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中应用及对雌激素受体 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5期   作者:张歆悦
[导读] 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在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中应用及对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在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中应用及对雌激素受体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80例于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数各为40,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完成后对照两组患者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以及雌激素受体(ER)表达率。结果:经治疗后发现,实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ER总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中加入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乳腺纤维瘤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术后雌激素受体的活性,进而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心理护理;经乳晕切口手术;乳腺纤维瘤;雌激素受体
乳腺纤维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疾病,多发于25-45周岁之间的女性。针对乳腺纤维瘤的治疗院方推荐采用外科切除,即经乳晕切口手术,但许多患者在进行外科手术前通常会表现出消极的心理情绪,如果将该情绪带入后期的治疗势必会影响疗效,故在整个围手术期都需要对患者采取一定的心理护理[1]。本院见开展一项实验来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在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中应用及对雌激素受体的影响,过程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80例于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患者纳入标准为:经X线照片与临床表现确诊所有患者为乳腺纤维瘤,且所有患者均知晓该实验并愿配合进行。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40例,年龄在27-42之间,平均年龄(33.7±3.6)岁;实验组40例,年龄在26-39之间,平均年龄(30.5±4.1)岁,以上患者的一般数据均不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术前均采用超声诊断仪(飞利浦彩色多普勒IU22,探头频率5MHz)进行检查,检查完毕后再分别进行血常规、凝血时间等常规检查,检查完毕后对照组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方法如下:①手术前,为患者及其家属对乳腺纤维瘤这一病症进行宣教,提醒患者要避开经期进行治疗,布置手术室,准备开始手术;②手术过程中和护理人员需辅助患者以仰卧的姿势进行手术,将心电图,血压检测仪等设备连接至患者身体,以方便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过程中做好消毒、镇痛、止血的措施,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腹式呼吸,保证患者的呼吸处于平稳阶段。③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有效止血,并在经乳晕的切口处做好消毒工作,术后护理阶段严格管控患者的饮食,叮嘱患者多吃一些清淡,维生素和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减少含盐量、含脂肪量高的食物摄入,严禁在后期护理过程中抽烟喝酒喝茶;后期适当引导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以达到加快体能恢复的目的。
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干预,干预手法如下: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心理疏导,让其减少对手术的抵触,提高患者们在手术时的依从性;手术过程中鼓励患者,用激励的话语让患者放轻松,将患者的注意力从疼痛中转移开;术后通过主动和患者聊天的方式建立起稳定的护患关系,运用简单易懂的话语解答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所遇到的问题,进而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
1.3 疗效标准
    对比手术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以及ER的总表达率;SAS、SDS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越严重;ER总表达率分为ERα与ERβ表达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SAS、SDS评分对比
经对比,实验组术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如下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ER总表达率对比
经治疗后对比,实验组ER总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如下表2所示:


3.讨论
乳腺纤维腺瘤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疾病,其成因是由于患者卵巢功能旺盛,雌激素水平过高等引起体内性激素水平失衡而形成,多发于25-45岁之间青中年女性,该病病灶主要集中于患者的乳腺上皮与乳腺小叶的内组织纤维中,会在患者乳房处形成一个肿块,若不及时治疗后期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威胁患者的健康[2]。
关于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通常保守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故专家较为推荐使用经乳晕切口手术对患病处的肿块进行切除。但不少的患者出于对手术后遗症的忧虑以及对经乳晕切口的顾虑,使得她们对该手术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不愿配合手术的治疗,遇到上述以上问题,常规的护理方式无法起到有效的作用,只有通过心理护理才能解决[3]。
通过心理护理的介入,在患者整个围手术期都对其进行开导和安慰,让她们在手术前打消所有对手术的疑虑,加强医患之间的协同性,并在术中术后鼓励安慰,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雌性激素受体的表达。
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看出,经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术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ER总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在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中加入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乳腺纤维瘤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术后雌激素受体的活性,进而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秋莉,梁成芳,吴芸芸. 心理护理在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中应用及对雌激素受体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 16(15):94-97.
[2] 孙红. 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13(23):123-124.
[3] 陈慰慰. 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14):9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