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与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10期   作者:陈鹏
[导读]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建筑业的建设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摘 要】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建筑业的建设水平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因此社会上涌现出了一大批针对建设管理需求的先进工程管理模式,这为建设效益提高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为了帮助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需要在充分探析已有工程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对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为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提升,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提供方法参考。
        【关键词】工程管理  创新模式  应用  发展
0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竞争加剧,各建筑公司之间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纷纷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传统管理模式不能对建筑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加大了建筑安全隐患。创新化的工程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控制建筑质量,还能节约建筑成本,大幅度提高了建筑施工的经济社会效益。另外创新化的工程管理模式有利于高素质建筑人才队伍的培育,这可为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促进建筑行业稳健运行作出巨大贡献。
1.工程管理现状
        建筑工程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类,分别是施工人员操作水平低下、建筑施工材料质量参差不齐以及工程管理方式陈旧落后。建筑施工过程普遍具有参与人数多、施工环境差、施工难度大以及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特点,这些因素的存在致使建筑设备的利用效率低下,无形中增加了建筑作业的安全隐患。另外施工过程的作业人员几乎均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导致建筑过程的总体效率较低。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普遍采用质量低下的建筑材料,而相关部门对此的检验力度也偏低,这严重影响到建筑行业的建筑材料质量把控。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建筑材料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引发了建筑项目整体质量偏低,建筑安全性成为了民众生命健康的最大威胁。国内建筑施工往往具有多因素制约性,整体的工程管理水平处于起步阶段。绝大部分工程管理的方式较为陈旧落后,已经不能满足日趋复杂的建筑工作特性,导致质量管理以及隐患风险等重点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2.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要实现创新性发展,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适应城市化建设需求、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水平、科学化建筑工程管理以及加大建筑工程的控制力度。建筑企业不仅需要满足社会建设需求,还应该创新优化建筑工程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以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通过不断优化工程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的建筑成本支出,降低资源消耗,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可以促进建筑项目顺利实施。在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应用过程中,也可以更好地把控工程质量,拉近项目相关方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科学化建筑工程管理可促进管理理念的转变,使得工程管理从陈旧的管理方式转变为新颖性的管理方式,创新性的管理方式可以创造实际价值,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建筑整体生产力的提升。工程管理的主要控制对象为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等,对其进行控制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项目的有效开展。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创新管理模式,可以不断细化管理内容,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建筑目标,使得建筑过程得到有效监管,以便对建筑效果进行评价。从建筑效果的评价中,可以发现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根据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以制定科学的管理体制。


3.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分析
3.1创新工程管理体系
        目前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仍然存在管理体制缺乏系统性,管理机制不合理等问题,这给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升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故需要对工程管理体系进行创新,详细的创新过程如后所述。首先需要相关管理部门持续优化工程安全管理理念,坚持以思想引领工作的指导方针,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另外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接着需要对工程质量、成本控制以及建设安全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在保证项目质量与作业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控制项目的建设成本。
3.2创新责任管理体制
        创新责任管理体制需要结合现行法律与建筑合同,系统性分析项目相关方的责任与义务,保证项目的各建设环节均能被全面监管,达到整体把控项目建设质量的效果。根据上述分析需要制定较为合理的项目工程质量管控标准,让各部门工作人员充分履行自身工作职责,以促进项目作业的正常有序开展。
3.3创新工程管理模式
        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需要综合考虑项目整体施工目标与建设要求,引入先进的工程管理手段,有机整合项目的招投标以及建筑设计等。目前较为常见的工程管理模式主要有4种,分别是CM项目管理模式、DBM项目管理模式、BOT项目管理模式以及EPC项目管理模式。CM项目管理模式主要是指建设管理系统,该系统将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的管理目标进行统一化,让二者协调处理工程监督与项目管理,从而最大限度提高项目的建设效率。DBM项目管理模式从拉近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关系角度入手,加大项目建设的成本控制力度。BOT项目管理模式需要度建造流程以及运营流程进行控制,促进政府建设项目的个体化融资。EPC项目管理模式是当下应用最广的工程管理模式,该模式精细划分工程建设的各环节,从根本上提高项目的组织管理水平。创新工程管理模式需要在考虑项目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上述4种模式的优势,全面提升工程管理水平。
4.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发展趋势
4.1基于品牌进行创新
        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可以从企业品牌树立与核心竞争力培育两个角度入手,以高素质管理人才带动企业的优化管理,提升企业的综合创新能力。此外根据建筑市场的供求现状,深入探讨项目建设要求与建设特征,保证新颖性的工程管理模式可以较好符合项目的整体建设标准。
4.2创新模式符合实际
        机械自动化水平随着科技发展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技术含量也因此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增长。故对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应该综合考虑企业的生产水平、技术现状,对创新管理模式进行持续性优化,保证企业的建筑设备符合先进生产要求。另外可以通过合理配置劳动力与生产工具的方式,从侧面提高建设施工的总体生产能力。
5.结束语
        综上可知,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对建设效果影响极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故需要在考虑项目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不仅可以帮助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赢得市场份额;还可以实现建筑资源的最优配置,资源优化一方面促进建筑企业市场地位的提高,另一方面提升企业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肖国兵. 简析现代房建工程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模式[J]. 建材与装饰, 2017, 000(009):139-140.
[2]王冰. 土地整理建后工程管理及创新模式探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 021(001):173-175.
[3]刘志刚, 陆素娟.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 江西建材, 2018, 000(003):241,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