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混凝土的操作要有规范性,不同的工程特点对施工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不同的工程做出不同的调整,能够降低问题发生的概率。但是,从当前社会大环境来看,许多建筑工程只追求完工的速度,忽略了混凝土操作时的特点,使得工程内部产生了诸多隐患。基于此,以下对建筑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技术;探究
引言
在气候条件、设备技术水平、人为操作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很可能会对建筑混凝土质量形成负面影响,进而降低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效果。近些年,相关部门在监管工程建设质量阶段时,尝试采用多种检测方法手段,这些是减少及规避混凝土质量缺陷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对建筑混凝土质量问题作出思考分析,并提出几种行之有效的质检措施。
1建筑混凝土项目现场施工强度检验技术的概述
对混凝土项目的施工现场检测是通过高技术来实现的,通过超声波、射线和成像技术能够对现场混凝土使用是否合格做出精准的判断,对于检测到不合格的建筑内部,相关人员要制定整改方案以及后期的整改工作,从而才能提高混凝土项目现场的施工质量。如果在项目完工的后期才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一旦检测不合格,就会使工期延后,还会造成投入资金的严重浪费。因此,在项目工程实施的同时就要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降低资金的浪费,由此可见,对混凝土项目进行实时的强度检测工作对工程的安全性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2建筑施工的混凝土强度特点
针对建筑施工混凝土强度而言,其具有以下特点:(1)对于工程结构耐久性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公路施工混凝土强度较差,并存在较大的外界荷载时,就会导致工程结构耐久性降低。(2)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一般来说,混凝土强度是混凝土施工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在开展公路施工混凝土强度试验中,试验人员需要对混凝土强度进行重点的检测,并对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再配合对应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经过综合性的分析与计算之后,就可以对公路施工混凝土的强度进行判断,如果存在施工强度不相符的混凝土结构,则需要进行第二次浇筑,确保其能够满足实际的强度要求。
3混凝土工程结构检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不损坏建筑结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时,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首先,保障检测人员人身财产安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其次,在现场检测过程中,在不改变拟定检测方案原则的前提下,受不可避免因素及特殊原因阻碍时,待双方确认签字更改后,应在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再次,检测方法要选择妥当,不破坏原建筑结构主体结构,安全质量问题应避免出现在检测维修过程中;然后,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建筑工程结构检测进行评价与鉴定;不可出现纰漏,应严格仔细开展工作;最后,对于周边的环境,应在检测工作中避免遭到破坏。
4混凝土强度现场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4.1钻芯法
钻芯法适用于检测如下几种工况下的混凝土质量:(1)在火灾、冻害、侵蚀等外界因素作用下,造成混凝土结构完整性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2)工程建设材料质量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施工操作不规范、养护不到位等诱发的混凝土质量缺陷。(3)评估投运一段时间后建筑的质量。(4)检测试块的强度指标。首先,在选用钻芯法测评混凝土质量阶段,要先组织相关人员科学设定钻芯位置,通常是方便钻芯机安放及运转的部位、能协助施工单位较客观评估建筑体整体质量的位置,承载压力偏低的部位联合主筋、管线、预埋件等间距较大的部位等。其次,联合使用钻芯法与非破损法较为系统的检测混凝土质量,要求一定要和非破损法相关操作保持同步。最后,告知相关人员要结合芯样状态阐述、强度两个方面评价和预判断混凝土质量。该检测措施应用阶段暴露出两点不足之处,一是会对建筑体结构完整性造成损伤;二是需要投入较多资金去完成检测、试验及修补质量缺陷等工作。
4.2回弹法
对于回弹法而言,是对混凝土强度检测的一种间接的方法。混凝土的回弹值和抗压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此关系可以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这就是所谓的表面硬度法,这个方法只是检测混凝土的表面,对于混凝土内部的质量、结构间的是否存在差异很难做到精准检测。因此,表面硬度法很难检测混凝土内部的质量是否合格。根据相关资料文献和实践经验,造成检测结果不精确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不同类型的回弹仪质量、混凝土外加剂、水泥品种及掺合料、测试角度、不同浇筑面、养护条件、龄期、碳化深度以及操作人员的检测水平等。此外,要想使用回弹法来对混凝土强度做到精准的检测,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
4.3超声波法
在土木工程建设期间的相关参数检测工作开展中,超声波法的应用较为广泛,除了可以对工程项目混凝土结构物施工内部缺陷、裂缝深度等参数进行测定外,还可以对混凝土强度进行良好的检测,所以应用价值高。采用超声波法对于混凝土结构物进行强度现场检测期间,依托超声波可对超声波传播速度进行检测,而后可得出结构物强度,操作超声波仪器检测混凝土结构物的强度时,注意启动设备前要对设备进行时间超过10min的预热处理,并且要对设备首波波幅进行合理调整,待确定强度检测位置后可使用设备进行检测,还需要注意对测量对象进行监测期间,超声波传播速度会在外界环境因素干扰下出现数据不准确问题,所以提示施工建设单位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联合使用其他检测方法共同对混凝土结构物的强度做出准确的检测。
4.4射钉法
该方法在检测混凝土强度过程中,快捷性方面占据一定优势。以往在工程建设阶段,有施工队用射钉法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因射钉在某个监测位点时难以贯穿,导致施工单位无法获得混凝土的强度指标。采用该方法检测时,工作人员应重视如下几点问题:(1)射钉会损伤混凝土的表面结构。(2)若混凝土局部位置与表层质量存在显著差异时,射钉法不适用于检测该部位。(3)及时清除钢筋构件及表层存留的粒径偏大砂石,否则很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形成较大差错。
4.5拔出法
土木工程建设单位采用拔出法对于施工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强度进行检测期间,需要提前准备相应的检测装置,之后对于混凝土结构物螺栓作以拔出处理,在这个过程中要进行拔出力的实时检测,结合测量参数便可以对施工区域的混凝土结构物强度进行准确计算。总结分析混凝土强度现场检测时利用的拔出法种类,主要包括预埋及后装拔两种,实际进行拔出操作时对于混凝土结构物本身造成的损伤非常小,可以最大化地规避结构物损毁风险,后续修复处理的难度小,并且此法检测混凝土结构物强度的参数结果准确,值得在土木工程建设期间多进行使用。
结束语
在实践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并进行科学的配比设计,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技术试验检测来确定混凝土的各种指标,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性能能满足工程标准的要求,另外,还要加强对混凝土施工的过程控制,通过从材料、制作以及施工各个过程的质量控制来全面提升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雨.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9(09):14.
[2]李福有.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9,5(14):41-42.
[3]张贵哲.浅析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39):82-83.
[4]魏鹏.建筑混凝土强度现场施工检测技术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52):61-62.
[5]龚康华.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及应用实践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6(17):77-78.