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一词anesthesia源于希腊,意为没有知觉。其含义是为人们消除身体的痛苦和恐惧。麻醉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手术给人们带来的疼痛。从古至今,疼痛是疾病给人们带来的最直接的感受,然而直至现在,人类也无法真正的战胜疼痛。
麻醉药物发展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19世纪以前,西方国家的手术都是在无任何麻醉措施下进行的,很多患者在手术过程疼到昏迷甚至丧失生命。在没有发现麻醉药品之前,手术对于患者更多的不是挽救生命,而是一种酷刑。相比较之下,在中国古代的各种医书上都有比西方较早的关于疼痛治疗上系统的理论,比如牙痛,关节痛,耳痛的穴位和针刺治疗。在《神农本草经》中也有关于镇静镇痛的麻醉药物的记载,比如大麻,乌头等。麻醉的发展随着医疗的进步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中对于麻醉药的研究也逐渐取得成功。让我们了解一下关于麻醉药发展的事儿!
关于麻醉药的的点点滴滴
麻醉药可谓是麻醉技术的发展核心,麻醉的操作技术和麻醉器械的日益完善都是为了让麻醉药发挥它最大的作用,但是麻醉药物也是一点点进步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尤其是麻醉药品,如果不严格规范使用会造成严重后果。在早期,人们发现利用鸦片溶液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刚开始只是单纯减轻疼痛,到现在镇静镇痛肌松三大种类药品的复合应用,逐渐使全身麻醉的效果达到最佳。
术中麻醉药品的发现
在十九世纪,乙醚的发现帮助人类实施了世界上第一类乙醚全麻,成功切除了病人的下颌部肿瘤。随后,氧化亚氮,俗称笑气的出现,又为手术的成功带来了新的保障。但吸入性麻醉药易燃,易爆炸,还会导致心律失常,肝毒性,肾毒性。很多药品已经弃用。现在,临床上常用的吸入性麻药有七氟烷,异氟烷,氧化亚氮等。
在对吸入性麻醉药研究的同时,静脉麻醉药也有了很大的突破。静脉麻醉药是一种经血液循环作用到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全身镇静,催眠和镇痛的效果。在应用于临床后,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鸦片到普鲁卡因再到苯二氮卓类的发现,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丙泊酚成为镇静催眠的常用药物,它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强。
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摒弃了一些效果不理想,心脏毒性较大的药物,比如普鲁卡因。阿片类药物的出现在术中镇痛效果确切,远胜于吸入性药物给人们带来的多种副作用。曾经引起人们兴趣的大剂量使用阿片类药物吗啡进行麻醉已经不再广泛应用,现在常应用于临床的有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等。
肌松药的发现是麻醉发展的里程碑之一,阿曲库铵,罗库溴铵等肌松药的相继问世,为全身麻醉的肌松作用和呼吸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区域阻滞麻醉的发展使一些简单,短时间的手术操作起来更加的方便。他对生理影响较小,却镇痛区域明确,术后恢复较快。相比较全身麻醉,操作简单,容易控制麻醉的深度。目前常用的局麻药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止痛药的发展:
止痛药是大家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药物之一,头痛,牙痛,关节痛都可以用止痛药缓解。一般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药理作用都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止痛功效。
小结:现在全球每天有很多人依旧与疼痛作斗争,由于医疗水平的局限性,一些疼痛无法诊断明确病因。麻醉药具有消除患者疼痛的功效,但是,大量使用麻醉药容易成瘾。所以,使用麻醉药品有明确的使用规范且需要严格的执行。复合麻醉用药也越来越普遍,安全性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得到了科学的验证。与此同时,给药技术和药物检测技术不仅促进了麻醉药物的发展,也是药物使用更加个体化。不可避免的是,麻醉药品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寻找更合适,更安全的麻醉药物依旧是麻醉工作者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