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0期   作者:刘禄
[导读] 有效采用沥青混凝土作为路面材料,可使公路路面平整,并且此类公路行车噪音小,舒适度高。
        摘要:有效采用沥青混凝土作为路面材料,可使公路路面平整,并且此类公路行车噪音小,舒适度高。为确保路面工程质量,相关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应该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尽管如此,很多施工单位并未对此引起重视,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和管理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工程质量有待提高,甚至影响了车辆的正常行驶。本文阐述了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要点,并提出了沥青路面质量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特点
        在沥青混凝土面层实际施工往往会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为了满足道路工程建设要求,在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需要确保车辆通行的安全性,这就为沥青路面的抗压能力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但施工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这就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带来了不利影响。为了确保道路中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相关部门需要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压能力不断提升,其温度性能也会比较稳定,在抵抗流动变形过程中抗压能力也会提升。除此之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很强,尤其是荷载抵抗能力,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合理地制订施工方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各项性能,为道路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持。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1.1材料选择
        沥青混合料上面层抗滑料要求采用坚硬、表面粗糙的辉绿岩母材破碎加工,其中上面层 4.75  mm以下集料也可采用石灰岩破碎的集料,中下面层采用石灰岩破碎,机制砂宜采用专用的制砂机制造,并选用优质碱性石料生产。集料应坚硬、洁净、无风化、无杂质,与沥青黏附性好。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所选择施工集料的规格型号如下。AC-13(上面层):辉绿岩10~15 mm碎石、5~10 mm 碎石、3~5  mm 碎石、0~5 mm机制砂。AC-20(中、下面层):10~20 mm碎 石、5~10 mm 碎石、3~5 mm碎石、0~5 mm机制砂。
        1.2填料
        应用石灰岩石材研磨制作矿粉材料,所有的碎石都要达到洁净度要求,并且直径在10mm以上,重点控制矿粉0.075mm的通过率在80%~90%。拌和机的粉尘不可作为矿粉回收使用。
        1.3沥青
        1)普通沥青:下面层沥青采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2)改性沥青:上、中面层所采用的改性沥青,其基质沥青采用90号A级沥青。本项目设置有工厂,用于改性沥青的生产,采用SBS改性剂。3)SBS改性沥青设备:燃油导热恒温自动控制系统、SBS、沥青计量控制系统、高速剪切研磨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存储系统。
        2.材料拌和比例控制
        1)目标配合比,主要是确定各种材料比例、搅拌处理的速度以及试拌操作参数等。2)生产配合比,在拌和楼的热仓内选取样品进行检测,主要是明确各种材料的比例是否达到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冷料仓比例,以确保供料达到平衡性的要求。设计级配不能存在过多的锯齿交错方式,0.3~0.6  mm 范围内不能存在“驼峰”形式。3)标准配合比,在试拌、试铺环节之后可以明确配合比参数,将其作为生产与质量控制的基础。4)如果在生产环节因为材料或者抽检操作导致参数发生变化,需要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调整配合比参数。
        3.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运输要做好温度检测,确保摊铺温度达到规范标准要求,否则按废料处理。 要做好以下几点:1)在混合料运输车厢底部铺设金属板,并在厢底及内侧涂刷一层油水混合液,起到保温和防粘结作用;车厢顶部覆盖沥青油毛毡,用以防水和防止热量散失。2)运料车的数量要能够满足摊铺作业需求,确保沥青混合料能够及时供应,保证沥青路面摊铺的连续性。


        4.沥青混凝土摊铺
        在摊铺环节当中,其流程主要涉及了摊铺前的准备工作、摊铺机器的检查以及摊铺作业的平稳运行等。1)在摊铺准备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对摊铺层进行全面的检查,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路面灾害现象,一定要提前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从而才能为摊铺工程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2)在对摊铺机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摊铺机器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这样在使用过程中才能保证时刻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质量或者是故障问题的摊铺机器,不能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使用,并且还应该在第一时间内准备好备用摊铺机器,从而保证施工工作可以实现顺利地开展。
        5.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
         碾压是整个施工的重要环节,它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对碾压过程引起高度重视。混合料摊铺完成后应该及时进行碾压施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粘稠度,确保整个路面的完整性,并且碾压过程依然要确保连续、缓慢、均匀进行。根据A公路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分层碾压方式,将厚度控制在 20cm左右,科学、合理地安排压路机位置,并加强初压、复压、终压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能够为后期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之前,需要对作业区域的基本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结合气候条件、交通状况,确定材料的进场顺序。同时还需要制订契合该工程作业的制度体系,如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施工质量管理制度、责任分配管理制度等,为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
        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包括材料的运输、材料铺摊以及碾压等步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温度进行严格把控。针对铺摊道路这一问题,速度以及铺摊的厚度均是影响道路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提前做好调查工作,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问题耽误整体进度。碾压工作需要保证道路的平整,尽可能将道路压实。
        3.温度控制
        温度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一个关键控制点:1)混合料的拌合温度宜控制在 150 ℃~170℃之间,温度过高沥青容易老化,温 度过低则会导致摊铺、碾压不密实;2)通常沥青拌和站距离铺设点较远,要做好混合料的保温工作,保证入料摊铺温度在120 ℃~150 ℃之间,混合料温度过低则难以碾压密实;3)路面温度低于 50 ℃时才能开放交通。
        4.加强完工后检测
        检测贯穿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过程, 碾压成型后的路面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检测内容包括:测定弯沉、平整度、厚度、宽度、高程及压实度等工作。平整度的测定有两种办法:一种是车载连续平整度仪;另一种办法是用 6m 长铝合金尺杆(规范要求是3m直尺)。车载连续平整度仪适用于较长的范围;6m 直尺适用于局部,两者综合使用测定路面的平整度结果将更加精准。弯沉使用弯沉仪进行测定,每 20m一个断面。
        结束语: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重点在沥青混凝土路面集料控制、沥青与集料的拌和控制、热拌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的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控制以沥青混凝土压实过程的控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能够做好以上的质量控制要点,对于保证施工质量有关键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方元.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要点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2):178-179.
        [2]陈会平.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交通世界,2019(33):68-69+71.
        [3]苏建福.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106-107.
        [4]马永青.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9):263-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