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的治疗策略及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5期   作者:隋蕾 傅珂 满春月
[导读] 分析探究抗精神药物所致闭经的治疗策略及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抗精神药物所致闭经的治疗策略及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76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近远期血清PRL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推移效果效果越发明显。结论:患者通过中西药联合治疗后,近远期治疗效果满意度较高,患者激素分娩水平达到生理需求,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抗精神药物;闭经;治疗策略;研究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致使人们生活压力逐渐提升,许多女性患者出现精神疾病后,常常需要服用舒必利、氯氮平等精神类药物予以治疗,使其保持情绪稳定。然而,许多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因服用药物容易出现闭经情况,尤其是服用舒必利药物后情况较为明显。为此,本位将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的治疗策略及研究进行分析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38例,给予月经周期人工调节法,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7.6±1.2)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病程(1.4±0.2)年;观察组38例,在月经周期人工调节法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法,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8.1±0.8)岁,病程6个月~2年,平均病程(1.2±0.1)年。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以月经周期人工调节法为主,从女性月经周期第1天首次口服1mg的乙烯雌酚时间进行计算,3个周为一个周期。患者在服用乙烯雌酚第16天以后,需添加10mg安宫黄体酮,5天为一个治疗周期。患者服用7天安宫黄体酮以后,可安心等待月经来潮。待月经来潮一个星期后,开始进行下个周期的治疗,3个周期为一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方法基础上,根据患者自身实际病情予以分型治疗,其治疗内容如下:
(1)气滞血淤型:患者数月月经不行,伴有腹部胀痛、烦躁易怒、脉象沉弦、舌边有瘀点、精神抑郁等症状。此类患者应药用赤芍、当归、牡丹皮、香附、黄芪各15g,白芍、桃仁、益母草、红花各12g,延胡索9g,甘草6g。
(2)痰湿阻滞型:患者停经数月且体型肥胖,伴有神疲、倦怠、胸胁闷烦、面部肢体浮肿、脉滑等症状。此类患者应药用丹参20g,陈皮、茯苓、泽兰、白术各15g,柴胡、白芍、生半夏、枳壳、川芎、桃仁、泽泻各12g,甘草6g。
(3)气血亏虚型:患者停经数月,并伴有头晕目眩,面色萎黄、心悸怔仲、脉细、舌淡舌苔少等症状。此类患者应药用黄芪30g,山药、枸杞子、熟地黄、鸡血藤各20g,当归15g,白术12g,鸡内金9g,甘草6g。
(4)肝肾不足型:患者月经量越来越少,逐渐出现闭经情况,且体质虚弱,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脉沉细、舌淡、苔少等病症。此类病症患者应药用山药、熟地黄、丹参各20g,党参、枸杞子各15g,杜仲、牛膝各12g,炙甘草6g。
上述药方应以清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其服用时间为月经周期人工调节15天前添加服用,每10天一个疗程,共分为三个疗程。
1.3临床观察指标
病情恢复诊断标准,患者月经量及月经周期均恢复正常为良好;患者月经量以及月经周期欠正常为一般,患者无月经来潮为不合格。详细记录患者2个月(近期)与6个月(远期)治疗情况、血清PRL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近远期血清及不良情况
观察组患者近远期血清PRL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推移效果效果越发明显,见表1。

3讨论
当前,精神疾病病因在临床医学中尚不明朗,不但病程迁延,而且易反复发作。为此,精神类疾病患者应定期服用抗精神类药物予以治疗。许多女性患者在应用抗精神疾病药物治疗时会出现闭经等不良反应[1]。西医认为抗精神病药物之所以引发闭经、溢乳等病征,其主要原因是催乳抑制因子释放以后,致使女性垂体分泌催乳素升高出现溢乳情况。而促性腺激素释放则会降低其正常水平,继而产生闭经情况[2]。中医观点则认为,女性患者在长时间使用抗精神类药物以后,容易对脾胃造成损伤。最初病症表现为冲任失养、化源不足、无血致行,长此以往最终导致闭经。此病症多为虚病,是病毒邪气侵袭肝脏之后,导致身体气机不流畅,最终形成闭经溢乳等实质性病症。根据临床资料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女性患者皆会在虚实病症交错情况下出现闭经[3]。
通过中西医相关治疗理论得知,精神类疾病患者在长期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调整治疗药物,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最佳药物治疗剂量,并联合其他辅助方法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当前,在治疗女性患者因抗精神药物所致闭经治疗方法中,主要以月经周期人工调节法与中医辨证论治分型疗法为主。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近远期血清PRL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推移效果效果越发明显。由此可见,中西医联合治疗法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中医辨证分型法中,医生应标本兼治,全面有效的进行药物治疗。由于女性在血亏、寒邪等情况,致使患者五脏功能出现失调,继而引发闭经情况。人体脏腑组织需要血液予以滋润养护,人体气血旺盛就会出现肌肤红润,身强体壮。倘若患者受外邪侵扰,就会引发脏腑功能出现失调,致使女性生理血出现失常。女性身体中的血液充盈,月经就会如期而至。倘若女性血液量少,就会出现月经血液较少,甚至出现月经迁延或者是闭经等情况[4]。
对于不能喝中药予以治疗的女性患者,还可以采用耳穴压豆法。该种方法是在耳针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发展的保健法。在中医理论中,人的五脏六腑均能在耳朵中找到相应穴位。一旦人身体得病时,耳郭位置的相关穴位区出现反应,患者通过刺激这些穴位能够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还可以采用月经周期人工调节法联合针灸治疗法,取患者四神聪、血海、关元、百会以及阴陵泉等相关穴位进行针灸[5]。根据相关医学研究资料显示,该种治疗方法对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效果显著,有效缓解患者闭经症状,改善患者血瘀情况,
综上所述,中西结合治疗方法治疗抗精神药物所致闭经临床效果显著,用药安全性较高,无任何病症恶化倾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理强,林家幸,吕小霞.二甲双胍与逍遥丸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的对照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01):89.
[2]邱璐,李琼,朱丹.黄体酮联合调经活血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药源性闭经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4):4018-4020.
[3]夏时炎,张颖然,虞洪,孟旭,张鹏,刘军.五积散与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痰湿型闭经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12):1440-1443.
[4]郭荣.中医药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的临床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2008(09):1381-1382.
[5]叶林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严重闭经40例[J].时珍国医国药,2006(09):18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