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磁共振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5期   作者:娜布其 王利东
[导读] 判断预后及评价康复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摘要:伴随生活及医疗条件的优越,人口老龄化越发严重,随之引发了更多的心脑血管病,脑卒中就是其一,它不仅致死、致残率高,脑卒中还包括偏瘫、语言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多个并发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功能磁共振fMRI是研究脑卒中后脑功能康复机制、判断预后及评价康复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关键字:功能磁共振;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
    1、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
脑卒中(Stroke),又名脑中风,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包括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血管性痴呆的早期表现,好发于老年人,但实际上任何种族、年龄、性别的人均可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
2、功能磁共振( fMRI)
    fMRI用于皮层中枢功能区的定位及其他脑功能的深入研究,并通过磁共振图像来显示脑部皮层信号变化的一种研究方法。它不但包含解剖学信息,而且具有神经系统的反应机制,,包括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fMRI,BOLD -fMR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等。
3、功能磁共振在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应用
功能磁共振是一种无创、无辐射、高时间及空间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为临床脑卒中的诊断及预后提供帮助。研究者认为高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和尿酸与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高度相关,这些血浆生化参数与血管危险因素一起,可以提高PSCI早期检测的灵敏度[1]。脑卒中认知障碍也存在于年轻人中,通过来自基于人群的所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非弥散性卒中队列的连续合格患者接受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脑白质损伤的磁共振标记物与年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轻度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密切相关[2]。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白质的完整性比无认知障碍的患者受到明显破坏,认知功能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白质部分束的DTI参数存在相关性。DTI揭示了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细微的大脑半球改变,介于主观认知降低和轻度认知障碍之间,在临床研究中有助于发现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的个体[3]。SWI能够显示急性梗死灶周围异常的静脉,梗死灶周围静脉的异常分布程度间接反映脑组织的血流灌注及细胞代谢状态。静脉异常增多、增粗,提示责任血管狭窄程度重,梗死面积大,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患者预后较差[4]。还有研究者发现MRS用于评定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可有效鉴别认知障碍的存在。通过血氧水平功能磁共振(BOLD)研究发现,原发性中年T2DM病患者右顶叶-后顶叶和海马旁回缺省网络的糖尿病相关脑损伤导致空间工作记忆损害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5]。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恢复的潜力是由什么决定的尚不确定。

大脑网络的战略区域,即所谓的中枢,受梗塞影响的程度可能是一个关键因素。研究人员通过整合梗死面积信息和健康大脑网络拓扑结构来评估网络中枢的损伤,得出这样的结论,结合梗死面积和网络拓扑信息可以预测卒中后的长期康复情况[6]。
4、小结
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增长迅猛,认知功能障碍是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患者家庭带来严重创伤。怎样能使危害降到最低,功能磁共振作为一种无创、活体的研究方法,对进一步了解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为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Wu JX, Xue J, Zhuang L, Liu CF. Plasma parameters and risk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Ann Palliat Med. 2020;9(1):45‐52. doi:10.21037/apm.2019.12.05
[2]Zamboni G, Griffanti L, Mazzucco S, Pendlebury ST, Rothwell PM. Age-dependent association of white matter abnormality with cognition after TIA or minor stroke. Neurology. 2019;93(3):e272‐e282. doi:10.1212/WNL.0000000000007772
[3]Brueggen K, Dyrba M, Cardenas-Blanco A, et al. Structural integrity in 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Alzheimer's disease based on multicenter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J Neurol. 2019;266(10):2465‐2474. doi:10.1007/s00415-019-09429-3
[4]张冰. ASL及SWI磁共振功能成像对急性脑梗死预后评估价值[D].天津医科大学,2017.
[5]Huang RR, Jia BH, Xie L, et al. Spatial working memory impairment in primary onset middle-ag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 ethology and BOLD-fMRI study. J Magn Reson Imaging. 2016;43(1):75‐87. doi:10.1002/jmri.24967
[6]Aben HP, Biessels GJ, Weaver NA, et al. Extent to Which Network Hubs Are Affected by Ischemic Stroke Predicts Cognitive Recovery. Stroke. 2019;50(10):2768‐2774. doi:10.1161/STROKEAHA.119.025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