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0期   作者:刘炎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现代化的建设必然离不开城市的整体规划,城市的整体规划必然涵盖民生建筑工程。而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是让世界各国叹为观止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建筑行业中价值体现,不仅仅表现在其传承的建筑经验上,也包括了长久以来的历史文化元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上。下面文章中将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开展分析讨论。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元素;建筑设计;应用研究

引言:民生建筑工程,不但和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当下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建设。所谓要建筑先设计,建筑设计作为建筑工程的统筹方案,不但要能够解决建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保障建筑后续使用的安全性和功能性,还要能够结合当下人们的审美观念,展示出整体建筑独有的艺术性。只有满足这些要求,才是合格的并且能够进行施工的建筑设计方案。为此,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独有的魅力,研究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化底蕴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我们的文化传承,不光是历史博文馆中的古董展示,更是深深烙印在我们中华儿女骨血中的创造力。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先祖们为我们留下的精神文明,包括文化思想、道德传统、技艺理念等多个方面,包涵的学科分类广泛,建筑发明不计其数。凡是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由于自古以来在亚洲文化及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都是东方文明的代表。几百年的互通有无,让中国的传统文化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逐渐成为了一种风尚。特别是在建筑风格上,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后,形成了最具东方气息的艺术风格。从形式表现上具备大气、端庄、富丽、生气等特点,让居住在其中的人享受美的同时,也能保证建筑的实用性还是舒适性。因此,中国的古建筑风格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得以享誉全球[1]。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中国的传统文化光芒四射,中国的传统建筑也别具匠心。下面就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多样性,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自然性,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精致性几方面来简要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有优势。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多样性
        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地域辽阔和民族众多的特点,导致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呈现出地域性和民族性。在长久以来的集权统治下,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相互融合,极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不仅不相互冲突,还能够相互融合。再经过历史沉淀,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包容大度,如海纳百川一般,生生不息,繁荣有序。所以,这也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建筑设计,呈现出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建筑风格。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自然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是以自然为核心,凡事讲究以自然界中的循环规律作为启发,来教育人们的认知,约束人们的行为。所谓道法自然,大道无为,通过自然规律学习人生哲学,通过人生哲学理解万物。最终到达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样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就会顺势而为,不强行改变自然规律,在因势利导的过程中,逐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这也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建筑设计,呈现不经雕琢浑然天成的建筑形式[2]。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精致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时间的沉淀,在不断加深底蕴的同时,也在积极改良精致。在这一历史演变的过程中,特别是中国传统手工匠人的技艺传承,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中国的瓷器为例,通过一辈又一辈的技艺传授,不断的发扬光大,最终走出国门备受世界人民的推崇。这些瓷器的艺术性极强,常常用来作为建筑中装饰品,与建筑风格相互辉映,实现建筑整体的已经提升。所以,这也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建筑设计,呈现饱满丰富精致讨巧的建筑内容。


(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实用性
        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完善和传承,一步一步的去伪存真,使得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也越来越强。无论什么文化,其存在的意义都是为了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这种务实的精神,让人们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更加脚踏实地诚实认真。所以,这也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建筑设计,呈现安全实用功能强大的建筑理念[3]。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一)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多样性的角度,丰富建筑风格
        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多样性的优势,让建筑设计的建筑风格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民族众多和地域辽阔的影响,导致中国的建筑风格在不同地方和不同历史背景下呈现出民族特异性和地理优势性。所以在建筑设计中,也会受当地的地域文化、地域气候、地理条件等影响,呈现出更加适合当地人们居住和使用的建筑风格。这种通过文化差异和地域特点来设计的建筑,不仅能开阔建筑设计者的设计思维,也能让其他人耳目一新。故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多样性的优势,可以丰富建筑设计风格,使建筑风格多种多样不拘一格[4]。
(二)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自然性的角度,精简建筑形式
        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自然性的优势,让建筑设计的建筑形式不经雕琢浑然天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力量十分推崇,不会去强加改变,而是尽量因势利导循序善诱,为自己创造有利条件。这种精神在建筑设计中也应用广泛,建筑作为人为工事,要尽可能的去适应自然环境中的一切条件,应该保持在自然界中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态度。如此建造设计的建筑,才会更加天然大气整体协调,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故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自然性的优势,可以精简建筑设计形式,使建筑形式不经雕琢浑然天成。
(三)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精致性的角度,充实建筑内容
        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精致性的优势,让建筑设计的建筑内容饱满丰富精致讨巧。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锤炼的过程中,越来越细致化。这种加强深化和深入的精神,不但促进了人们不断探索事物各种可能性的发展方向,也让人们拥有了最求完美的品格。这在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设计者是难能可贵的。建筑就好比是一件艺术品,如何能做到完美无瑕精致美丽,是每一位设计者的不断追求。例如现代的园林设计,通过水、树、花、草和一砖一瓦的相互映衬与交互,力求把自然地美和建筑的美充分的融合,达到一步一画一步一景的效果。故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精致性的优势,可以充实建筑设计内容,使建筑内容饱满丰富精致讨巧[5]。
(四)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实用性的角度,完善建筑理念
        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实用性的优势,让建筑设计的建筑理念更加务实。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博大精深的,也是朴实无华的。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归纳总结的,其目的就是为了积累劳动经验为以后的生产生活提出规范和引导。这在建筑设计中也是一样的。建筑不单单要具备一定的功能性,还要具备一定的实用性。这就对建筑的理念提出了要求,比如合格建筑要具备防火、防水、节能、隔声、抗震等能力。建筑设计在保证使用人员安全的同时,也要能够满足生产生活的基本要求。故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实用性的优势,可以完善建筑设计理念,使建筑更加安全实用功能强大。
结论: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一直以来都是被世界人民誉为最具代表性的“东方文化”,在其熏陶下的建筑设计也是独树一帜。这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精神宝藏,是我们需要不断传承和弘扬的民族传统。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在建筑设计中,不仅是宣传了我们的民族传统,也是对建筑设计的又一次创造性改革。
参考文献:
[1]陆衍安,张俪龄,吴佳.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13):238.
[2]李欣月.中国传统茶文化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2):183-184.
[3]姜越,陈婧.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思路与实施策略[J].居舍,2019(32):99.
[4]李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8):245.
[5]吴枫.中国古建筑艺术与传统文化元素在东北城市建筑设计中的表达[J].建筑与文化,2019(05):209-210.
作者简介:刘炎,毕业学校:株洲工学院,毕业时间:2005年6月专业:土木工程,工程师,工程师认定时间:2006年7月,评定类型:建筑高级工程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