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神经外科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为临床降低肺部感染率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9年4月20至2020年4月,作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1069例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表现、手术相关及实验室等资料,分析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1069例患者中肺部感染77例(占比例7.2%),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重度意识障碍、血清白蛋白>40g/L、住院时间>14天、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手术创伤、糖尿病、吸烟史、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鼻饲饮食与肺部感染关系密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意识障碍、血清白蛋白、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或切开、糖尿病、吸烟史、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均为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加强对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的重视与监控,有利于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措施,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神经外科;肺部感染;相关因素
引言
重症监护患者通常因自身免疫力下降而导致其易发生肺部感染。而神经外科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神经系统方面的功能障碍以及意识障碍,所以神经外科的重症监护患者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对预防患者肺部感染有重大意义。现选取我院1069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20,在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069例患者,其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77例,男性50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50.4±18.4)岁。
2.方法
2.1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肺部感染发生于入院3~17d,患者多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热、痰黄且量大;肺部听诊啰音明显,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面罩吸氧状态下≤92%(排除心源性因素),体温>37.3℃,最高者达40.5℃;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升高明显,X线胸片示肺部点、片状阴影,部分患者行肺部CT检查可见明显炎症病灶。
2.2护理对策
定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地面、床柜表面,以保持病房内良好的环境。医护人员进入重症监护室应更换衣帽、鞋套等。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定期帮助患者交替叩击背部,以助于顺利排痰。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处理。经对引起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气管切开、大剂量使用激素、吸烟史、合并肺部原发病是引起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呼吸道护理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呼吸道管理。护理人员细心观察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将气管切开、大剂量使用激素、吸烟史、合并肺部原发病的患者作为重点观察对象,定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针对气管切开这一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合理管理呼吸道,避免不必要的气管切开和吸痰操作。对气管插管患者,气管导管处覆盖双层生理盐水湿纱布,定期消毒切口,更换污染的敷料,以防发生感染。如病情需要进行吸痰操作应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注意动作轻柔。气管插管插入不宜过深,避免将套口病原微生物带入气管深部。针对大剂量使用激素这一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控制激素的使用。
病情得到控制后应逐步减少激素用量,以防激素抑制免疫功能而导致细菌、真菌等入侵。同时加强营养支持,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重症患者除鼻饲外应遵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支持,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指导患者采用正确体位进食,需要鼻饲者在进食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鼻饲速度应尽量缓慢,鼻饲后取半卧位,以利于胃排空,防止鼻饲液反流而发生误吸。进食后做好口腔护理,防止口腔细菌引起肺部感染。针对吸烟史、合并肺部原发病等危险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将此类患者的呼吸道管理作为护理重点。每日给予雾化吸入以促进痰液排出,手术前嘱患者戒烟2周以上,并积极治疗原发的肺部疾病,有效控制感染,改善肺功能。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以减少肺部感染风险。
3讨论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通常接受许多侵袭性操作,同时患者的抵抗力也较为低下,因此,患者通常合并肺部感染。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探讨更好的护理对策,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对于行气管切开术患者应每日进行多次消毒清洗内套管,每日定时更换套管外的纱布条,对切口进行换药时注意患者切口是否红肿、发热,若有医护人员应及时处理,敷料以及纱布应干燥、无菌。采用氧疗法处理切口,使切口氧气充足,可以有效抑制厌氧菌繁殖生长,避免患者因切口感染造成吸入定植菌。医护人员为患者吸痰时要掌握吸痰技巧,按翻、叩、吸顺序进行操作,即将患者翻身取侧卧位,然后进行叩背让黏附在气管深处的痰液松动,吸痰时应先吸取气管套管中的痰液,接着吸取口鼻腔中的痰液,动作应小心轻柔,避免损伤患者呼吸道黏膜,吸痰管均为一次性。口腔洁净护理也十分重要,医护人员应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内分泌物以及积液,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清洗频率,清除口腔中异物后再用清洗液清洗,清洗液pH值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口腔护理可以有效清除口咽部定植细菌,避免因定植细菌的吸入造成肺部感染。脑外科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为减轻应激反应带来的不良后果,激素应用较为频繁,特别是长时间的应用会降低机体自身免疫力,导致机会感染的发生。相关研究报道,对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是无效的,甚至有负面效果。所以,在治疗此类患者过程中要权衡利弊,尽量小剂量短期应用。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患者年龄、意识障碍、血清白蛋白、住院时间、气管插管或切开、糖尿病、吸烟史、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均是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相关因素。对于神经外科患者进行针对性筛查和监控,有利于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孙新刚,刘运海,张宁,等.额入法血肿穿刺及对侧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重型基底节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效果评价[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1,38(5):432-435.
[2]秦觅,余成新,吉婷婷.NICU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3):630-631.
[3]陈宇丹,胡文立,董谦,等.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J].中华老年学杂志.2016,36(17):4261-4262.
[4]沈雅舰,胡银燕,刘俏俊.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7(1):89-90.
[5]梁德双,蔡慧,罗成义,等.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57-60.
[6]张建荣,李燕,张金秀,等.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实施及对生活能力的影响[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5,42(1):P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