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自护和防御能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护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及健康知识四维度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成熟型评分高于对照组,不成熟型和掩饰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阴道炎患者从心理、用药及健康教育3方面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患者自护和防御能力较常规护理干预有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阴道炎;自护能力;防御能力;针对性护理干预
0引言
阴道炎是临床较常见的妇科病之一,临床表现为瘙痒、灼痛、异味、白带异常等的不适感,严重影响女性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患者患病后,可见大量的细菌在阴道内繁殖,且以厌氧型细菌为主,治疗比较棘手。研究表明,改善患者自护及防御能力对提高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很大的临床意义。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们对收治的30例阴道炎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妇科6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相应的阴道分泌物检测等确诊为非特异性阴道炎。纳入标准:符合非特异性阴道炎诊断标准;年龄25~35岁;1个月内未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或阴道内局部用药;患者阴道分泌物呈现灰白色,性状较黏稠,均匀一致,似面糊状,分泌量多少不定,但分泌物中胺含量相对较高,有鱼腥味,部分患者在性交后,胺含量释放增加,气味加重;阴道清洁度:Ⅲ度、Ⅳ度,pH值≥4.5;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无精神疾病,可以自行配合完成研究。排除标准:镜检发现念珠菌、滴虫、淋球菌的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合并糖尿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25~33(30.53±1.36)岁;病程4~28(12.32±3.57)d;阴道清洁度:Ⅲ度22例,Ⅳ度8例。观察组年龄25~35(31.46±1.43)岁;病程5~28(12.94±3.12)d;阴道清洁度:Ⅲ度20例,Ⅳ度10例。本研究通过了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家属对本组治疗方案均详细了解,同意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病程及阴道清洁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即常规口头宣教和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阴道炎不同于其他疾病,患者对病情产生强烈的恐惧与焦虑,临床护理方面应给予心理指导,让患者感受到关心与温暖。与患者积极沟通,了解其焦虑,对患者进行开解的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教育,有利于患者的康复。②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教育,明确指导患者的用药时间、剂量及方法,使患者在无医生监督下也可正确安全用药。向患者普及医疗知识,如不应用土方、无疗效安全保证的偏方等,指导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③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做好自我卫生护理,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透气性良好的内裤,勤换内裤,内裤洗后应在阳光下晒干等。避免到公共浴池、泳池,以免交叉感染。治疗期间应避免性交,哺乳期妇女24h内不进行哺乳。
1.3 疗效评价指标
治愈:患者的相关症状以及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白带正常,镜检未发现非特异性化脓菌,pH值3.8~4.5,阴道清洁度为Ⅰ度;有效:临床相关症状以及体征有一定程度好转,炎症明显减轻,pH值3.8~4.5,阴道清洁度为Ⅱ度;无效:上述标准未达到,pH值、阴道清洁度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①采用自护能力测量问卷比较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包括自护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及健康知识四个维度,每个条目为40分,总分160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护能力越好。②采用防御方式(DSQ)测量问卷比较两组患者防御能力,具体分为不成熟型、成熟型、中间型和掩饰因子四个维度,采用九级评分法,评分越高,说明越趋于该防御类型,即防御能力越高。
1.5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来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数据使用卡方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png)
2.3 两组患者防御能力评分比较见表3。
.png)
3讨论
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表现有瘙痒、灼痛、异味、白带异常、性交痛等不适感,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该病症主要分为细菌性、念珠菌性、滴虫性、老年性和幼女性几种类型 。临床研究显示,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由于缺乏正确合理的自护及防御能力,常常导致症状得不到彻底缓解,阴道内自我调节功能异常,甚至治疗后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命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我们对患者从心理、用药及健康教育 3 个方面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阴道炎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其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自护能力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成熟型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不成熟型和掩饰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阴道炎的预防与预后在个人卫生方面要求都较为严格,多年来的临床护理经验表明,对阴道炎患者卫生方面的教育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知识的普及,患者自护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及健康知识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综上所述,对阴道炎患者从心理、用药及健康教育3个方面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自护及防御能力较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杜绮雯.优质护理联合连贯性护理对慢性宫颈炎临床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04):182-183.
[2]陈燕娜,张环环.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宫颈炎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03):337-338+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