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相关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政策的修订和颁布,国家对生态环境工作空前的重视,我国建筑行业也调整思路,对当前社会的形势进行精确的把控,把生态建筑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为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策略;运用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绿色生态住宅是今后建筑工程设计的基本方向,其设计的核心是自然资源,只有人们在剧组其中时身心层面与社会层面都处于健康稳定的状态,这个设计才是合格的。设计主旨是让人们能够和谐的与自然共处,且生活在一个健康舒服的环境中,以此打造出质量远超寻常住宅的绿色生态住宅,从而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前进。
1生态建筑理论的概述
生态建筑理论本质上是生态与建筑的有效结合,该理论最重要的特征是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建筑物的发展过程中,消耗了不少不可再生资源,针对这一现象,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生态建筑理论主要是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论,其能够促使建筑建设发挥出节能环保、舒适健康、艺术美观等特点,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一定要融入这些元素才能够真正做到生态环保。
2建筑学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
2.1屋面节能
该方面的设计主要包含如下几种形式:①正铺保温屋面;可使室内环境更加舒适,保温材料也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侵蚀影响,保证内部的环境效果。在该条件之下,很多建筑都设置了隔气间层,能够消除水分所产生的影响。②倒铺保温屋面;将保温材料直接铺设到防水卷材上,可以更好的发挥出卷材的防水作用,使得内部空间的节能效果得到提升。③通风降温屋面。屋面下部位置上设置顶棚空气间层,将其直接布置到结构层的位置上,利用架空的方式来形成通风通道,可以使得建筑散热效果满足运行的需要。④种植屋面。通过植物的种植来起到蒸腾作用以及遮蔽处理,从而可以有效保证内部空间的温度处于合适的范围内,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态效果的提高。
2.2通风设计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不合理的设计会导致建筑物的格局小、气流差,所以通风设计是首要问题。本来对于风环境与再生风环境的问题,设计人员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再设计。但是由于建筑设计时通常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建筑平面的功能设计和美观设计上,就忽视了通风设计这一点,需要明确一点的是自然通风是有效和最实际的调节环境方式,但是一般有三个要素会影响到自然通风的效果,那就是平面布局、立面设计、三维空间布置等。在充分考虑这三个要素带来的影响后,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就能够有效解决住宅的空气质量问题了,而且在不需要住户投入更多的时间与资金的情况下,就能为住户提供良好舒适的住宅环境,是非常具有经济效益性和实用性的。
2.3利用可循环的材料
我国整体的自然资源虽然比较多,但是平均到每个人占有的资料则相对比较少,当前资源不足的问题已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建筑行业发展中要想获得持续健康发展,需要遵循生态持续的发展理念,使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具体来说在建设设计时尽可能的使用成本相对比较低,没有污染具有绿色生态特点的建筑物,这些材料的使用在不影响后代发展的前提下能够满足当前人们的发展需求。随着人们生存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绿色生态的相关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此,在建筑设计时一定要能够遵循生态化的原则,对资源进行利用,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4 绿化与景观设计
生态建设理念的发展和应用中,需要关注建筑物的绿化效益,并且对景观进行设计,尤其是自然生态景观在建筑物系统结构中的实际影响。住宅建筑工程中,生态建筑理念的实施与建筑物周边的绿化效果直接相关。对于建筑物本身的绿化的景观设计,可有效提升生态理论的发展水平。
具体工作中,应在以下方面进行调整和改进:首先,根据建筑物的区位特点和自然环境因素,选择合适的生态施工绿化方案,并且对绿化植物的选择进行规范。例如在某住宅建设设计中,以本土植物为主,提升植被的存活率,达到美化建筑物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生态建筑理念的应用过程中,注重垂直设计方法的应用,对建筑物生态景观进行合理布局,使得生态景观建设更加具有生机与活力。其次,生态景观设计应与住宅建筑的整体相协调,突出建筑物的主体地位,避免存在过多景观影响建筑物实际使用性能。值得注意的是,景观设计应进行方案设计,使得景观设计不仅满足生态建筑理念,也可改善局部生态环境,为建筑物使用者提供舒适的居住和生活体验 。景观设计中,应注重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搭配,注重景观建设中对生态建筑理念的应用。最后,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还需要对建筑物外观进行设计,促使其形态、颜色等物理属性与景观合理搭配,实现生态理念与建筑物的完美结合。实践中,不仅要保证设计艺术感,也应对其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进行评估,使得建筑物的外观形态和内部构造与绿色发展原则相匹配,为生态建筑理念的落实提供保障。此外,还需要利用新型保温材料墙体、节约工程设计成本支出,致力于降低室内外温差,为生态节能方案在住宅建筑中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2.5减少热岛现象
热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在一个区域内人口过于集中,气流的流动产生的这种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非常不良的影响。为了降低这种情况的发生,设计人员可以在居住建筑设计过程中,加入大量的绿化设计,在规划层面,在小区内部建设风景园林,种植大量的植物,同时,也可建设喷泉以及人工湖等水环境;在建筑层面,可结合当前国内最新第四代生态居住建筑理论,打造空中花园,形成“垂直别墅”。通过这些绿植的种植,一方面回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同时又可以有效低降低热岛现象的发生几率,而且这些绿色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还可以起到美化环境以及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从而也会形成新的居住建筑设计形式及效果。
2.6 新能源使用方面
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引用新能源技术,比如太阳能再生技术。大力推广太阳能发电,在保证用电需求的基础上缓解紧张的用电压力,同时避免污染的发生,实现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还能降低成本,保障经济受益。如何将新能源应用到设计方案中,需要设计者对新能源知识的掌握,以及对节能概率的理解。这样,不仅指引节能建筑新的设计方向,最为重要的,还能降低建设成本,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
2.7科学利用地下空间
通过科学利用地下空間,能够节省大量的土地资源,减少土地破坏,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由于土壤具备良好的蓄热功能,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能够节约大量能源,保持生态平衡,同时能够美化外界生态环境,保证城市上空小环境更加稳定。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结合建筑物的功能需求与空间需求,遵守节约原则,减少能源的浪费,保护周围环境,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使建筑物的各项功能得到更好体现,保持生态平衡。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转,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土地资源开发过度,为了保证城市土地资源得到更好利用,在生态建筑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可适当增加楼层数量,合理设置地下室。可再生能源的大范围利用,能够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损耗,因此,设计人员还要从科学角度出发,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节省大量的建筑资源,保证各类能源得到高效的利用。建筑生态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建筑设计人员要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加强生态设计,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根据生态设计理念,加强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设计,充分体现建筑物的环保、节能等功能。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理念是当前阶段的重要理念,在居住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积极的把生态理念融入其中,打造生态建筑,减少房屋建筑造成的能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利用生态建筑设计的方式,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为我国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蒋霞.基于生态理论视域下的室内设计探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9(9):122-123.
[2]崔武燕.生态理论下的住宅建筑设计运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7):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