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0039)
摘要:在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是责任主体,不仅要提高施工企业自身的技术装备能力,提高施工工艺水平,还要强化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这是促进电网发展的基础,电网工程的安全质量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三型两网”、“世界一流”发展要求,当前输电线路施工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具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关键词:输电线路;施工;问题及对策
1当前输电线路施工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质量监督体系不够完善,未能很好运转
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负主体责任,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并落实质量保证措施,切实开展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当前,部分输电线路工程存在:输电线路工程杆塔组立前和架线前等关键环节未认真组织开展施工班组自检、施工项目部复检和公司级专检的“三级自检”质量验收工作,施工班组自检替代项目部复检,施工项目部替代公司专检,或者项目部包揽“三检”等现象,导致质量验收工作停留在资料上,实体质量工艺得不到有效监督。
1.2施工方案编制深度不够、缺乏指导性和针对性
施工方案是工程管理过程中最具指导性文件,按照国家规范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基建的有关规定,施工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应开展现场初勘,建立输变电工程“风险识别、评估清册”,据此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对于桩基施工、深基坑施工、高塔组立、临近带电体、跨越架搭设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但是,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未组织人员实地了解工程建设的地形、地貌、土质、交通、周边环境、临边、临近带电体或跨越等情况,没有根据现场初勘实情来建立输变电工程“风险识别、评估清册”,由资料员根据施工文件和工作经验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和具体施工方案,相关审核人员流于形式,责任不到位,从而导致专项施工方案深度不够,不能结合工程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指导意义,造成施工现场与方案成两张皮,加大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
1.3工程分包管理不规范
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未严格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分包安全管理办法》进行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施工现场存在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现象,劳务分包作业未在施工单位的组织、指挥、监护下进行;二是分包人员自带施工机械、工器具作业;三是施工单位线路组塔、架线作业的班组骨干配置不符合规定,部分作业点未采取“作业层班组骨干+核心劳务分包人员+一般劳务分包人员”的模式开展作业。
1.4施工现场作业管理不规范
现场施工过程管理是建设工程的关键阶段,一定要规范作业行为,开展标准化作业,目前输电线路工程却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安全技术交底简单、流于形式,交底内容深度不够,安全措施交底较多,质量工艺交底较少,被交底人存在代签字现象。二是施工作业票内容填写与现场实际施工内容不一致,技术要点填写与施工方案不一致;工作现场实施的施工方法、采用的工器具是与施工方案不一致。三是国家电网公司制定的施工标准工艺在现场推行不力、执行不到位,随意性施工,导致实体质量工艺性较差。
2输电线路施工问题的解决策略
2.1进一步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一是现场抓实材料检验检测、设备进场验收、设备安装、试验调试、逐级验收等关键节点管控,严厉打击责任缺失、应付变通、弄虚作假等行为,对于责任不落实引发质量事件的严肃问责。
二是坚持标准化开工,严格审查开工报审资料,促使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2.2加强施工方案的规范管理
施工方案编制前必须认真开展现场勘查,准确辨识作业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方案的编制、审核、批准必须符合规定,一般施工方案由施工项目部技术员编制,经施工项目部安全员、质检员审查,项目总工程师审批,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由施工项目部技术员组织交底实施。专项施工方案由施工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编制,针对重要临时设施、重要施工工序、特殊作业、危险作业项目以及国家规定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明确具体安全技术措施,并附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企业技术、质量、安全等职能部门审核,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由施工单位指定专人现场监督实施。
2.3严格执行外包队伍和人员安全准入管理制度
分包安全管理遵循“谁发包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督、统一平台实名制管理”,执行核心劳务分包队伍培育管理制度,严格安全准入管理,执行外包队伍和人员“双准入”机制,严格安全培训考试,严把人员进场关,执行实名制管理。规范外包队伍安全资信管理,利用违章积分、负面清单、“黑名单”等失信惩治措施,倒逼外包队伍主动提升安全管理能力。核心劳务分包队伍在施工单位作业层班组骨干的组织、指挥、监护下开展工作,不得自行作业,不得自带材料、机具。核心分包人员和作业层班组同吃同住,食宿条件统一标准、统一安排。将核心劳务分包人员纳入施工单位“四统一”管理,全面推进线路施工作业层班组标准化建设,完善以作业层班组为基本单元的施工组织体系,提升施工企业“领着干”、“自己干”的能力,依法依规开展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
2.4规范现场作业
一是健全以作业层班组为基本单位的施工安全保证体系,作业层班组是最基层执行单元,开展班组承载力分析,严格现场作业计划管理,全面实施生产作业安全管控规范化,全面推行现场作业标准化,将作业票、交底、站班会、质量验收等基础管理要求落实到位。
二是做实业主、施工两级现场管控,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严守“十不干”和“十项禁令”,扎实落实风险管控措施,作业前对入场的施工机具、安全工器具再次检查确认,坚决杜绝不合格工机具进入现场。
三是全面推进基建“e安全”应用,推动实名制全过程管控的全面落地,强化现场人员入场核实、考勤管理和量化考核;建立以作业层班组为基本单元、施工作业计划每日更新的“一本帐”管理机制,以电子作业票为载体严格风险管控,严格现场交底、站班会、到岗到位监督,精准管控每一项施工风险,严密监控作业状况。四是强化安全监督,采用作业现场巡查和远程视频检查相结合方式,集中市县公司两级安全督察力量加大“四不两直”和“双随机”检查力度,紧盯组塔放线、带电跨越、有限空间、陡峭地形作业等高风险作业现场,超前落实防高坠、防触电、防感应电、防误操作等安全措施,严控人身作业风险。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确,在推进国家电网公司“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战略的同时,必须加强电网工程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切实提高输电线路的建设质量。在输电线路施工中,要全面分析输电线路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优化施工资源配置,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执行“一本帐”管理机制,规范现场作业,遵循安全第一,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大检查处罚力度,降低线路施工中的事故发生率,提高电网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永光.试论输电线路施工工艺和环境问题导致的线夹发热及其应对措施[J].科学与信息化,2019(36):69-70.
[2]吕科.探析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运用[J].通讯世界,2018(03):87-88.
[3]吴宝华.试论电力工程中输电线路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J].科学与信息化,2017(16):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