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化脓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不典型,不易早期诊断,导致延误治疗时机,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近来年,脑脊液中的其它指标、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RI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应用中有了新的进展。本文主要综述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方法。
【关键词】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16srRNA基因,磁共振成像
新生儿化脑幸存者中10%~20%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认知障碍、听力丧失等,因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易造成误诊、漏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1]。因此早期诊断、及早治疗是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的关键,寻找新的敏感指标成为新的研究方向,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
1.脑脊液指标
1.1脑脊液酶学指标
在健康人体内,脑脊液中LDH、AST等含量很少,当脑膜组织发生病变时,神经细胞释放酶增加,但脑脊液清除率没有随之增加,反而降低,所以AST释放进入脑脊液。CRP属于分泌性蛋白质,当机体发生感染时,CRP在炎性细胞因子刺激下合成,然后在感染部位结合,调动补体及各种免疫细胞,清除外来病原体,所以CRP水平升高可作为感染性疾病诊断及判断治疗效果与预后的重要指标。宋文奇[2]对95例拟诊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进行检测发现,脑脊液AST、LDH、CRP水平有助于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尤以LDH+CRP联合检测具有较大临床意义。同时,重度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上述指标均高于中度、轻度患儿。
1.2 脑脊液TNF
TNF-α基因由巨噬细胞产生,与慢性乙肝、胰岛素抵抗等多种疾病的易感性相关。多项研究表明TNF-α水平在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会明显升高,TNF-α 水平检测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诊断有确切价值[3]。
1.3 脑脊液乳酸水平
乳酸为葡萄糖无氧酵解的最终产物,脑脊液乳酸含量能够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糖无氧酵解情况,并且不受血乳酸水平的影响。 近来国外一些实验发现脑脊液乳酸可作为诊断儿童及成人化脓性脑膜炎的一个重要指标。
1.4 脑脊液NSE
多项研究证实缺氧性脑损伤、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流脑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感染均表现出脑脊液NSE和(或)外周血NSE水平的显著升高,治疗后患者NSE水平显著降低,提示脑脊液中NSE含量的变化对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辅助价值。
2.血清学指标
出生后第三天起,新生儿PCT 正常参考值同成人,多数研究发现,当患者发生严重细菌感染,体内的降钙素原水平会在2~3h 后逐步升高,用于细菌感染疾病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价值。有研究发现,降钙素原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后期随着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逐步降至正常水平,因此,该指标还可用于病情评估以 及预后判断[4]。
张嵘[5]的临床的试验发现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清PCT含量明显升高,且检测血中PCT的早期变化可鉴别细菌性感染或病毒性感染,减少了抗生素的滥用。
3.16srRNA基因检测
16srRNA基因是细菌染色体上编码rRNA相对应的DNA序列,目前几乎所有的病原菌16srRNA基因测序已完成,可作为细菌病原体PCR扩增部分或全部序列的目标,且16srRNA基因所在区域在所有细菌中高度保守,PCR扩增能识别出相应的病原体。如今16srRNA基因检测技术更多应用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国内相关研究发现,脑脊液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明显低于16srRNA基因检测阳性率。
4.影像学
4.1核磁共振成像(MRI)
MRI是一种新型的高科技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无发射线损害、无骨性伪影、多方向及多参数成像、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等独特优点,且 DWI(水分子弥散成像)在机体病理情况下呈现特殊信号,能很好的标识病灶部位。研究发现在新生儿确诊化脓性脑膜炎72小时内行颅脑MRI及DWI成像异常者占95%。
4.2颅脑CT检查
CT检查是用X线束对人体指定部位进行层面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电信号,输入计算机处理形成图像。具有密度分辨力高、检查方便、迅速等优点。尽管该检查对微小病变不敏感,能显示脑膜炎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脑水肿、脑积水、脑梗死、硬膜下病变和脑脓肿等,目前有关颅脑脑损伤及预后的报道多是颅脑CT检查。
综上所述,单纯依靠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常规生化对新生儿化脑做出诊断已不能满足临床所需,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增加脑脊液的酶学指标、TNF、乳酸水平、NSE、16srRNA基因检测等项目结合血清PCT,完善颅脑MRI、头颅CT、颅脑超声等检查以期提高新生儿化脑早期诊断率。
参考文献
[1]杨宗强,孙延龙.脑脊液中蛋白和酶学检测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0):1326-1328.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3.10.065.
[2]宋文奇,余金蓉,陈莉.脑脊液LDH+CRP联合检测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J].西南国防医药,2019,29(2):122-124. 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9.02.008.
[3]Melah KE, Lu SY, Hoscheidt SM, et al. Cerebrospinal Fluid Markers of Alzheimer’s Disease Pathology and Microglial Activ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Altered White Matter Microstructure in Asymptomatic Adults at Risk for Alzheimer’s Disease[J]. J Alzheimers Dis, 2016, 50(3):873-886.
[4]刘 玳 言 . 新 生 儿化 脓 性 脑 膜 炎 早 期 诊 断 的 研 究 进 展 [J]. 继 续 医 学 教 育,2015,27(12):87-88.
[5]张嵘.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新生儿中枢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2,(5):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