至足背下也有蜂窝织炎,属于糖尿病足。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牛爷爷的病情好转,但不得不截掉那个坏疽脚趾,后悔不已但也改变不了事实。其实,如果糖尿病患者在平时有意识地去预防,做好日常足部护理,尽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的话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现在,我们就来谈谈什么是糖尿病足和它的危害,引起广大糖友的关注,同时了解一下如何去预防它的发生,使患者远离并发症,更好地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一、什么是糖尿病足及它的危害是什么呢?
糖尿病足是因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和植物神经病变或下肢血管动脉硬化导致周围血管闭塞,发生细菌感染等情况,使足部疼痛、溃烂,严重时出现坏疽的病症。它可以穿透患者皮肤的全层,也能深入骨、关节等部位,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如果持续时间长,没有得到有效处理,那么有可能导致截肢,威胁到我们的生命。糖尿病足的发生几率是10%,而且截肢的患者中有85%是糖尿病患者,面对这些数字我们必须要形成预防意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二、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如果糖尿病患者病程达到10年以上,而且平时血糖控制效果不太好时,一定要注意足部的护理。患者曾经发生足部溃烂但已愈合或者有麻木、发凉等感觉,脚部有老茧,行走可能出现疼痛加重等情况时,已处于高危状态,需要警惕糖尿病足的发生。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讲讲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1、按时吃药
这个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了,不过还是需要提醒患者按时吃药,并且一定要遵医嘱,保证足够的药量,还应注意定期监测血糖值做好记录,从根本上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但这并不代表平时就可以忽略其他预防方式,而是要做到相互配合,共同作用才能远离糖尿病足。
2、饮食结构的调整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后,吃得越来越好并形成一种习惯,糖尿病足的预防恰巧就要调整饮食结构,这可以说是最简单也最难完成的预防手段。患者要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改变饮食方式,做到按时吃饭,控制食物摄入量等,同时进行适当运动,既能提升饱腹感,又可以将血糖维持在较平稳的范围内。
3、检查双脚
糖尿病患者要养成每天检查双脚的习惯,花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安全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眼部的病变,在看东西模糊的情况下,家人要代为检查,如果发现异常或有不适感,像局部破损、水疱等,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处理,必要时就医检查,避免伤口的严重化。
4、控制洗脚的水温
糖尿病会使患者神经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对外界的温度感知不够灵敏,在洗脚时要用35-38度的温水,避免烫伤的发生。修剪指甲时不要过深,平时穿棉质柔软的袜子,选择舒适合脚的鞋子,减少对足部的伤害,更好地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糖尿病足,也认识到它的危害,那么患者要多注意观察足部情况,虽然不能避免生活中的磕碰,但却能及时处理,一旦出现足部皮肤破损或伤口,要予以重视并及时就医,避免小伤口变成大问题,导致不可挽回的严重局面。平时,患者有意识地去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做好足部护理,使它享受到细心的照顾,给我们行走和娱乐等多种生活方式都带来舒适感,有效地避免小不治,大截肢的情况,减少家人们的担心和自己身心的痛楚,快乐地享受生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