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无偿献血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很多小伙伴们也都献过血,大家都知道无偿献血可以拯救他人的生命,志愿者将自身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这是一种非常高尚的奉献行为,无偿献血的荣誉是终生的,献血者无偿献血之后,患者在使用时需要收取费用,对于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有一个疑惑:为什么献血时无偿,而用血时却需要花钱呢?这是不是医院在变相收取患者的费用增加医院收益呢?而且血站是不以营利的公益性机构,该不会是拿着人们无私奉献的血液来做买卖获取暴利吧?接下来我们逐步解开无偿献血之后用血却要收费的“秘密”。
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明确规定,公民临床用血时,只需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同时还规定,无偿献血者临床需要用血时,免交上述费用;及其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按照省级政府的规定免交或减交上述费用。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献血无偿,但这并不意味着血液可以无偿使用。
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群知晓无偿献血并参与献血,首先就要开展无偿知识宣传,人群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无偿献血,如患有艾滋病、肝炎、严重心血管疾病以及重要器官切除者等人群都无法献血。并且献血还有年龄和体重以及血压等相关要求,这些都会让很多愿意参加无偿献血的人群无法成功献血。还有部分人群平时未检查身体,不了解自身身体情况下,来献血也会有不合格血液的存在,所以在献血之前会对捐献者血液进行献血前健康检查,初步检测血液是否有不合格情况,筛查这部分人群,就会造成一笔献血初筛检测费用。再加上采血耗材和给献血者提供饮品及献血纪念品等,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三是在献血之后血液需要进行有效管理和使用,具有严密完善机制。其实献血和用血并没有我们平时想象那么简单。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献血者血液抽出来后会直接将血液放于固定位置,需要时拿出来。事实并非如此,医院和血站都会有专用储血设备(如:储血冷藏箱/库、血小板保存箱、低温冰箱、速冻冰箱、超低温冰箱及血浆冻库等),都需设置特定温度并定时监控放置于相对恒定的温湿度环境内,从而保证血液各成分维持其标准值。可想而知,血库中储存设备就需要花费很多资金,日常维护也是不小的开销。
四是成分输血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国际上输成分血的比例已经达到90%以上,输全血不到10%,发达国家比例已经超过95%。成分血它就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全血分离制备成纯度高、容量小的血液成分,临床医生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地开展成分输注。具体操作为采集后的全血经过离心、过滤、洗涤等血液成分分离操作,提取其中的单种或几种血液成分,使其符合国家有关全血及成分血(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质量要求。制备过程中,制备设备、物料由于是专用医用物资,成本均较高。
五是血液采集后还需进行一系列的检测。按照血液检验标准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血型检测、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血清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抗TP)和核酸检测及国家和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的地方性、时限性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并且从2015年全国血站全面开展核酸检测,这几种不同检测试剂的成本费比较昂贵,还不包括仪器设备的投入及人员的薪资等。
综上所述,国家相关部门所核准收取的临床用血费用是上述血液的宣传、招募、采集、检验、制备、储存及运输等过程所涉及的成本开支。无偿献血行为是高尚的利他主义精神,对于每一位无偿献血者我们将秉承专业、热忱的服务宗旨,将每一位无偿献血者的无偿大爱,安全、及时、有效的传递给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